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詩旻 許萬成
摘要:“要做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奴隸”。作為高中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并運用數學知識,還應該自主尋找學習和實踐方法,培養自己的自主能力。本文便立足于此,對高中生應如何學好數學知識展開了討論,提出了加強預習、學會質疑、適當練習、參與實踐等建議,希望能夠和同學們一起成長。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生學習;方法討論
引言
從小學開始,數學一直都是我們要學習的關鍵內容,它不僅僅是基礎學科知識,更是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能夠用來解決問題的思維工具。因此,作為與社會接觸越來越深入的高中生,我們不僅要加強對教材知識的基礎學習,還應該探索更多學好并用好相關內容的方式方法,既為迎接高考的挑戰做好充足準備,也為未來更長遠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加強自主預習,養成自學習慣
“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應該是我們都熟悉的一句話。在做事情之前做出充分準備,往往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做事的效率。因此,從“學好數學”的角度出發,我們必須為“學數學”做出充分的準備。首先,我們可以在舊的內容學習結束后,根據教師提供的新課課程計劃,自主閱讀教材內容并分析其理論知識,對新知中的簡單內容進行研究,自行學習并盡可能掌握簡單理論[1]。其次,我們還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借助課外輔導書或教師提供的其他材料,利用微信等信息工具,與其他同學圍繞預習產生的問題展開討論。這樣一來,帶著充足的準備、帶著問題和對新知的正確理解走進新課,我們能更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同時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學習效果必然會更加理想。
二、學會提出問題,發展質疑思維
《論語》有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不斷對知識展開思考,才能不斷提升學習能力,并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我們還需要不斷進行思考。而哪些方式可以促進思考呢?質疑便是其中之一。數學從被發現一來、直至發展至今,都是在質疑中不斷完善的。各位數學家對生活、科學研究中出現的數學問題展開質疑,并站在“解除質疑”的立場上分析相關內容,最終得出更正確、完善的結論。這提醒著我們,在學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在合理范圍內提出質疑,以質疑助力高質量學習[2]。對此,我們既可以結合在課下預習和課上聽課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向教師提問,也可以向其他同學提問。尤其值得強調的是,在向其他同學提問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種互相提問、互相思考、互相解答的過程,無疑可以大大促進我們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同時深化我們的質疑思維和學習能力。
三、適當練習解題,深入掌握知識
雖然傳統教育模式下的“題海戰術”較為刻板、已經不是完全適用于當前學習環境,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習題訓練”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可以幫助我們更及時地發現自身不足、實現查缺補漏。因此,以“學好數學”為目標,作為高中生的我們還需要適當進行習題訓練,在主動的習題訓練中總結錯題、發現不足,并對照習題答案和解析分析自身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不到位之處,加強對相關內容的鞏固。在必要時,向其他同學或教師尋求幫助,在他們的思維啟發下分析錯誤原因、明確自身數學思維漏洞。緊接著,對應相關內容主動加強習題訓練強度,并不斷在解題過程中嘗試尋找其他解題方法,培養自身“一題多解”、“舉一反三”思維。這樣一來,“學”與“練”更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練”的過程也是“學”的過程,我們的數學學習質量必然會逐漸實現新的提高。
四、積極參與實踐,提升整體素養
實現“學以致用”目標,簡單的習題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實踐是更好的選擇。簡單來說,數學原本就是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具有解決問題功能的知識和思維工具,這要求我們在“學”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相關內容的運用。也就是說,從“學好數學”的角度出發,我們還需要“用好數學”。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高中生活,尋找學習環境和社會環境中與數學有關的、需要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的現實問題,并積極參與到相關實踐活動中,在實踐中合理運用自身所學內容解決問題,實現在實踐支持下的深度學習[3]。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將實踐經驗總結下來,形成實踐筆記或錯題本,不斷回顧筆記、分析過往實踐失敗或出錯的原因,鞏固曾掌握的不牢固的內容。如此,在“學”、“用”、“鞏固”的良性循環中,學習效果必然更好。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在課堂上跟隨教師引導學新知之前自主預習數學知識,并不斷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可以有效提升我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質疑思維,對學好數學知識大有幫助。同時,不斷參與解題訓練和實踐活動,也能促進數學學習的“學以致用”,讓我們更扎實地掌握數學內容、提升實踐素養。我們作為高中生應秉承自主原則,設定可持續學習和成長目標,積極采取上述手段進行高效學習,并不斷在學習中總結經驗、尋找更合適的高效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楊芝雯.淺談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與建議[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12):90.
[2]徐永忠.談談如何學好高中數學[J].數學通訊,2019(17):1-3+30.
[3]王有龍.學好高中數學的關鍵性因素探討[J].新課程(下),2019(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