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高效的閱讀與寫作教學,不僅對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的提高有影響,高效的教學策略與方法,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本文分析了思維導圖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在閱讀教學、課堂互動、課前預習、寫作教學等方面的應用,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致力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提升,從而推動小學英語教學的進步。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閱讀與寫作
【作者簡介】劉靜,鄭州市鄭東新區永平路小學。
一、思維導圖的應用意義
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處于較低基礎水平,應用思維導圖于閱讀中,可以清楚地建立起關于閱讀材料的網絡,用“字”+“圖”的形式創設閱讀情境,在語言輸出時學生能夠較為準確、迅速地從大腦提取信息,使得閱讀材料變得更加直觀化、明了化,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應用于寫作中,可以解決學生面對書面表達,想寫卻不知道如何下筆,或者思路紊亂、表達不清晰的問題。在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時,可以在各個節點之間尋找聯系,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的作文寫作角度更寬廣、寫作內容更豐富,促使學生在寫作中延伸和拓展出更多的學習內容,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以幫助學生形成自主高效的學習習慣。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中的應用
1. 營造閱讀氛圍,推進課堂有效互動。思維導圖給閱讀課提供的師生、生生對話的語言框架,改變了以往教師單方面講解閱讀內容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例如,在教學“My favourite season”單元時,在認知能力上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夠說出四季,和對應的典型服裝、典型課外活動,能夠聽懂和表達自己最喜歡的季節和原因。“season,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是閱讀學習的五個重點詞匯,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將五個重點詞匯進行分解學習,基于結構導圖讓學生了解文本架構。為每個單詞的教學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此引起學生的回憶和日常生活的再現。比如,由“season”引申出單詞“autumn”,并為學生展示一段秋天公園落葉的優美視頻,提問學生:Is it beautiful?誰能描述一下看到的畫面和自己的感受?通過視頻很好地給學生營造一種情景再現。將學生回答中描述的內容“yellow leaves”“red leaves”“colorful leaves”“clean park”等詞語在思維導圖中呈現出來,實現閱讀課堂的有效互動。這樣也方便在課堂上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再次鞏固每一個季節教學內容,運用句型“The weather is.../Which colour is the-/What can you do in-?/What can you wear?”并引申出之前所學的單詞進行回憶。
2. 降低寫作難度,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學生在寫作時思路容易混亂,瞻前顧后,導致文章結構不清晰,表達不嚴密。在寫作教學中,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有一個中心詞向外發散出許許多多的關節點,將大腦中所想到單詞、句子在導圖中引申出來,從而實現用英語表達簡單的語句,構建出寫作框架。例如,在以“weather”為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時,不急于讓學生動筆,可以先讓學生從熟悉的天氣特點及穿什么衣服方面來展開討論。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可以選擇不同的天氣來討論,比如,cool、cold、hot、warm等,在不同的天氣名詞下,通過思維導圖引申出一系列的詞匯,使學生圍繞中心詞在大腦中搜索相關詞匯信息。通過一個簡單的天氣名詞形成樹狀圖,比如在主要名詞cool的下方引申出“autumn”“shirt”“coat”“Its cool in autumn.”“The weather is cool in autumn.”等。 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從其他方面進行討論,思維不斷地向外拓展,比如為什么喜歡其中某一個天氣,好天氣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在相應的天氣里可以和家人做什么事情等等,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用英語表達出簡單的句子。比如,“ I like hot summer because I can eat ice cream.”使學生在下筆寫作前,篩選出有用的、恰當的詞匯和語句。既幫助學生解決了寫作時無話可說的難題,也對寫作內容進行了清晰化的建構,同時也培養學生在寫作中的創新思維意識。
三、指導學生學會制作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自主繪制,是為了讓學生經歷回憶、搜集、思考等的過程,不是為了讓學生展示出華麗的導圖作品。在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時,應以一種創新的、趣味的學習方法的方式講授給學生,讓學生畫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并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掌握這一學習工具的具體應用方法。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是以大量詞匯作為基礎的,而小學生記單詞、背課文的方法很單一,導致詞匯量積累較少,閱讀與寫作能力薄弱。思維導圖的實用性很強,通過指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了解閱讀的本質,真實地理解和掌握閱讀內容,可以讓學生寫出的文章更具邏輯性和條理性。
例如,在教學“happy birthday”單元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預習了解文章大致內容,讓學生自主構建一個知識網狀圖,在第一遍閱讀預習中了解故事的人物、事件,第二遍閱讀讓學生把有關生日禮物的詞圈出來,然后用思維導圖整理出相關知識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應用多媒體展示思維導圖,通過文章的中心詞“birthday”引申出:Who;How old;How many;gift,以及描述的具體事情,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自主完善預習時畫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系統化的閱讀思維模式。由“gift”一詞,又可以引申出其他的相關單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圖片閃現功能,進行聽音猜詞的游戲,出示關于禮物的單詞并提問學生:Can you guess?What is it?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好奇心。在猜詞活動中,教師可以用What is it ?來是進行提問,引出學生的猜測和回答:Its a...,如果猜錯則用It isnt a...來回答學生,依據猜詞活動,可以讓學生動手構建出關于中心句“Its a...”和“It isnt a...”的思維導圖,便于理清課文細節內容。促使學生能在課后根據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看著相關圖片或者關鍵詞進行閱讀故事或復述,可以將課文故事呈現得更加立體、豐富,以此發展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四、結語
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使得教師可以深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實現課堂上用英語交流的機會逐漸增多,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建構閱讀材料,掌握英語寫作的竅門。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學習與自主繪制,獲得了學習英語的新思路,實現了讀寫能力呈螺旋上升的提高趨勢,從而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
參考文獻:
[1]仲麗.思維導圖在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8(12):80-81+92.
[2]王洛倩.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J].甘肅教育, 2019(14):79.
[3]李麗霞.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文本解讀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6):6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