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佳
摘 要:“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這句名言幾乎眾所周知,這是由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培根提出的。這句話把書對人的影響力,對人的心靈塑造說得形象而深刻。閱讀對于一個中學生三觀都正處在形成時期十分重要。所以對于政治老師來說,高中生政治閱讀能力的教育十分關鍵,筆者認為新高考的政治閱讀能力的轉變有賴于“三個轉變”,即由要我讀轉變為我要讀,從我要讀轉變為我會讀,從我會讀轉變為我讀懂。從主觀思想改變自己的態度,自己樂于去做才是關鍵。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政治閱讀能力;培養
一、從要我讀到我要讀
從我讀到我要讀,就是要政治老師從根本思想改變學生的態度,自己主觀,主動的想讀,而不是必須要讀,要讓學生大腦中意識閱讀這個事情是自己想要去做的,在這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甚廣,政治教師現在的任務就是讓學生能夠有自主閱讀的意識,而不是被迫閱讀。在日常生活中你只是一個相對被動的接受者但是閱讀的過程能夠給你無盡的想象的空間,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政治閱讀能夠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也在讀書中提升。學生能夠在政治閱讀中自我升華,提高自己的修養,增加自己的學識。政治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積累和文化素養,而閱讀是積累,寫作是抒發,那些抱怨寫作沒有素材的人都是閱讀理解量不足夠,更要求教師精湛的教學藝術,例如,政治老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滲透政治閱讀的重要性,在講授人教版高中政治”我們的民族精神“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關于航天英雄的相關資料,供同學們課上閱讀,并體會我們中華民族之魂,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課外閱讀對于學生十分重要,點滴的積累,知識的累加,正如古書上所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個有學識的人絕不是一夜成才,都是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努力而來。課本上的材料,學生本身的生活經驗都十分有限,所以廣泛政治閱讀,增加政治書籍讀書量對當今學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也要求政治老師有著很好的引導性和教學性,增加自我閱歷在寫作時才能行云流水般作出大作。而寫作是不僅要求要有靈活運用鮮活的資料,自身感悟也十分重要,一篇好的文章不是陳述古人得出的觀點,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筆法。古語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定要長期的持之以恒的做到“讀”需要的積累。政治老師在此環節中,起到引導學生思想的轉變,要讓被動閱讀化為主動閱讀,讓學生自我意識到讀書是為了升華自我,并不是命令和要求,教師要做好第一環節的基礎,為第二環節做好鋪墊,把閱讀行為化轉化為行為驅動力。
二、從我要讀到我會讀
盲目的閱讀對高中生來說并不可取,因為要讀的作品數不勝數,這時老師的作用就是,能夠讓學生知道計劃多么重要,讓學生有制作閱讀計劃的想法,而制作閱讀計劃歸根結底就是想讓學生有良好的閱讀方法和習慣。
(一)制訂閱讀計劃
讓學生的閱讀更有計劃性和戰略性,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計劃的制定。對于閱讀計劃的內容應該包括準備閱讀的書目、可利用的時間、自檢方式三部分。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可以利用召開班會,寫讀書筆記等方法來幫助學生進行合理的計劃。例如在高中人教版政治學習“生活在人民當家做主的時代”這一章節時,讓學生提前準備好預習本進行每一課時的預習,在課節結束時讓學生做好筆記。
(二)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是提高閱讀效率的有力保證
想掌握有限的閱讀方法政治老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首先要改變自己的閱讀行為,所謂的閱讀行為就是學生在閱讀時的具體行動,二政治教師的任務就是讓學生的閱讀有目的性,有指向性,而不是盲讀,最后一篇讀下來徒勞無獲,其次就是要學會有技巧的閱讀,要能夠把握文章的整體,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找出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主旨就是作者的核心思想,不僅要從文章把握還要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等其他因素,并且能進行積累性閱讀,要每次的閱讀都能有所收獲,最重要的是能讓讓學生進行自主實踐,親身感受摸索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老師要做的就是推動,表揚有進步有成果的同學并讓其分享經驗,鼓勵效果不佳的同學,并幫助他一起探索閱讀方法,這樣能夠讓大多數同學都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從我會讀到我讀懂
讓學生從我會讀到我讀懂的轉變是根本,從學生主觀想讀到掌握方法都是為了讀懂科目做好鋪墊,讀懂讀物才能靈活運用,才能更好的進行政治文章的閱讀,政治教師要做好一階段的轉變。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時做好摘錄,因為許多學生雖然進行大量閱讀但是入過眼云煙,讀書的量多但是實際根本無用,并且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此,讀書筆記是學生必須條件,可以圈畫、摘抄、評注、仿寫、加標題、寫段意等。這些都能夠強化學生的記憶,并且經常查看,讓學生養成不動筆不閱讀的習慣,積少成多,豐富學生的內涵,一直堅持這樣地這樣做,學生的政治素養定會大大提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強加給學生的讀物不如教會學生方法,讓學生有自我閱讀的本領,能夠進行自主閱讀。
結束語:閱讀能力是最基礎、最關鍵的學習能力,它直接決定著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和學習效率的高低。在高考政治試題的考查中,閱讀能力主要體現在對試題信息(包括情境材料、設問、選項)的領會。基于核心素養的高考政治試題信息往往呈現出冗余信息增加、情境多樣化、解答條件隱性化等特點,這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難度。只有提升閱讀能力,學生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才會有堅實的基礎,“做人做事”的素養才能真正形成。
參考文獻
[1]孔佳燕.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政治認同素養培育探究[D].蘇州大學,2017.
[2]陳再發.讀導思練高效自主——高中政治“自主學習單”的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6(14):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