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張華
【摘 要】應用型本科院校加強創業教育是目前中國高等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世界教育發展和改革的新趨勢。隨著知識經濟甚至是數字經濟的來臨,對高校學生創業團隊培養模式的探討和實踐活動成為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培養模式;創業團隊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概念及內涵
應用型本科院校指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培養注重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而形成的一批占全國本科高??倲到俜种?,與傳統本科院校不同的本科院校,培養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高等學校,最終落在人才培養上,是適應我國市場需求和滿足高等教育大眾化需求的產物,是對我國傳統的統一的以“理論性、學術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本科教育改進與突破的結晶。
二、國外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
(一)聚焦模式。在聚焦模式中,教師和學生處于專業的商業領域。以哈佛為例,哈佛的創業項目只是針對哈佛商學院的學生。其他院系的學生可以申請,但是僅僅只有很少的一些學生才能通過。聚焦模式的組織形式獨立于其他學院成為學校的一個部門或機構。這個部門或機構常常是一個學院或一個中心。它們的創業教育目的很明確,即培養創業者。全校所有的資源和技術集中在一個平臺上,學生的來源比較單一。教師和學生在一個固定的學院和組織中開展創業教育。這種組織形式往往是一種封閉的組織。
(二)綜合模式。主要以美國為主,美國的創業教育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后期的哈佛大學,是最早在學校中幵展創業研究和實踐的國家,當時己具備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直到現在美國的創業教育仍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培養方法上,注重創業教育過程的培養模式。在教育手段上,以創業競賽為主要方式。還有多樣化的創業服務保障機構。寬泛的創業環境需要健全的保障機制作為后盾,在創業技術扶持和資金來源幫助都有很全面的體系,在創業過程的每個環節,遇到的問題都可以請求援助和咨詢,給予學生創業最大的支持,美國形成了高校出人、企業出項目、政府提供指導的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綜合模式。
(三)聯動模式。日本自20世紀70年代起便注重優秀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先進制造工藝的開發,除了先進的工藝做成了產品,投入了市場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日本在借鑒各國成果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以創業精神培養”為主線的廣義創業教育理念,通過創業理論與實踐想結合的培養方式,喚起學生的創業意識。日本政府一向注重人才的培養,對于創業型人才培養發布了相關政策,鼓勵民辦企業的發展,在資金,管理和法律方面都基于充分的支持,并且嚴格審核監督機制和評估辦法,收獲了很多成功經驗,日本的培養模式沒有局限于創業教育階段的培養,還伴隨后續服務,更加完善了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體系。
三、國內高校創業教育的特征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實施,多為借鑒國外創業教育的經驗。目前我國開展創業教育形式多樣,主要可以概括為兩種目的。一種是以創業教育促進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的教育,旨在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一種是以創新精神的培養,造就一批創業人才,開創一批創業企業,促進大學生就業。這兩種做法只是目標的側重點不同,在我們國家高校開展創業教育中均有體現。經過多年的教育改革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仍舊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一)創業教育理念取得進一步深化,但需要進一步推廣。近年來,創業教育在我國得到了很快的傳播,很多高校也開展了相應的活動。結果就是高校創業教育搞的轟轟烈烈,卻是很難出成效。其深刻的原因是對高校創業教育理念的認識和解讀存在一定的誤區。
(二)創業教育的組織和實施尚待進一步完善,不應僅停留在活動項目層面。目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在全校范圍內實施,面對全校學生,雖然很多學生也有機會接受到創業教育方面的課程,但這些課程從數量和內容上都不盡如人意。
(三)創業教育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以傳統的課程教學為主,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從我國現有高校創業教育課程來看,全校性的創業教育課程以全校選修課為主,主要采用大班授課的方式,課程內容以創業教育知識論概論為主,比較粗糙,效果不是很好。
四、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業團隊培養途徑
在現代經濟社會條件下,大學生應該通過自身的努力積極嘗試創業。在應用型本科院校里,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掌握創業規律,通過教育改革,加強大學生創業意識,促進大學生創業,鼓勵大學生組成創業團隊。
(一)成立以企業管理人員為主的導師組,指導學生創業團隊的創業活動。由于學生創業團隊的創業活動是直接面向企業的準商業行為,因而有必要引入以企業管理人員為主的導師組對創業團隊的創業過程提供指導和幫助。對于所要引入的企業管理人員有一定的要求:①盡量選用企業的中層以上的管理人員;②要有指導學生的興趣和熱情;③擁有創業意識,最好擁有創業的成功經驗或者失敗的教訓;④盡量避免引入導師組的企業人員所在企業與學生創業團隊有競爭性。同時,導師組應該包含若干專職的高校創業教育指導教師,與來自企業的成員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建立學生創業團隊直接參與企業創新的商業平臺。在校大學生很少接觸社會,創業機會相對較少。因此,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充分利用校辦企業的同時,還應與當地中小企業合作,同時企業尤其是以創新為生存之本的大型企業需要一定的內部研究和創新能力來確保它能實現外部技術的增值,高校的專業設置與社會企業的需求結合愈來愈緊密。高校由于具備科研與服務社會的功能,所以與企業有緊密的聯系。學校應該積極有效合理的引導學生組建自己的創業團隊。學校應該建立由相關部門和校內外專家組成的創業指導機構。經過學校就業指導機構的組織協調,以學生創業團隊為主體,由企業、高校及學生共同參與的創業創新合作平臺由此而建立。
(三)合理有效的管理學生創業團隊。在創業團隊建立的初期,要確立一個創業欲望比較強烈、領導能力較強、團結合作精神較強及專業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團隊的核心。在校大學生往往缺少企業經營經驗,然而創業活動必須遵循企業的經營管理規律和市場規律。創業指導機構應該引導學生創業團隊從創業之初就實行企業化運作與管理。學生創業團隊從團隊制度建立、編制創業經營計劃、市場營銷計劃、團隊組織結構、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及項目實施均應該盡可能的嚴格按照企業的經營管理規律來執行。
五、結束語
學生創業團隊的培養作為高校就業教育的重要內容應該引起高校的重視。在知識經濟甚至數字經濟已經在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的今天,對學生創業團隊培養模式進行探討變得尤為重要。這種積極的探索必將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乃至大學生畢業以后的就業和創業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唐·泰普斯科特.維基經濟學[M].何帆,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2]蔡克勇.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加強創業教育[J].求是雜志,2001(18):55- 57.
[3]劉沁玲.美國高校的創業教育:理念與機構運作[J].世界教育信息,2004(10):18-20.
[4]侯錫林.企業家精神:高校創業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31-34.
[5]劉江,等.高校學生創業團隊培養模式初探[J].現代農業科學,2009(2).
[6]朱華杰.基于知識管理的科研型創業團隊再造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