陳金
【摘? ? 要】高中地理教學中實行實踐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本文針對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教學實踐課的落實提出幾點有效建議,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進一步促進高中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提升,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地理? 學習力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004
地理核心素養充分體現地理學科價值,也是學科的固有特點,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地理知識、最重要的地理能力以及最需滿足個人綜合發展所必備的地理思維。新課改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自身與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知識、技能、科學方法、價值觀、世界觀和情感品格,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對地理學核心素養的理解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版)》對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進行了科學的闡述,其內容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四個方面。人地協調觀是對人地關系秉持的正確的價值觀。人地關系一直是地理學的核心,也是地理學的指導思想。人地協調觀作為地理學的核心思想應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對教學起到宏觀統領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綜合思維是地理學最重要的思維方式。地理環境具有綜合性特點,是各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的復雜的綜合體。綜合思維正是基于地理環境綜合性的特點形成的,是典型的地理學思維方式,也學生解決地理問題制勝法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有計劃地訓練學生的綜合思維。區域認知是學習地理的關鍵能力。區域認知體現了地理學區域性與空間性的學科特性,是地理學基本的認知方法。教師應培養學生將復雜的地理事物劃分成不同尺度、不同類型的區域加以認知,理解區域間的異同,形成因地制宜的發展觀。地理實踐力是實踐活動中應具備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地理實踐力是運用書面知識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實踐能力,它培養學生的執行能力。教師應培養學生在真實情景中認識人地關系,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總體來說,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依然是對傳統地理學的繼承和發展,是人們在長期的地理實踐中總結和提煉出來的。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兩個素養體現出了地理學區域性和空間性的學科特性;而人的協調觀則體現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地理思想;但地理實踐力是一個比較新的提法。其實,實踐本身就是地理學的內在要求,但本次課程標準的修訂將“地理實踐力”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意味著地理的學習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到真實的地理環境中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地理問題。
二、優化措施分析
(一)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提高學生的地理觀察能力
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教學開展地理實踐課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想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就需要加強對學生地理觀察能力和觀測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習《等高線地形圖》這節課內容時,老師就可以通過對不同地勢形成的等高線圖進行教學,鍛煉學生的地理觀察能力和觀測能力。老師可以先將地形與等高線的關系對學生進行講解,再列舉不同的地勢地形,讓學生對這些地勢地形進行觀察和了解,然后再進行等高線的模仿繪制,對學生所畫的等高線進行評價,指出其中的不足,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提升學生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構建開放性課堂教學
開放性課堂更注重課堂教學的綜合性和活動性,不僅體現在內容的開放,更體現在教學方法上的開放和知識運用的開放。開放性的教學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內容上,在教材原有資料的基礎上,拓展新的適合的圖片、文字或音頻等,使課堂的內容基于教材又結合現實,體現內容的豐富性;在教學方法上,提倡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內容的生成,讓學生發問,適當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扮演老師的角色進行分析講解,這樣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知識運用中,注重教學內容的訓練,通過訓練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三)重視思維導圖的建構
思維導圖能夠將一節課的主要內容展示出來,提供一個清晰的思路。思維導圖的構建不僅是存在教師的構建,學生對思維導圖的構建更具有學習意義。教師在課前可以先讓學生自行預習,在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本節內容的知識建立一個大概的思維導圖,通過預先思維導圖的構建可以充分讓學生進入本節課的學習狀態。教師在課堂的講解過程中,逐步構建成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學生結合教師的講解和思維導圖進行對比,再在自己預先創建的思維導圖上進行補充,完善總結原有對知識掌握的不足之處,學生自己建構完善思維導圖,在這一過程中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分析、自主總結的能力,同時對學生地理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越來越重視,高中地理教學也加大了對學生進行地理核心素養的教學。地理核心素養中地理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地理老師可以通過實驗操作,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及聯系實際生活的方法鍛煉學生的地理觀察能力、地理考察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關鍵時期,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涵蓋有地理實踐力、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四方面,分別從學生發展所必須提升的價值判斷能力、認知水平和行動能力等方面給地理教育指明了發展方向。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恰當地把核心素養培養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獲得地理知識的同時,還能推動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盛春靂.基于地理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J].課堂教育研究,2017(08).
[2]雷建國.淺談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地理教學,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