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求課堂教學的實效、高效,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如何組織好課堂教學呢?教學預設、教學實施、教學反思這三部曲缺一不可。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預設;教學實施;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的實質是教師如何組織教學,讓一群個性各異、層次不同的學生都學有所得的過程。避免課堂教學的無效、低效,追求課堂教學的實效、高效,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要組織好課堂教學,教學預設、教學組織、教學反思這三部曲缺一不可。
1.教學預設—組織好課堂教學的前提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組織好課堂教學,課前我們必須做足準備。
1.1明確教學實施起點:解讀學生
上課的目的就是讓所有學生都學有所得,課前必須解讀學生,把握學情,采用合適的教法和學法,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上《基礎會計》“原始憑證”時,我發現同學們入校以來接觸到的都是會計基礎理論,較為抽象,他們對于會計已從剛開始的好奇轉為畏難,如何幫助他們重拾學習會計的興趣呢?我想到了“實中學理,理實一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動手填制原始憑證的過程中,強化會計技能,內化原始憑證理論知識,體驗學習的快樂,提高會計專業修養。
1.2明確教學實施內容:解讀教材
教材,是教與學的依據,作為教師,應鉆研教材、解讀和思考教材,依照學生特點對知識進行整合處理。
例如在上“原始憑證”時,我發現教材中都是純理論的敘述,學生不易理解。我將教材中理論到理論的教學過程改為以原始憑證的填制為教學主線,讓學生在填制原始憑證過程中歸納原始憑證的概念種類、填制內容、要求等相關知識,在實踐中學理論。
1.3提煉升華教學設計:打磨教案
教案的形成其實是一個不斷提煉、不斷改進的打磨過程。在每一輪教案形成之后,應對教案的可行性、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完善教案。
例舉“原始憑證”打磨過程中的兩個片段:
片段一:設計之初,我打算先讓學生填寫三種類型的原始憑證,然后引導學生歸納原始憑證的知識點,但是我發現這樣一來前半堂課全是實踐,后半堂課全是理論,理實無法融為一體。后來我這樣設計,在填制一次原始憑證的過程中歸納填制要求,在填制累計原始憑證的過程中歸納審核要點,最后填制匯總原始憑證,歸納概念種類和填制內容。實中學理,理實結合,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片段二:考慮到學生是第一次填制原始憑證,我最初的想法是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填,后來在跟其他老師探討的時候,他們提醒我其實發票的填制并不難,學生有完成的能力。受此啟發,我設計了問題快車,即遇到問題先在組內互助解決,組內解決不了的組間合作解決,組間也解決不了的時候老師解決。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2.教學實施—組織好課堂教學的關鍵
備課不是最終目的,上課才是關鍵,如何將紙面上的教學設想組織實施、靈活引導呢?我認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必須分三步走,即:激發學習熱情→保持學習熱情→延續學習熱情。
2.1激發學習熱情
新課引入時,可通過創設情境、實物展示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上“原始憑證”時,先展示發票吸引學生的眼球,然后以填制原始憑證是會計專業學生的基本技能激發學生求知欲。同時宣布課堂競賽規則,以“我們組最棒”的競賽口號進一步激發學習熱情。
2.2保持學習熱情
以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等方式組織教學,通過“做中學”等探究式學習法保持同學們的學習熱情。
例如上“原始憑證”時,我以原始憑證的填制為重點,通過“問題快車”、“大家一起來找茬”、“我是大評委”等環節,串聯原始憑證的相關理論知識,保持同學們的學習熱情。
首先填制一次原始憑證——發票,設計“問題快車”環節,學生的表現超乎想象,他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發票能用圓珠筆填嗎,大寫金額怎么寫,小寫金額前要不要加貨幣符號等,有些問題在組內解決了,有些問題這組一提出,另一組馬上提出解決方案,幾乎沒有問題留給我,組內合作組間競爭使課堂氣氛活躍、融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填制和討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學到了原始憑證的填制要求,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學到新知。
累計原始憑證與一次原始憑證填制方法基本相同,但又有區別,同學們自主填制限額領料單,而我則從旁巡視,并展示各組提交的作品,組織同學們做“大家一起來找茬”的游戲,同學們的眼睛真亮,找茬水平真高,找出了數量與總金額不一致,中文大寫不規范等錯誤,通過找茬游戲順理成章的學到了審核要點。
接著加深難度,填制匯總原始憑證——差旅費報銷單。我每組隨機抽取一張作品展示,并組織“我是大評委”的游戲。填制的同學很認真,日期、出差事由、項目金額等填寫的完整、清楚、準確。評價的同學很到位,從填制的內容、填寫的要求等方面展開評價,生生互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在評價中進一步規范了原始憑證的填制。
2.3延續學習熱情
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新課內容結束后應繼續延續學習熱情,為下節課做好預熱。
例如上“原始憑證”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我讓學生自己梳理知識、盤點收獲,并在課后習題中采用基礎題、拓展題、延伸預習題三種形式。在延伸預習題中要求學生根據今天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延續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為下節課記賬憑證的學習埋下伏筆。
3.教學反思—組織好課堂教學的保障
教學反思,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對教學活動的利弊得失所做的思考。它既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又是課堂教學的新起點,是組織好課堂教學的保障。
3.1記成功做法
將課堂上運用得當的教法、學法等記錄下來,為以后教學提供參考。
例如上完“原始憑證”后我寫下:
① 問題快車協助制單之旅,通過組內交流、組間合作競爭,師生互動,營造互助合作、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② 實中學理,理實結合,激發學生學習原始憑證知識的興趣、熱情和參與度。學生在操作過程中
不僅學會了填制原始憑證,而且掌握了原始憑證的概念種類、填制內容要求和審核要點。
3.2記失敗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處理不當、安排不妥的教學內容等記錄下來,使之成為教學應吸取的教訓。如果在每次教學后都仔細查找教學中的不足和失誤,多積累“病因”、“病例”;同時有的放矢地尋找“方法”,我們就會逐漸成長、完善起來。
參考文獻:
[1]《基礎會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編:張玉森,陳偉清
作者簡介:羅王芳(1983.10-),女,漢,浙江余姚人,職稱: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會計專業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