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望國
摘 要:與其他學科知識相比,數學知識有一定的抽象性與復雜性,相對晦澀難懂,從而導致大多數學生對數學學習懷有一定的恐懼、抗拒等不良心理,再加之教師教學方法單一落后等問題,使得數學習題教學有效性不高,學生學習成長受阻。下面聯系實際,就高中數學習題教學中的幾種問題產生原因及應對策略做具體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習題教學;優化策略
一、目前高中習題教學現狀
隨著高中學習的深入,習題教學成為每堂課的核心內容。但很多教師卻陷入一種困惑:講評了這么多題目,怎么學生的成績還是沒有明顯的進步?學生也感到苦惱:做了那么多題目,為什么屢做屢錯,屢考屢敗?于是很多師生得出了共同的結論:還是練得不夠,講得不夠。因此繼續強化訓練,結果老師疲憊了,學生厭煩了,成績反而每況愈下。作為課堂主導者的教師,在高中習題教學課時還是會經常出現下面的情況:一是面面俱到、泛泛而談,蜻蜓點水式地講解每一道題目,不分主次,沒有重點,不能對題目精挑細選;二是教師演繹“獨角戲”,沉迷于自己“一個人的精彩”,完全不顧學生的感受,可謂“目中無人”;三是就題論題、淺嘗輒止,不能挖掘問題的本質,忽略試題的內涵和外延,不能使學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章建躍博士說:“數學教育以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為核心,使學生在掌握‘四基’、提高‘四能’的過程中,學會有邏輯性、有創造性地思考,成為善于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啟發學生,探究問題本質,展示思維方式,提升核心素養。將鍛煉學生思維作為習題教學的核心理念,才會從根本上解決淺入淺出、效率低下的現象。
二、優化高中習題教學的思考
(一)理解數學,理解學生
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有時教師對某些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到位,導致對于某些復雜的數學問題,無法透過現象看清本質,無法貫徹鍛煉學生思維的教學理念。因此,理解數學,首先要求我們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與素養,能夠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特別是對知識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所滲透的數學核心素養都要有深入的理解。在數學課堂中要向學生揭示知識的核心與本質,清楚知識發展的過程與方法,展示知識的思維方式。在理解學生方面,教師也要經常思考幾個問題:面對一個數學問題,學生是如何想的?學生已經具備的認知基礎有哪些?包括日常生活經驗、已掌握的相關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等。達成教學目標需要具備的認知基礎有哪些?“已有的基礎”和“需要的基礎”之間有怎樣的差異,哪些差距可以由學生通過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的教師的幫助下消除?學生喜歡怎樣的學習方式?等等。
(二)理解核心素養下的數學習題教學
李昌官博士說:“為核心素養而教是數學教育的大道與王道。”核心素養指明了數學教育的目標與方向。把握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實質,積極尋找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技術與方法是每位數學教師面臨的緊迫任務。我們教師需要掌握與發展核心素養相適應的教學策略,要強化知識的本質、知識的形成過程與形成的方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一要抓“通性通法”;二要讓學生經歷完整的學習過程;三要抓“三點”(指關鍵點、關節點和難點)。數學核心素養以數學知識為基礎,但知識不等于素養。數學教學的核心價值蘊藏在知識發展的過程與方法中,蘊藏在知識的結構、本質及其相互聯系中。旨在提升核心素養的數學教學應在讀懂數學的基礎上,積極挖掘利于數學核心素養發展的素材。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思維發展的特征,向學生展示思維之道,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層次與水平,實現從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的轉變是數學課堂的核心,更是核心素養引領下的課堂教學的必然要求。
(三)做好習題教學設計
新課改背景下,無論教學經驗多么豐富的教師,均不能忽視備課,只有通過認真而詳細的備課,教師才能深入把握教學內容,并對實際教學過程有一個大體的規劃與有效控制,在習題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到運籌帷幄、游刃有余。具體而言,在習題教學準備環節,教師應緊密結合新課程標準,結合數學教材,明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之后根據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學習需求設計習題教學環節,選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如任務導向法、情境教學法等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從而促進課堂習題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此外,當前的學生有了很多學習、閱覽課內外知識的渠道,他們的知識面可能比教師更為廣泛,同時對于知識的需求程度也要更高。因此在備課環節教師不僅要做到深入研讀教材,還要能靈活利用網絡提前下載、整合一些與習題教學內容相關的數學史知識等,在課堂中為學生普及、講解,以此打破固有的課堂習題教學模式,在豐富課堂習題教學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提升學生數學素養,提高數學課堂習題教學的有效性。
(四)深入研讀教材,把握習題教學內容
教材是高中數學課堂的基礎,要想提升數學課堂習題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需認真、深入研讀教材,領會教材中的編寫意圖、改動之處,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科學設計習題教學方案,從而保證課堂習題教學質量與效益。具體而言,在研讀教材時,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的思想內容,明確各章節知識之間的內在、外在聯系,找出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并思考應采用怎樣的習題教學方案能降低學生學習理解難度,讓這些重難點知識更易于被學生接受。在掌握教材內容、樹立起知識結構框架后,教師還要著手創建知識背景,創設習題教學情境,通過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了解知識的由來,從而能夠從數的角度去學習數學以及思考、解決問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習題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實際發展需求,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充分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形成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習題教學模式,不僅要帶領學生獲取更多數學知識,還要培養其形成多樣化能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高中數學課堂活動中,開展各項探究活動。此外,學生通過主動構建知識體系,提高了自己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也為后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杰.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數學變式教學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