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蓉
【摘? ? 要】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必備能力之一,是學生自驅力的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的,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環,本文將針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來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 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02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都較為基礎,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其中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數學學習甚至于全學科學習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弱是其自驅力、學習興趣的直觀體現。學生具備基本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夠成為自己學習路上的主人,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指導下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能夠通過自主學習的形式來提高個人成績,確保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體。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至關重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離不開教師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本文將介紹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激發具求知欲望的幾個教學方法,以期幫助廣大數學教師更好地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目的,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將合作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當中
不少小學數學教師覺得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差,應當由教師作為教學主體來開展教學工作。這樣的教學思維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環境下已然過時,數學教師應當認識到這個時代的小學生的不同之處,個人思想的萌發在低齡學生身上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因此,數學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一言堂式的教學方式,合理采取一些能夠讓學生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來開展教學工作,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目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正是契合了當前社會和學生本身對于教學工作的需求,合作學習的優勢體現在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自己與學習伙伴的優劣來制定適合團體的學習方法進而進行學習,在這個無領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得到了初步的鍛煉。與此同時,數學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歸納,將小組有成效的學習方式方法進行分享和討論,學生在反思學習經歷、總結學習方法的過程中,其自主學習能力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長期應用,必然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隨著其能力的提升,也會和教師有更多思想上的碰撞,使學生的思維高度得到提升,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二、將生活實例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較為基礎,數學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了解學生怎樣才會進行自主學習。學生之所以能夠自主學習,在初期,尤其是在小學學習階段,是因為他們對于某一學科產生了學習興趣,因此,數學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生活中的數學應用通常都較為基礎,大多都是小學生能夠理解的。因此,將生活實例引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失為一種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數學教師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基礎的教學方法。
數學教師應當留意生活中的數學應用場景,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將這些場景進行教學化處理。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在進行某一知識的教學工作前將這樣的應用場景呈現出來,讓學生融入場景中,融入教學課堂中,這樣開展的教學能夠讓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作用,讓學生通過學習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能夠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有了一定的認同以后,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應用并通過自主分享的方式在教學課堂中展現出來,數學教師通過口頭或禮物獎勵幫助學生建立起正向反饋,通過這樣的良性循環,學生就能漸漸地愿意自主學習數學,其自主學習能力也就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三、將提問教學法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
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不足,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難以抓住重點,這樣會讓學生在學習時摸不著頭腦,同時,因為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常常不重視學生對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程度,只在乎學生能否通過教師的講解照葫蘆畫瓢地做出相應的題目,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會漸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當前的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方向,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在進一步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快速地抓住學習重點。比如在教授乘法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采用提出問題的方式引起學生思考,進而引入乘法教學的方式。例如,在教學工作正式展開前,教師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小明幫媽媽看店時,有顧客想要買36朵玫瑰花,一朵玫瑰花3元,請問小明一共要收多少錢?”這時的學生還沒有建立起乘法的概念,他們對于這樣的問題很疑惑,但是一些有生活常識的同學卻隱隱地有一些想法,這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于題目的看法,當其他學生聽完其想法后應該會得到啟發,但這還不夠,教師可以提示學生還有一種更為簡便的方法,通過問題來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同學的分享來幫助學生融入課堂教學,最后提示有更簡單的方法來引入乘法的教學內容,這樣便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建立在學生對于學科以及學習具備基本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密不可分。因此,數學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不僅僅要充分考慮教學要求的需要,還應當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角度抓好學生的興趣培養工作,讓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能夠收獲快樂,建立學習的正向反饋,進而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信心。同時數學教師還應當調整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多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自主思考,通過帶學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以自己的思考來抓住學習的重心,進而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適應自主學習方式,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康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下一代,2019,000(004):1.
[2]劉金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生活實例[J].知識窗(教師版),201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