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生
【摘? ? 要】互動式教學可以在互動行為中激發師生之間的思想碰撞,產生靈感火花,將其運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不僅能夠起到教授書本知識的作用,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與教師的交互過程中培養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搭建起健康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互動式教學? 課堂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74
互動式教學就是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進而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達成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方法師生互動性強,學生參與課堂程度高,有利于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
一、在開學伊始運用言語互動式教學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材編制中,新課改后教材的顏色更加鮮艷活潑,符合初中學段學生們的審美偏好,且教材文字大幅度減少,標有配圖,貼近學生的閱讀方式和習慣。基于這些現實特點,在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的第一堂課時,教師就可以運用言語互動式教學來啟發誘導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在常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多采用舉手回答、抽問或齊答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臨時抽測,但這其實并不是言語式互動,言語上的互動需要教師與學生平等、互相尊重地進行對話與問答。這種互動行為是良性的,比如,在開學伊始,教師就可以運用言語互動,尊重學生的發言,讓學生暢所欲言自己對新班級、新學校、新同學、新學科的印象和感受。教師在運用言語互動式教學的時候,要注意語氣的強弱與大小,對于剛剛進入初一學段的學生而言,教師一開始樹立循循善誘形象的話將更有利于后續教學的開展;同時言語互動需要教師善于挑選課上的積極分子發言,起到“破冰”效果,活躍氣氛后,更多內斂的學生也能放開膽子舉手發言了。而良好的課堂氛圍正是啟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二、在名詞解釋與概念理解的課堂中運用問題式互動教學
問題式互動在于教師在課堂一開始提出許多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通過提問讓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的方式得知學生對于問題的態度和看法,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問題與答案,以此來進行教學。比如在教學“‘我’和‘我們’”這一單元對于“個人”與“集體”的概念理解時,學生可能對“集體”的概念不算陌生,但對“個人”的概念容易和“自己”發生混淆,這個時候問題式互動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澳阏J為語句中的‘個人’指的是你或者我嗎?”“你覺得‘個人’的代表范圍大還是‘自己’的代表范圍大?”“你認為‘個人’和‘自己’哪個說法更書面更好?為什么?”以上三個問題比較有代表性,既可以讓學生分清“自己”與“個人”的區別,又可以讓學生自行對比我們為什么要用“個人”的說法。對于“集體利益”等復雜名詞解釋的教學,也可以運用問題式互動,先利用問題誘導學生回答,再讓學生自己對比與他人的答案,或者聆聽教師對這些問題以及答案的歸納,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是借鑒了蘇格拉底“產婆術”的教學方法。
三、在敏感話題方面運用案例式互動教學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上,不僅有關于自我意識覺醒的部分,還有異性交友、情感萌芽方面知識的教學。針對這部分敏感話題,建議教師學會使用案例式互動教學,不僅可以避開很多敏感內容,也可以較好地讓學生明白本課教學內容。案例式互動教學的要義在于教師要在課前準備時,精心挑選一個恰如其分的案例,這個案例要具有對應話題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資源庫中,這樣剛好合適的案例比較少見,一線教師可以多注意日常教學與生活,從中搜集并整理成一個合適的教學案例。此外,在引入案例和討論案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紀律和發言提出要求,嚴格控制好課堂討論方向,確保課堂討論不會向無關緊要的方向發展,也不會演變成學生自由聊天。最后,在案例式互動教學的課堂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歸納和總結,學生的發言和討論可能是比較零散的,需要教師加以整理或者換種表達方式,歸納總結也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案例的主旨或者教育意義,而不是讓學生關注案例本身。
四、在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視角時運用多維度的互動式教學
多維度的互動式教學,即是在互動教學中,教師在多個涉及的層面和社會部分引導學生,進行生生、師生間的言語、動作、眼神等方面的互動,這有利于學生學會多角度地看待問題,也有利于問題的解決,這不僅符合教學目標,也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課程設置的初衷。比如在“建設美好祖國——關心國家發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本與正在發生的時事結合起來,由新聞或時政要聞作為切入點引入教學,從時事與政治的角度去探討這節課的意義,學生的感觸會更深刻;在“維護公共利益”的課堂上,教師還可以聯系日常生活方面的一些小事,比如公共體育場、公園、體育館等設備設施,從使用與維護保持的角度去分析這堂課實際想要傳達的內容;在“少年的征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課外書籍——梁啟超《少年論》,從文學與詩歌的角度探討道德與法治教材。這樣多維度的互動教學不僅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啟發學生聯想,還可以培養學生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并且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一舉兩得。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材內容依據與學生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同一生活領域內,按照學習難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初中共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其中也暗含了對學生健康積極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的良苦用心?;邮浇虒W除了以上提及的方式外,還包括眼神、肢體動作、肢體語言、表情等多種表現方式,如何將其運用于課堂教學仍然值得繼續深入探討。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有心”地關注到個別學生,有些學生的互動信號不在表面,可能更愿意在作業里吐露自己的心聲;有些學生性格外向,更愿意在一種偏公開的場合相互交流;有些學生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或情況,更喜歡私下的交流或談話。課堂教學的時間總是有限的,所以在課上教師要注意運用互動式教學與學生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在課后也要關注這部分學生群體,為學生創造互動的機會,從而去認識和了解學生,與學生做到教學與情感上的互動,互相理解,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