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菊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同時也對教育行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切勿只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還應當實現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和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步提升。因而教師需要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最終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重視學生能力和素養的培養,并將這一目的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還需要重視教學難點和重點的設計,不斷優化課堂練習的方式,促使學生可以在數學課堂中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1、在備課中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能指導教師的教學,還能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擁有正向、積極的導向作用,同時這也是開展教學設計的基礎。在數學核心素養的影響下,教師需要調整過去只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豐富學生知識體系等,過于看重知識任務的教學目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高中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被拓展,學生需要的并非是知識,而是如何獲取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認真分析數學知識背后隱藏的方法和思想,認真調整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可以在數學課堂中形成較好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
例如,在教學函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就需要全面且詳細地剖析本章內容。在高中人教A版的教材中,介紹了函數的最值、單調性以及奇偶性等性質,學生需要學會利用這些性質解決問題。初中階段,學生尚且接觸過此方面的內容,已經為學生的學習做好鋪墊。此外,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采用圖像推理法、定義推理法等,讓學生能掌握函數的性質,而這種方法與數形結合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相呼應。因此,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將該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學生利用數形結合思想準確把握函數性質,鍛煉學生應用數形結合思想以及函數與方程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能力
教學設計存在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和素養,讓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1]。如果教師在教學時只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過度依賴于教師的講解,那么將無法實現這一目的。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那么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了解數學技能以及知識的形成過程,從中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三人小組,學生需要負責制作不同的模型,即正三棱錐、正棱柱、正三棱臺。在完成模型的制作后,學生需要在小組內討論和交流計算其體積和表面積的方法。很多學生可以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測量則和幾個幾何體的數據,并利用這些數據完成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在學生探究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將計算公式抽象化,發現這些公式之間的關聯,借此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做好教學重難點的設計
教學內容中不乏有一些難點和重點,而這些內容都是需要學生牢牢掌握的,如概念、法則、計算等。教師的任務就是讓學生能掌握這些重點知識,并且可以靈活運用[2]。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大綱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精心設計教學重點的教學策略,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讓學生能主動去思考和分析,逐漸構建出系統且完善的知識體系,逐步攻克教學內容中的難點和重點,實現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
例如,在教學古典概型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創設三個教學活動,讓學生能準確判斷這些事件的概率,借助古典概型的公式完成問題的解答,為概念的構建奠定基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討論和研究古典概型與幾何概型之間的區別。教師需要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來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重點,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而這也有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在完成理論知識的教學后,教師需要適當調整例題中的條件或結論,改編成新的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完善和優化數學課堂練習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只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未能重視課堂練習[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需要正確看待課堂練習,借助多樣化、趣味化的練習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同時,教師還需要采用教師點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等方式,使學生可以對自己有一個更加全面且客觀的認知。教師需要保證練習的內容足夠合理與科學,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為了避免課堂練習讓學生過度緊張或者產生厭惡之情,就需要教師能采用趣味化的聯系方式,既要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還要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先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并編號,然后在小組間展開競賽。在開展游戲探究活動前,教師需要先給學生宣布游戲規則。學生課前準備好方規、坐標紙和繩子,課上分配的任務是如何探究離心率與哪些量有關,即在用定義法畫橢圓過程中,奇數號小組研究在焦距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繩長畫3個橢圓,偶數號小組研究在繩長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焦距畫3個橢圓,各小組需要安排好比賽順序,有的學生負責畫圖,有的學生負責固定方規,有的學生需要做好數據記錄,大家共同發現規律,探討出結論。當教師宣布游戲開始后,各小組之間展開競賽。教師和學生需要評選出最優秀的小組,教師需要給予該小組一定的獎勵。借助這樣的探究方式,可以增加探究活動的趣味性,還能將課堂氛圍活躍起來,促使學生可以在有趣的探究活動中實現各項素養和能力的穩步提升。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核心素養的引導下,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促使學生可以在課堂中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和素養,最終成長為滿足社會需求的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何洪召.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高中數學教學設計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4):80.
[2]高立峰.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研究[J].中學課程資源,2018(08):47-48.
[3]羅憲英.淺析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模式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8(2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