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武
摘 要:小學數學課程是基礎課程,也是重要課程。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開發出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合作探究;小學數學;自主學習
引言
注重被動學習,大部分學生通過記憶來掌握知識,教法機械統一,嚴重影響學生自主學習。提倡小組合作學習是教育體制改革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一、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小學學科成績要求的比率相對較高。老師應該減少對數學的恐懼感,讓學生從自主學習的角度愛上數學的學習,并把它運用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去。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積極地學習他們常用的數學技巧。這樣,數學就能從多角度培養學生的發散和邏輯思維。老師應該激勵學生創新思考與學習。總體而言,成績較好的學生能夠積極反思學習的重要性,與其他學生進行良好的討論,學會與其他學生分享學習結果,從而有效地克服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恐懼,增強學習的內在感覺。被學習到的知識可以從主觀能動性中追溯到,并且將"我要學數學"的方式改為"我想學數學"的方式。
二、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能力
(一)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按照新的思路,應該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培訓。在課程目標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致力于探索新的知識活動。同學們互相幫助,可以激發學習的動力。唯有學生從內心接受新知識,他們才能徹底理解課本,簡化厚書。
(二) 培養發現問題的能力
小學生天生天真,對自然事物充滿好奇。正如成千上萬個理由一樣,他們喜歡思考生活中的問題,以便找到答案。每天的學習中,我們也會發現,越是優秀的學生,越是愿意提問。可見,學生在學習上越容易發現問題,他們的學習技能就越強。
三、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現狀和問題
從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來看,小學生各年齡階段都比較活躍,各時期都充滿了好奇心,多數小學生對知識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應采取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課堂教學方法。然而,當前的教學情況也暴露出了一些實踐上的不足,使我們不得不進行反思。
(一) 偏重于導入
小學生數學課堂上,有的教師往往對課堂上的情境介紹做得太多,大多數老師喜歡把所聽到的公共或高質量的課上有關相關知識為課程介紹。舉例來說,老師在課堂上學習時,他們會情緒激動,并且會用一些小學生喜歡的卡通。在課堂介紹中,學生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漫畫欣賞上,對動畫片上癮,以及脫離數學課的知識轉移,而忘記了這是一節數學課,從而使這節課失去了意義。
(二) 情境缺乏新意
數學教師在課堂上,總是喜歡用成人的思想和觀念去想問題,忽視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抹掉孩子們的純真,這就導致數學課上的缺乏純真,創造單一的情境并不新鮮,也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舉例來說,在五年級小學數學班的"十進制乘法"課上,老師用"學生在機場購物時遇到的問題"來創建一種課堂情景。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新的概念,可以用來完成課程。沒有興趣做這項工作
(三)內容偏離數學知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各種預設情景引入新課程,但忽略了這一部分內容和課程知識之間的關系,也沒有考慮背景因素和數學因素。舉例來說,在統計學課上,教師在課堂上采用了有效的教學模式,并且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討論。整堂課,學生們都在討論小組成員的數目,但并不真正了解,課程內容不同于教科書。
四、利用合作探究提高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 ?合理選擇教材,對合作探究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
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于教學過程中的合作提問。若無合作價值,則使用要求的合作教學也是重復工作,因而喪失了學習的熱情和自主性。老師要理解小學數學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要理解學生要選擇和討論的重要課題,要與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保證所研究的問題有一定的思維層次,并且與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完全不同的。老師應該對課程內容進行具體分析。在課程內容的劃分方面,在教材選用上,要根據學困生的學習情況和他們的學習興趣,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舉例來說,如果你想把長方體的表面面積知識傳授給學生,會在這個知識點上遇到一些困難。在確定長方體的表面積時,教師可先用紙張制作長方體,然后通過展開面,幫助學生學會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通過對長方體面積的計算,使學生在合作式調查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掌握面積公式。協同學習可以引導學生共同學習,探究教師布置的課堂作業。這一教學方法著重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加深數學知識的能力。
(二) ?正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思考
本文認為,在小學合作數學探究式教學的背景下,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學勢在必行。使學生能夠在探究、學習和及時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獨立地探索和思考數學知識。舉例來說,當教師在"理解矩形"章節中講授時,列出不同的矩形、圓形、梯形和方塊,這樣學生就能找出是哪一個矩形,并進行合作小組學習。團隊成員通過搜索信息、歸納歸納矩形的屬性等來完成課程分配。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矩形結構的知識與特征,共同討論、分析自己的觀點,互相借鑒,共同提高。
(三)師生關系提升,教學質量上升
教師明白讓學生完全自主學習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對教師、課本以及相關主題和指導的回答的需求最小化。依賴書本,發展自我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同時又能解決問題。老師們通常需要學習來避免數學僵化。若學生遇到問題,又難以運用方式解答,老師會引導學生專注思考與討論,以減少對數學的恐懼。這樣做的目的是建立獨立的學習教室,并將教學主題歸還學生。但對學生而言,也存在著一些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當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到普遍解決問題的思路,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身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講授、解題,更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覺得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通過數學來解決,并解決它。
結語
將合作小組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課堂提問能力。應在實踐性教學中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開發適合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晏卓.淺議如何利用合作探究提高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 小學,2017,(5):191.
[2]錢士芳.如何利用合作探究提高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J].魅力中國,2015,(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