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發瓊
摘要:眾所周知,留守兒童們的心理較為脆弱和敏感。當前階段,如何給予留守兒童們在教育各方面足夠的關注與關愛已經成為整個教育界和全社會所極為重視的一個教學課題和社會問題。鑒于此,筆者在本文針對如何用“愛”來有效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展開一定的分析和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愛心教育;留守兒童;良好生活習慣;培養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大批農民工外出務工現象越來越普遍,而這些農民工們的孩子們卻被留在了農村,逐漸形成了社會中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們由于長期缺少父母的關心與愛護,所以內心會比較失落和孤寂,甚至略有偏激[1]。鑒于此,在留守兒童的日常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以愛心為留守兒童們帶去更多的溫暖和幫助,讓留守兒童們能夠安心讀書,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解析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習慣養成現狀
通過留守兒童現狀觀察分析不難發現,當前階段我國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與在校學習過程中的確遇到許多困難無法解決[2]。由于自己的父母在外長期打工,每年回來的次數極為有限,留守兒童們通常都是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其他親屬來照看。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生活狀態下,留守兒童很難養成一個較為優秀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無論在校學習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留守兒童都普遍感覺自身與其他兒童有不同之處,缺乏自信心,逐漸形成一種較為自卑的心理。父母們雖然愛子心切,能夠經常以電話等通訊形式關心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態與學習情況,也會在物質方面盡量滿足孩子們的要求,但卻無法真正走進留守兒童們的內心世界。加之祖輩們思想觀念傳統守舊,認為對留守兒童的照顧僅僅是“吃好穿好”既可以,對于道德品質以及生活習慣上沒有做到正確的引導、教育和約束,這也直接或者間接的導致了留守兒童們的依賴性較強,自理能力較差,情感上嚴重缺失,導致養成許多生活不良習慣。
二、用“愛”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生活習慣的三大對策
(一)教師應以愛心傳遞正確的教育觀念
當前階段,想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培養留守兒童們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教師必須要做到用愛心傳遞正確的教育觀念,讓留守兒童們充分感受到教師的愛與關懷,逐漸改掉一些不好的學習以及生活習慣。教師應當在日常授課過程中多提問和關心留守兒童們的學習狀態和對知識的理解認知情況,幫助留守兒童們逐漸樹立起學習自信心,熱愛每一門功課。在生活中,教師應當多與留守兒童談話溝通,了解其學習興趣和心理需求。并且要經常與留守兒童們的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比如通過當前比較發達的通訊技術如微信、電子郵件、QQ或者各種視頻通話等等,向留守兒童們家長教授正確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們掌握留守兒童們合理有效的教育和關愛方式。在這種正確教育觀念的傳遞與引導下,留守兒童們的內心世界必然會被打動與感動,逐漸加強自我約束與認知,形成較為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
(二)教師用愛心規范留守兒童言行舉止
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許多留守兒童性格較為孤僻且不合群,不愿意和教師以及其他同學接觸,喜歡獨來獨往,并且在生活習慣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小毛病亟待改正。這就需要教師要用愛去關懷、用愛去規范、用愛去引導,讓留守兒童們能夠逐步改掉自身的缺點與不足,重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具體培養措施為,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較為仔細的觀察留守兒童們的日常表現與行為舉動,從細節入手,從小事著手。教師要了解每一個留守兒童身上的優點以及不足,同時也要看到留守兒童們身上的閃光點,并且在教育過程中始終用平和包容關愛的態度對待留守兒童們缺點和不足,循序漸進的用愛心去一點一點規范留守兒童們的言行舉止以及看待問題和事物的態度。讓留守兒童們逐漸理解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進而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慢慢改掉自身的各種小毛病,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不辜負教師付出的熾熱愛心。
(三)加強“家校合作”關愛留守兒童
現階段,在留守兒童的良好生活習慣培養過程中,除了上述兩大有效策略之外。教師必須還要重視“家校合作”,共同聯手關愛留守兒童們的學習與生活,能夠讓留守兒童們逐漸將不良的生活習慣全部改正。這就需要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應當起到榜樣引導作用,教師用愛心以及關心為留守兒童們創造一個優質的學習生活環境,讓留守兒童們能夠安心學習,養成良好道德品質。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留守兒童的祖輩或者親屬應當尊重留守兒童、愛護留守兒童,為留守兒童們提供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并且留守兒童們的父母應當多抽出時間與留守兒童們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電話視頻以及其他聯系方式,督促和教育留守兒童們的日常學習以及生活好習慣養成,讓留守兒童們感受到家長雖然不在身邊,但父母的關愛卻始終環繞著自己,能夠更加安心的讀書,健康的成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培養核心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階段,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之路可謂是“任重而道遠”。教師應當重視與留守兒童的溝通與交流,重視家校合作,用愛心去呵護與幫助留守兒童,走進留守兒童們的內心世界,引導留守兒童們養成正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規范,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念,將來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任葦.心育文庫60——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2.
[2]呂開宇,吳蓓蓓.留守兒童教育與健康問題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