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明月
摘要:我們學習數學的目的不僅是要學會簡單的計算,明白其中的原理,最終目的是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生活中處處需要數學,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
關鍵詞:超市;外出游玩;設計校園、布置空間。
引言:大家都知道,我們學習數學的目的不僅是要學會簡單的計算,明白其中的原理,最終目的是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時刻注意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關注生活中的問題,如何把書本上的知識在生活中實際運用。下面我就講一下我教學中的幾個小案例。
一、數學在超市購物中的運用
去超市購物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同一種商品有的時候因為重量不一樣就價位不一樣,那么怎么樣購買是比較便宜的呢。比如衛生紙,同一個品牌的衛生紙由于重量不一樣,價位不一樣,究竟購買哪種合適呢?有兩種包裝的衛生紙,都是心心相印的品牌的,質量是一樣的,一種是一袋子是10卷,980克,價位是13.8元,另外一種是一袋子也是10卷,1300克,價位是17元。究竟買哪種合適,比較便宜,究竟便宜多少?這就需要用到數學中的小數除法的知識。第一種,13.8元980克,每克是多少錢呢,列式是13.8÷980,每克大約是0.014元,而第二種,17元1300克,17÷1300,每克大概是0.013元。經過計算比較我們知道,第二種比較便宜。看到這,你也許會問,關于價格的問題不是應該只保留兩位小數嗎,可是由于這兩種衛生紙每克的價位都是0.01元,比較不出來誰大誰小,所以就要再看后面的一位數,就是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時,要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數學在外出游玩中的應用
記得小學一直有這樣的數學題,租幾條船合適。今年出去游玩,就碰上了一個類似的問題。我們一行17人去游玩,需要租賃竹筏。竹筏有兩種,三人和八人的,而我們是17個人,怎么樣分配比較合適呢?正好一行人中有個四年級的孩子,我們就把這個問題留給了他,讓他運用書本上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他列舉出好幾種方案,根據價位最后選擇最便宜的,還不浪費的。幾個大人連連稱贊,多學數學還是有好處,能解決太多的實際問題。
還有一次出去玩的時候,碰上了不良商家。那次是去海邊游玩,我的孩子特別愛吃海苔,我們決定多買點拿回家。商家熱情的介紹了幾種海苔,打開一袋味道還不錯,量也挺多,確實是比超市的便宜。我們買了大概十袋,老板還熱情的讓我們掂下分量,你看多重啊,比你們當地可便宜多了。
可是回到家不是那么回事,分量是夠的,打開基本都是一片裝,從外形上看不出有什么區別,重量從哪來的呢?防潮包,可大了。通過這個事件我們可以看出,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的時候,不能考慮的那么簡單,我們就是只看到了重量,如果當時用手捏一捏,也會感覺到防潮包是比較大的,就不會上當受騙了。
三、數學在文化建設時的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也可以用到數學知識。比如,今年學校就在草坪里種了幾棵玉蘭,經過測量,草坪一共長15米,如果3米一棵玉蘭花,需要買多少棵玉蘭樹呢?這個問題可以交給四年級的學生來解決。可以有幾種方案,兩端都種,兩端都不種,只種一端,結果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種植。經過實地觀察我們發現,這個草坪的四周種了好多的灌木,漲勢喜人,所以就不用在兩端種植玉蘭了,也就是兩端都不用種植,就是15÷3=5(棵),但是由于兩端都不種,就要減去一棵,就是4棵。教師可以把身邊的數學問題放到自己的課堂上,這樣幫助學校解決了種樹的問題,孩子們也會覺得非常自豪,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數學在布置自己空間時的用處
高年級的同學在學習了長度和面積之后,可以讓他們試著布置一下自己的臥室。比如看看屋子里都有什么物品,怎么樣擺放最省空間,床和寫字臺的位置怎么樣擺放,可以根據需要往墻壁上訂上一些一字板,需要買多少,如果把房間重新粉刷需要粉刷多大的面積,如果把窗戶四邊放上防風條需要買多少米,窗臺上30厘米擺一盆花需要買幾盆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數學知識。
自己的空間自己布置,孩子們根據喜好還可以在墻壁上貼小圖畫,究竟買多少,都是需要計算的,這樣就能把他們這幾年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都運用到生活中。
總之,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生活中處處需要數學,數學中是人們生活、勞動、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
參考文獻:
[1]錢雪琴.如何有效地把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與職高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0(14):113-114.
[2]張有英.巧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3):221-222.
[3]涂永華.為有源頭活水來——聯系實際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例談[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6(02):87-88.
[4]陳劍.如何通過數學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當代教研論叢,2014(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