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新一代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學生們的底蘊、內涵也越來越高。但是眾所周知,內涵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的是學生們大量的閱讀優秀的文章、作品,幫助自己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初中繁忙的課程,許多學生在面對成山的作業時就已經應接不暇了,繼而失去了課外閱讀的時間,無法達到初中要求的閱讀量。微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們利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從而提升自己的內涵和能力。
關鍵詞:微閱讀;初中語文教學;應用研究
一、 引言
科技的不斷發展,新課改被提上日程,學生們要學什么、怎么學,一直是困擾老師們的一大難題。學生們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中學突如其來的緊張學習讓學生們應接不暇。初中的語文又是學生們需要大量閱讀,通過閱讀不斷積累,開始理解、培養自己對于文字的獨特見解的時候。但是很多學生沒有辦法處理好學習和課外閱讀的關系,以至于將作業寫完后沒有時間進行更多的閱讀。微閱讀將零碎時間利用起來,在碎片化的時間內,閱讀一些篇幅較短的文章,人們建立起一個簡單的概念后,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提供幫助的方法。將微閱讀加入到初中語文學習中,幫助學生們在一些簡短的時間內,進行淺閱讀,從而提升自己的閱讀量,協調好學業和課外閱讀之間的關系。
二、 什么是微閱讀
微閱讀是讓我們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內,利用好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以及身邊的所有工具,進行一些快速的,簡單的淺閱讀。微閱讀重要的地方集中在一個“微”字上,簡單,簡約,快捷,方便都是它的特點。比如在等公交車地鐵的時候拿出自己的書看一看,去衛生間的時候拿一張報紙瀏覽一些新聞資訊,或是等待飯菜上桌的時候瀏覽一些雜志。微閱讀可以體現在不同的設備、載體上。雜志中的詩歌,報紙中的時事政治,網絡上的短文軟文……這些簡單的快捷的閱讀,雖然不能和認真坐下來的閱讀深度相比較,但是你閱讀到的內容也會保存在你的腦中,雖然無法十分清楚的完美還原,但是再碰到類似相關的問題時,因為以前的瀏覽,心中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再一次接觸會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從而幫助自己內涵的提升。
三、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入微閱讀的意義
(一)如今的問題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初中是學生們進行積淀知識以及培養內涵、情操的重要時期。學生們需要用大量的閱讀來幫助自己的底蘊提升,但是矛盾的是,初中時期是學生們學業剛剛開始緊張的時候,作業、課程量、課程難度的突然提升,讓學生們對于課堂的學習都有一些應接不暇,就更別說空出時間去進行閱讀。許多學校的圖書館,要么桌子上落滿了灰,要么就淪落為學生們寫作業的自習室,書架上的書幾乎沒有人動過。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學生們僅僅倚靠書本上的數量很少的課文,根本無法達到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初中閱讀量閱讀字數。
(二)微閱讀的可行性
既然矛盾存在,我們就要尋找解決的方法。微閱讀就是幫助學生們在不影響正常初中語文課堂學習的情況下,提升自己閱讀量的好方法。微閱讀利用的是碎片化的時間,不會占用大規模的時間去進行深層次的閱讀,微閱讀可以用很少的時間來進行一些淺層次的閱讀,讓知識停留在大腦皮層中,這些知識,不會馬上就能清楚地理解,但是在日后的生活中,一旦再碰到相似的話題或者事件時,學生們就可以調動腦中的知識,從而進行第二次的,較為深入地理解。
四、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入微閱讀的應用
(一)老師引導學生們尋找碎片時間
微閱讀需要的是碎片化時間,但是學生們很難自己自覺去尋找碎片時間。學生們就算小學的時候擁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繁重學習任務時都會有些措手不及。所以廣大老師們需要幫助學生們尋找碎片時間,讓學生們學會利用小的時間進行微閱讀。
1. 課上導讀
課堂是教學的主戰場,學生們學習知識的地方就是課堂,如果在初中的語文課堂中就加入教給學生們學習微閱讀的教學目標,學生們就會更加靈活更加自覺的在平時運用微閱讀。
比如講一些長的課文時,例如《藤野先生》課文的篇幅較長,學生們通讀下來再理解會有較大的困難,這時老師就可以分割部分語段讓學生們默讀,將一個長的文本,分割成一個個的小部分,讓學生們一部分一部分的閱讀。因為微閱讀的文章篇幅不能太長,如果太長就無法達到前提的“碎片化”時間,課文是一些長文本,我們沒有辦法讓學生們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完成長篇幅的閱讀,所以首先把文章“碎片化”,才能讓時間“碎片化”,最后達到微閱讀的目的。
2. 課下作業
老師在課上介紹教授了微閱讀的方式,教不是目的,讓學生們學會才是課堂的意義。所以老師們可以利用課下作業的方式,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微閱讀的方式。大多數時候,老師們的預習作業都是讓學生們看一看下一篇課文的生詞,上網搜一搜資料。如果初中語文的預習能利用好微閱讀,課堂的預習工作就會非常簡單。
比如,老師可以將第二天的課程分成不同的小節,讓學生們分小節預習,這樣學生們就不會占用很多時間進行預習。預習中的閱讀課文,也可以分割成一個個小部分,這樣每個小部分用的時間都不多,學生們在上學放學時,利用一些碎片時間就可以完成。詞語的解釋可以讓學生們分組合作,每一組只需要簡單的查詢幾個詞語,就不需要每一位學生都從頭到尾的做一遍,這樣既完成了預習作業,也節約了學生們的作業時間。
(二)利用好資源
1. 利用學校的公共資源
學生在校時間中,不是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平時的生活中會出現很多的瑣碎時間,如果利用好這些時間,來進行微閱讀,就可以幫助學生們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可以利用校園的廣播,在學生們吃飯或者其他時間播送一些文章、一些評書,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們娛樂閱讀兩不誤。學生們有時候可能只是簡單的聽了個大概,但是就是這些大概,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也是一種無形的幫助。
我們還可以在樓道內設置一些圖書角,放置一些報刊,讓學生們可以擁有更多的接觸圖書的機會,這樣,微閱讀就有了平臺和基礎。學生們可以在等待老師的時候看一看報紙,在課間上廁所的時候拿一本雜志。讓學生們學會利用這些碎片時間,從而讓學生們緊緊地把握住所有時間,幫助自己學習,積累知識。
2. 利用好學生們的課下資源
學生們課下擁有著多種多樣的資源,家里的電腦、電視、手機,網絡時代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資源可以共享,學生們獲取這些資源的方法也越來越簡單。所以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們利用好自己的課下碎片時間,利用自己身邊的一切資源,進行微閱讀。
老師可以推薦給學生們一些網站,這些網站都是一些精美的網絡短文軟文,學生們閱讀時不會占用太多時間,學生們可以從這些文章詩歌中,接受到當代文學的精華。如果說過去的文字是幫助學生們快速理解的,那么當代的文字就是幫助學生們把握住時代的脈搏,了解時代所需,跟隨時代步伐的推動力。初中的語文,需要的是學生們開始擁有一些對文學的獨特認知能力,學生們不僅僅要將課堂的文章學懂,還要了解文章的風格,形成自己對于文字的獨特見解,這樣才能幫助自己的文字能力更上一層樓。
3. 利用互聯網、實體資源,為學生們選取優秀的文章
我們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加入微閱讀是為了讓學生們拓寬知識面,增加自己的閱讀量,但是現實世界紛繁復雜,孩子們涉世未深,可能無法正確分辨好文章與壞文章。所以老師們就要擔負起這個責任,自己生活中多多接觸有益的文章,不論什么形式,什么載體,線上線下。一定要推薦學生們能容易懂,輕松理解,并且三觀正確、優美的文章給孩子,幫助學生們提高自己的內涵和文章好壞的鑒別能力。
(三)為學生們搭建平臺
身處青春期的初中生,擁有獨特的心理特點,其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希望得到認可與關注,這就是老師把握住學生們學習興趣點的重要陣地。老師們要學會給學生們創造良好的展示平臺,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初中的語文學習,成績可能是一個讓學生們展示自己的機會,但是如果讓微閱讀也能成為學生們可以展示自己的平臺,那么學生們肯定會更加喜歡微閱讀。老師們可以定期舉辦好文推薦會,讓學生們推薦自己喜歡的短文章,大家一起閱讀后,選舉出公認的最好的文章;老師們也可以弄一個榜單,記錄每一位學生的閱讀題目數量,定期評選出“閱讀小能手”“閱讀之星”等獎項;同樣,老師們也可以讓學生們仿寫自己看過的文章,老師再進行點評。利用多種多樣的活動以及競賽的方式,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讓學生們喜歡上微閱讀,幫助學生們一步步的提高自己的閱讀興趣和閱讀量。
同樣,老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中的時間,搭建平臺幫助學生們理解微閱讀。老師可以舉行一次辯論會,就深閱讀好還是微閱讀好進行辯論,讓學生們在唇槍舌戰中,了解到兩種閱讀的魅力,進一步了解微閱讀給學生們自己帶來的好處,學生們就會更好地分配時間、分配精力,更好地選擇何種時候運用哪種閱讀方式,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五、 結語
生活發展的快節奏以及學生們越發繁重的學習任務,已經沒有條件允許學生們占用大規模時間進行一些深層次的閱讀,這就讓學生們無法達到初中語文所要求的閱讀量,進而無法正確理解所學知識,無法形成自己的文字風格和見解。微閱讀的出現就是將大家平時都忽略的碎片時間整合起來,閱讀一些精致優美的文章,它可以在你坐車的時候,也可以在你上廁所的時候,這些簡單的閱讀一旦真正的利用起來,就能夠提升學生們的閱讀量。老師們要引導學生們進行微閱讀,為學生們搭建平臺,還有就是要為學生們篩選文章,讓學生們閱讀到有益的文章,提升孩子們的文采和內涵。
參考文獻:
[1]吳益云.微閱讀視角下初中語文“悅讀”教學策略新探[J].考試周刊,2017(62).
[2]岳春杰.微閱讀時代高校學生閱讀動機與行為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8).
[3]吳蕭蕭.用“微閱讀”溝通語文學習與生活[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12).
作者簡介:錢曉莉,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