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霞
【摘? ? 要】傳統文化是我國古人的智慧結晶,其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沉淀,能夠反映人們生活的各方各面。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發展和建設的基礎,并且能夠規范人們的言行舉止。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來針對性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并適當地融入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優化高中政治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傳統文化? 高中政治? 法治意識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019
新課標非常注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在實際的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性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將法治精神融入到政治教學中,同時融入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價值來實現法治本土化。本文就傳統文化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融入法治意識進行探析,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傳統文化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法治意識的策略
(一)建立更加科學的學生評價機制
在傳統文化背景下促使高中政治教學融入法治意識,建立更加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是重要的前提。以往在高中政治教學中一般通過考試來進行教學評價,但是考試表現出很強的選拔特性和甄別特點,所以導致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教師非常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培養,自然忽視了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在教學策略上也沒有體現法治意識的融入。這種以考試為唯一評價指標的粗暴的評價方式容易讓學生機械簡單學習,難以表現出學生的學習創造性和個性化學習,并且對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也非常不利,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也難以提升,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相適應。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學校方面要遵循高中政治教育的新課程標準來對原來的評價標準進行轉變和革新,不能重成績而輕能力,而是要在結果評價的基礎上融入過程評價,不僅關注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政治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
(二)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對教師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能夠有效約束教師的行為,并不斷激勵教師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成為新課程標準下合格的、優秀的教師。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各種新理念和新方法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挑戰,并且對教師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學校應該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在對教師評價過程中要以教學態度為前提,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因此教學態度至關重要。對教師教學態度的評價可以從是否準時上下課、是否嚴格遵守學校的教學紀律、教學過程中言談舉止是否得體、精神是否飽滿以及儀態是否端莊等方面來進行評價。除了教學態度之外,還應該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考察,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求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并確保教學手段的啟發性和有效性高,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讓學生主動學習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三)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實際的政治教學中,要想更好地融入法治意識,還要求教師要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不能采用單一、固化的教學手段。要想在傳統文化背景下融入法治意識,就要求教師要巧妙的設計教學環節,創建合適的教學活動,并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同時還應該實現無縫的滲透和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融入法治意識的目標。例如,教師可以將啟發誘導法靈活應用到課堂中,要求教師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法治意識轉化為學生的具體能力,指導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應用這種能力。此外,還可以引入任務驅動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引導學生圍繞著一個任務活動中心開展學習,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搜集知識,通過自主探究和互動討論來將學習任務完成,以完成教學目標。
二、傳統文化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法治意識的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
在新的形勢下,國家非常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并指出在高中階段應該將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性認識為教育重點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引導學生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并有效增強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因此,學校層面要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學校可以組織各種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并鼓勵高中政治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要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成果。學校也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并定期開展各種電子科普活動來進行宣傳,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增強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認同。
(二)通過法治案例促使學生掌握法治知識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實際的法治案例出發來促使學生對法治知識有更深刻地了解,幫助學生掌握法治知識。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創設案例情境,以案例說法,僅僅跟隨者教材的內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典型案例素材或者引入課外的一些典型案例素質來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讓學生置身于具體的案例情境中,從而更深刻感受和接觸法治活動,從而感受和了解依法辦事的規則以及我國依法維權的制度,并促使學生掌握國家法治形式、憲法以及法律知識。
(三)通過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搭建更多的實踐平臺,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來開展教學和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應用所學的知識,將所學的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進一步堅定學生的法治信仰。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和方向,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通過實踐活動來能夠讓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更加深入學生的內心,從而實現法治教育的教育目標。
三、結語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是國家對高中教育的要求,因此政治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法治意識培養給予高度重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針對性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來開展教學,學校方面可以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政治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傳統文化素養,結合我國的傳統文化來開展教學,適當融入一些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將傳統文化和法治教育有效融合。
參考文獻
[1]羅宇明.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2018(38):135-135.
[2]肖志龍.淺談傳統文化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法治意識[J].東西南北:教育,2019(20):34-35.
[3]光樹平,劉穎,侯亞娟.傳統文化在高中政治課教學的滲透[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B),2018(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