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摘 要:隨著中國基礎教育階段的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高中生物教學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生物教師應當采用具有創新性的教學內容,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讓高中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升生物學習能力。因此本篇文章將主要探討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以期望為廣大的高中生物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經驗。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模式建構
傳統高中生物教學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思維培養,也同樣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在中國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需要借助具有創新性的教學工具和教學內容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1.高中生物的教學現狀
1.1課堂氛圍缺乏活力
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中,課堂氛圍較為低沉壓抑[1]。因為在課堂上主要以教師的講解為主,班級容量過大和教學內容繁瑣也導致課堂主要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略。學生的課業壓力過大使得其在課堂上缺乏活力,這種缺少互動的課堂形式進一步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
1.2教學形式單一
在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中,教師采用的教學形式十分單一[2]。在高中生物的課堂上,首先是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隨后便布置大量的作業來對知識點進行鞏固。由于高中生物的知識點過于繁瑣,導致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因此課堂測試一般放在學生進行自習的時間進行。由此可見,高中教學的主要形式就是講授和作業的布置,這種單一且不斷重復的教學形式使得高中生的心理和身體都承載著較大的負荷。單調的教學形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造成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效率低。例如,有很多高中生為了盡快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在還未完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就開始盲目地寫作業,結果花費更多時間去消化一個知識點。
2.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策略
2.1注重生物實驗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使用生物實踐教學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為了幫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高中階段的生物知識,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強調生物實驗的教學意義和重要地位。對于高中生而言,生物實驗的教學內容不僅是為了補充和重復課堂上的生物知識,更重要的是生物實驗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熱情,并讓學生在動手實驗中去思考生物實驗的過程和所涉及到的具體知識。生物實驗的過程是為了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實驗工具去真實地觀察生物實驗的過程,通過觀察來加深對生物知識的印象。與此同時,高中生物教師還應當在教學中滲透探究思維。高中生物教師一定要積極地轉變教學觀念,踐行生物創新教育的理念,優化生物實驗,精講,多練;少驗證,多研究;重過程,輕結果。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實驗思想、探究精神,注重探究思想的逐步滲透。例如高中生物教學可以在教學中給學生播放一些生物科學有關的視頻;給學生介紹一些當前比較熱門的生物事件,引發學生的疑問、思考和討論等。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開闊眼界,認識到生物學科日新月異的發展,而且還能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提高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在生物實驗的教學中培養起高中生的探究思維也有助于高中生在整個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有效率地進行知識體系的建立和知識點的學習。
為了提高高中生對生物實驗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在實際的實驗教學中采用提問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傳統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高中生物教師只是希望學生能夠順利將整個生物實驗的流程進行實踐,并不希望學生在課堂上過于活躍,因為一般的生物實驗室的占地面積較大,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無法掌控每一位學生的實驗情況,如果學生出現的問題較多就會阻礙整個實驗教學的進程。然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對于高中生物實驗的教學課堂也是如此,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將學生放在生物實驗課堂的主體位置,而采用提問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幫助高中生切實參與到生物實驗的教學過程中。例如,在“探究植物生長素類似物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時,多數學生根據已知知識進行實驗設計,且已經得出預期結論。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嚴格控制了溫度、處理時間和扦插枝條的種類和數量這些無關變量,通過改變相應的自變量,觀察因變量得出結論。在此教學過程中,為了不讓高中生的思維陷入到一個固定的模式中,教師可以適當向學生就實驗過程和實驗數據進行提問,來讓學生真切地進行思考而不是為了得到某個范圍內的數值。提問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高中生跳脫出固定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可以通過不斷地思考去探究實驗真正的意義所在。為了提升生物實驗的教學效率,高中生物教師還可以在開始正式的生物實驗教學之前利用線上教學資源為學生補充相關的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打開思維,利用線上教學資源學習到更多的有關生物實驗的知識點。在生物實驗課堂上,學生可以在完成基本實驗的基礎上,根據線上資源學習到的知識點去進行生物實驗,并且在實驗過程中也可以向生物教師進行提問,來幫助自己提升生物實驗的水平。課外擴展的內容能夠讓學生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對生物實驗提起更多的興趣,有助于生物這門學科的學習。
2.2利用微課的教學形式
微課的教學形式具有創新性,并且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微課的運用的前提是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制作課件。高中生物的知識點眾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適用于微課的教學方式。適當的教學內容能夠有效發揮微課這種教學形式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大程度上接受知識。例如在教授細胞的基本結構這一章的時候就可以運用微課的形式。具體而言,通過微課的形式可以將細胞膜、細胞器和細胞核等細胞組成結構制作成不同的微課,讓學生在短小精悍的視頻中快速抓住每一種細胞組成的基本內容。這種運用微課的教授方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建立起關于細胞基本結構的完整知識體系,讓學生對于細胞結構的了解更加清晰準確。
微課的使用需要依靠現代科技設備[3]。高中生物教學在運用微課的時候可以將高中的重要知識分成一個又一個的知識點。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錄制知識點的講解,隨后將這些微視頻利用互聯網發送給學生。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對于某個知識點沒有理解透徹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對知識點進行重新學習,從而加深其對這一知識點的印象。由于高中的課業壓力過大,許多高中生在上課的時候容易造成注意力難以集中,在這種情況下,當生物教師在講解重要的知識點的時候,學生容易走神錯過重要知識的學習。在做題練習的過程中,因為學生錯過了重要的知識點學習,故而極其容易面對題目而無從下手。實際上,高中生物教師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是為學生講解學習的框架,一旦學生能夠把握知識的框架和體系,就能夠有效把握每一個知識點。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學生錯過了某個知識點,也能夠運用微視頻的教學進行補充。
2.3舉辦相關的生物活動
高中生物的學習不應當僅局限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應當適時組織相關的活動來幫助學生提升對生物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各類活動中產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例如生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生物劇的排練和表演。例如,在學習細胞物質的輸入和輸出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扮演不同的細胞物質,并設計與課本內容有關的情節讓學生表演細胞物質的輸入和輸出過程。在表演的時候,生物教師可以組織其他教師和學生進行觀看。這種活動形式一方面能夠為高中生枯燥的學習生活帶去一絲絲樂趣,另一方面通過生物劇的表演,學生對相關的生物知識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加快對生物內容的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升生物的教學質量。
3.結語
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當使用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注重生物實驗教學,利用微課的教學形式和課外生物活動,讓高中生物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陳勇.淺談高中生物“三環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184-185.
[2]王靜.“四段兩促”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8.
[3]馬春蓮.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教育現代化,2017,4(24):246-24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