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紅
摘 要:“應試教育”是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和理念,而現(xiàn)在在“互聯(lián)網+”的模式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分層教學法的提出,對于改善當下初中教學氛圍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本文通過對高效課堂概念的分析,以及對其必要性和意義的討論,提出幾點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高效課堂;策略探究
初中數學,作為初中教育階段基礎課程之一,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初中生都反映初中數學非常難,不少學生都產生了厭學情緒,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都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高效課堂教學思想的概述
1.對于高效課堂的分析
高效課堂的本質同樣是一種課堂教學方式,即在開展教學活動中,用最少的教學時間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兩個減少和增加”是高效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所在,“兩個減少”即減少教師在課堂中的負擔和減少學生的課業(yè)壓力;“兩個增加”即增加教師教學的質量水平、增加學生學習效果效率。[1]通過“兩個減少和增加”的教學目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xiàn)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質的飛躍,改善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tài)。與傳統(tǒng)初中數學課堂相比較,傳統(tǒng)課堂的低效性和無效性則非常明顯。但是,高效課堂的構建或是應用,還需要把握好一定的度,過快過多運用高效教學模式和方法,同樣會降低高效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穩(wěn)步提升。所以,教師的在構建完善高效課堂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高效的課堂的本質,即教學效率和教學收益的有效結合。
2.高效教學的原則概述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必然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通過對原則的理解和應用,可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而在高效課堂中,教師需要結合以下原則開展教學活動:明確教學目標原則、高效課時利用原則。[2]第一,明確教學目標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提前制定好自身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的學生具有清晰的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還可以避免偏離教學目的;第二,高效課時利用原則,在教學中,課時長度通常都是固定的,因此,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教師需要采用的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升課時利用率。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必要性分析
高效課堂的提出,是在傳統(tǒng)課堂的基礎上,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中單方面或是單純模仿的教學方式,降低了分數、成績在教學課中的影響,將學生的課堂體驗和自身能力的發(fā)展當做教學核心的一種全新的課堂模式。在高效課堂下,教師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解放學生思想和思維,調動學生的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熱情,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
隨著,初中生生理和心理的發(fā)育,在初中班級中,學生間逐漸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差異,而初中生的生源地不同,學生受到家庭背景、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學習能力、自控能力、思維和智力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不僅給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帶來的一定的壓力,也給教師教學工作的完成帶來的一定的難度。而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擬定出一條能力平均線,以平均線為標準,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播以及試題的講解,期望通過這種方法,滿足不同程度、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3]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能力突出的學生會感到課堂教學的乏味,而能力一般或是較低的學生,對于教師講解的內容,仍舊存在一知半解的現(xiàn)象。這種教學方法,看似照顧到每個階層的學生,實則是在“損害”不同階層學生的“利益”。
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師應當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和提升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個體的發(fā)育和發(fā)展,同時,還需要熟悉學生的個性和特點,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從而實現(xiàn)“由點到面”提升學生整體水準的教學目的。而分層教學理論的提出,就是基礎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基礎上,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層次,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符合其能力的教學,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大大改善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能力發(fā)展緩慢的情況,為學生學習知識樹立了良好的自信心。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意義
1.激發(fā)調動學生學習動力
初中教學,是小學知識和高中知識的一道分水嶺。小學生在升入初中后,通常都會感受到初中數學學習起來非常困難,其原因在于,初中數學中,不僅知識體系復雜、內容眾多,而且其中很多內容都具備了抽象性,初中生在學習初中數學的時候,需要深入學習和理解數學內容,才能夠提升自身素養(yǎng)水平。另外,初中數學不同于小學數學,它的整體內容構成,與實際生活的距離較大,很多知識只能應用于教學和課堂中,缺乏實際的價值和作用,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通過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能夠在根本上改變學生學習狀態(tài),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符合其能力和水平,充分調動學生探究知識和追求知識的熱情,有助于學生數學自信心的形成,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和完善。
2.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
隨著教育改革和教學水平的提升,社會、學校和家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題海戰(zhàn)術提升學生能力的模式,更加關注學生個體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分層教學在初中課堂中的應用,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設計符合學生能力的教學內容,從而實現(xiàn)因材施教。[4]同時,教師在運用分層教學法的時候,需要結合教學目標和任務,滿足多方教育教學要求,從根本上保證了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向、教學質量的準確和高效,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應用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四、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打造高效課堂的策略
1.課堂分層教學
在傳統(tǒng)模式中,由于學生的差異性,很多教師為了追求教學效率,采用“一刀切”、“滿堂灌”的方式,以此來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不利于學生能力提升。而分層教學的應用,徹底改變了這種局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分成“A、B、C”三個層次,每個層次對應的學生水平為“優(yōu)等生、中等生、學困生”等。然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程度的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知識的時候,對于A層次的優(yōu)等生,教師可以通過引動、擴充知識的方式,鼓勵該層次的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活動,從而展掌握更深層次的“二元一次方程”知識和內容;對于B層次的中等生,教師應當以解題方法和實踐應用為主,提升B層次的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能力和學習效率;對于C層次的學困生,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對“二元一次方程”的基礎概念和內容的講解上,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數學信心,改善C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2.課堂目標分層
隨著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分層教學模式,課堂目標同樣可以進行分層制定,主要分為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通過教學目標的明確提出,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教師教學內容,能夠按照預定方向發(fā)展,通過多元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升教師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改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友好師生關系的形成。而學生通過學習目標,不僅可以快速掌握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學生學習目標的分層,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本層次的目標,去學習知識和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實現(xiàn)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和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多邊形及其內角和”這部分知識的時候,A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應當貼合教學目標,在常規(guī)學習的基礎上,增加A層次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的難度和深度,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的學生的探究能力、聯(lián)系能力和應用能力;在設計B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時,需要從學生的自身實際出發(fā),結合B層次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能力和特點,制定出難度中下的學習目標,鞏固學生基礎,提升學生解題方法和效率,努力將B層次學生轉化成為A層次的學生;C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相對較為簡單,只需掌握“多邊形及其內角和”課程中的概念和公式即可,如果學習目標過大、過多,則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不利于C層次學生的發(fā)展。
3.課后作業(yè)分層
課后作業(yè),對于學生而言,屬于“家常便飯”。而在分層教學中,會將課后作業(yè)分成不同的層次,不同數學程度、水平的學生,只需要完成本層次的作業(yè)即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時候,通常都會“一刀切”,缺乏對學生整體數學水平、是否能夠完成作業(yè)內容的考慮,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并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是,對于B、C層次的學生來說,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占據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嚴重損害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學生的數學自信心。[5]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作業(yè)布置方法,采用作業(yè)分層、作業(yè)分人的形式。
例如,教師在教授完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數學《二次函數》這部分課程后,針對于A層次的學生,作業(yè)的重點在于對于現(xiàn)有知識的突破,以及“一題多解”,豐富學生思維、開發(fā)學生大腦;對于B層次學生,應當側重于“一題多變”、“技精于專”等方式,幫助該層次的學生更好掌握同一種解題思路、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C層次的學生,只需要掌握函數圖像、性質及特點即可。課后作業(yè)分層,不僅提高了學生完成作業(yè)的主動性,還降低了學生對數學的排斥心理,減少了高效課堂構建的困難和阻力。
五、結語
總之,利用分層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所以,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完善分層教學法在課堂中的應用,為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水平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霓. 開展分層教學,打造高效課堂[J]. 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 2020, 000(001):P.66-66.
[2]李愛章. 因材施教,分層定學——如何利用分層教學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 中外交流, 2019, 026(013):273.
[]3依麗米古麗·阿克木. 運用分層教學法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探究[J]. 讀寫算, 2018, 000(020):187.
[4]馬衛(wèi)林. 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J]. 文淵(高中版), 2019, 000(004):559.
[5]趙建剛. 分層施教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策略研究[J]. 中小學校長, 2019, 000(00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