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樹 曹昌勇 李占妮
摘要:汽車維修工程是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課程涵蓋知識點多、綜合應用能力要求高且與實踐操作緊密聯系。結合該課程特點與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要求,在汽車維修工程教學中運用理實一體化和項目教學方法,注重維修仿真與實訓相結合,優化教學內容,改革考核方式,使學生逐步提高汽車維修水平,滿足應用型汽車服務人才需求。
Abstract: Automobile repair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of 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The course covers many knowledge points, requires high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ractical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project teaching methods are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automobile repair engineering, the combination of repair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practical training is emphasized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assessment method is reformed so that students can gradually improve the level of automobile repair and meet the need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automobile service talents.
關鍵詞:汽車維修;應用型本科;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Key words: automobile maintenance;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s;teaching reform;teaching practice
0 ?引言
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新技術新裝置的不斷應用,汽車維修的專業性越來越來強,對汽車維修服務的從業人員素質也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應用型本科培養的學生不僅應具備扎實的汽車維修理論知識,同時應有針對汽車故障運用專業知識檢測、診斷以及維修的實踐操作能力。本文從傳統汽車維修工程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切入點,探討汽車維修工程教學改革,以便更好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1 ?汽車維修工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側重理論
面對汽車總成和系統結構復雜特性,汽車維修工程知識點多且分散,有些知識點又相互交叉。教師受傳統本科教學思想影響以及課程學時限制,在對學生授課時將課程大部分時間放在總成和系統結構或汽車維修相關理論的講述上,留給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實踐教學的時間很少。若要追求理論完整性,勢必壓縮實踐教學,實訓操作難免形式化;若在實操中穿插理論講解,多人一組的實操環境中不能兼顧全面,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1.2 教學知識落后
隨著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學采用的教材部分內容相對陳舊。傳統汽車維修工程以機械修理為核心的手工操作技藝,強調汽車修理工藝并以零部件修復為手段,以經驗判斷、形象思維、定性分析、對比試驗檢測診斷汽車。現代汽車維修以機電液一體化診斷為核心的綜合診斷技術,突出汽車診斷并以判斷故障點為目標,具有邏輯思維、定量分析、檢測試驗的特點。
1.3 教學方法單一
汽車維修工程實踐應用性強,傳統課堂教學采用講授的方式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或利用多媒體演示,學生被動學習記憶,無法真正了解掌握相關知識,難以形成自我認識邏輯。同時由于汽車維修工程教學內容理論性較強,會導致課程教學枯燥,難以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課堂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1.4 考核方式不合理
傳統汽車維修工程理論課考核采用閉卷考試,學生僅憑機械記憶的碎片化的專業知識考試,忽略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并且這種“一考定終身”的模式,考查的知識面窄,不能涵蓋所有教學內容。而汽車維修工程實驗大多以教師講解演示為主,學生依照已有操作步驟按部就班操作,整個過程缺乏獨立思考和探索,理論與實踐無法有機結合,最終導致不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2 ?汽車維修工程課程教學改革
2.1 教學方法改革
2.1.1 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
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方法,它將課堂理論教學搬到實驗實訓場地進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抽象和直觀交錯出現。它強調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培養,通過實訓操作提升學生專業技能,達到技能培養與理論知識學習融為一體的目標,充分激發學生興趣。以離合器維修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先利用教學模型和多媒體講解離合器結構、工作原理與檢查調整項目,然后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有序拆解離合器,觀察離合器分解部件、連接關系,深入了解離合器裝配關系與功用。當學生對離合器有了進一步認知后,學生在實車上進行離合器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教師予以輔助講解輔導。通過現場對汽車實物操作,能快速讓學生掌握離合器相關知識,并且在實訓中暴露出的問題也能及時進行糾正。
2.1.2 項目教學法
所謂項目教學法是將課程分為若干個知識單元或技能單元,每個單元作為一個教學項目,通過項目任務驅動與行動導向來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每個項目的設置不再以課本章節為中心,而是以汽車工作情景、故障現象和故障過程組織的項目為中心,更能貼近實際。以汽車行駛跑偏故障診斷為例,教師設置教學情景:提供行駛跑偏車輛,四輪定位儀、胎壓檢測表和其它測量維修工具,引導各組學生對這一汽車常見故障現象開展自主分析、討論、探究故障原因,對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如胎壓、四輪定位參數、轉向機構、懸架等)制定好診斷和維修方案,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驗證方案解決問題。
2.2 教學內容改革
優化課程內容刪除教材陳舊過時的技術內容,比如傳統點火系統由于壽命短技術落后已被淘汰,這部分內容可以作為了解介紹。對課程知識重點難點進行梳理,重新設計規劃,明確哪些知識點適合課堂上學習,哪些知識點適合學生自學。加強理論知識與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診斷、維修間的有機結合,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實現與崗位需求相適應。注重在理論和實踐教學中貫穿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例如檢測信號提取、信號分析、人工神經網絡智能化診斷、小波識別技術在故障診斷中應用。
2.3 加強虛擬軟件教學
對汽車維修課程受現場條件限制難以開展以及適合自學的知識點,利用線上虛擬仿真軟件等網絡資源開展教學。學生通過在虛擬實訓環境中實現汽車維護、檢測以及故障診斷等課程訓練。虛擬仿真教學能打破傳統教學時空限制,彌補實操工位不足的缺點,讓每個學生獨立開展,極大滿足學生對汽車修理要求。同時虛擬仿真軟件能避免維修實訓中的危險,鍛煉學生安全規范操作意識。
2.4 考核方式改革
為綜合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合理評判學生學習成效。汽車維修工程理論課考核采用卷面成績成績(占70%),加平時成績(占30%)的辦法,平時成績包括:考勤(占10%)、作業(10%)、課堂討論以提問(占10%)。實驗課注重對實踐過程的考核,采用出勤(占10%)、故障檢查排除方案設計(50%)、實驗結果(占20%)、小組團隊協作(占10%)、創新點(占10%)。通過多方面考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習效果,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
3 ?總結
在應用型本科汽車維修工程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汽車維修理論和維修能力提高。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方法、改革課程考評方式,引入項目教學,注重實踐與理論結合,課堂內外、線上線下立體化的培養機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汽車維修專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國慧,任立民,楊樣.汽車維修工程一體化式教學改革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2):139-140.
[2]周錫恩,毛彩云.汽車檢測與診斷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03):77-79.
[3]龐敬禮.汽車檢測診斷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J].智庫時代,2017(15):293-294.
[4]焦洪宇,楊保成,李英.應用型本科高校《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42):154-155.
[5]侯吉光.以市場為導向推進汽車維修教學創新發展[J].內燃機與配件,2019(16):284-285.
基金項目:皖西學院課程教學改革示范項目(wxxy2018047);皖西學院教學研究重點項目(wxxy2018016)。
作者簡介:劉建樹(1982-),男,安徽霍邱人,皖西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結構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