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英語顯得尤為重要,能夠有效地應用在工作和生活領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因此就需要采取更加高效的方法來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幫助他們建立起更加系統性的英語知識體系。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能力;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張雯婷(1988.02-),女,漢族,江蘇蘇州人,蘇州大學,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
如今核心素養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實踐越來越多,能夠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就需要深入理解核心素養的內在要求,不斷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促使小學生能夠在英語領域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現階段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學方法比較落后。總體來看,很多小學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沿用十分老舊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成效,不利于小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受到了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水平。長此以往,學生也就會逐漸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英語閱讀能力的唯一指標。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因為英語學科本身就是需要不斷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對英語學科背后的文化內容以及語言使用方法進行深入了解,這樣才能夠達到高標準的學習效果。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中,教師只能簡單地對語法、詞組以及單詞等知識進行講解,沒有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得小學生的閱讀效率不強,對一些優質的英語文章理解程度不深,學習積極性也很難得到提升。
2. 缺乏對閱讀理解的重視。很多小學師生都沒有認識到小學英語閱讀理解的重要性,將較多的資源和精力放在英語單詞以及語法方面,能夠接觸到的各類閱讀材料比較少。并且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教師的逐步引導以及課外閱讀教學,就會使得小學生在獨自面對英語閱讀材料時面臨一定的難度,學習效率比較低。英語閱讀能力對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僅僅提高詞匯以及語法方面的知識理解程度,不能夠實現將英語知識靈活應用的目標。在遇到閱讀方面的困難時,如果不能及時解答心中的疑惑,就會導致小學生出現一定的畏難心理,造成他們在閱讀能力提升方面的積極性有所降低,不利于實際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3. 對閱讀材料的應用程度不夠。必須明確英語是一門語言,要能夠理解語言與文化是息息相關的,存在較大關聯的。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他們長期處于中文生活環境中,對于遙遠的西方文化具有一定的陌生感。這樣就使得他們在學習小學英語時必然會遇到一定的難度,如果不能從文化的視角出發,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這樣得到的英語知識必然是有缺陷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小學英語教師主要是按照教材來開展閱讀教學,很多知識點都是直接按照教材中的指導進行的,沒有進一步深入挖掘這些閱讀文獻背后的文化以及思想。最終使得師生對于相關閱讀材料都只是浮于表面,而缺乏實質性理解,不能獲知英文閱讀材料背后隱藏的更深層次主題。特別是很多小學英語教師沒有注重幫助學生收集和整理一些符合他們認知特點的英語閱讀材料,使得小學生的視野受到了限制,不利于他們拓展思維,學習更多英語知識。本身英語閱讀能力就是基于大量英文材料閱讀之上的,如果不能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就會使得很多實際教學管理工作達不到預期效果。
二、基于核心素養下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1. 開展情景教學模式。在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建立在小學生真實情況的基礎上。要能夠更多地開展情景教學模式,根據小學英語閱讀材料的真實意境來營造相應的教學環境,這樣小學生就能夠更加主動地融入其中,從虛擬的想象空間中獲知文章更深層次的含義,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對英語知識的領悟效果。這一過程可以借助課堂內部的多媒體設備,用更加生動形象的視頻或者圖片來展現出文章的內容,整個課堂顯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習難度大大降低,學生也能夠從長期的鍛煉中、從情感的角度來對文章進行感知,全面提升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
例如,在新版牛津譯林版四年級下冊的Unit 5 Seasons中,課程名稱是Seasons Story time,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制訂出如圖一所示的情景圖片。
1. 向學生介紹四個季節的基本詞匯,然后詢問學生每一個季節給他們的印象是什么?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通過多媒體設備來分別播放春季、夏季、秋季以及冬季的特征視頻,例如春天代表著Flowers、tender grass,夏天代表著Heat、sun,秋天代表著Harvest、rice,冬季代表著Cold、snowflakes,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討論意愿,能夠使用一些簡單的英語詞匯來描述對應的季節。教師也可以針對具體的圖片來提問學生:What season is it?并鼓勵學生使用英語來回答問題。
2. 注重人文特點。必須要將語言以及背后的文化進行緊密聯系,要能夠使英語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告知每一位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停留在詞匯以及語法這些方面,而是要注重英語的人文特征,要從英文的使用環境以及應用規律出發,牢牢把握核心素養理念,注重文化之間的交融。這樣在今后面對各類英文文獻時,小學生也能夠從西方文化的視角來領悟文化,精確抓準英文閱讀材料的主旨,避免出現較大的理解偏差。教師也可以組織小組合作進行學習,針對一些閱讀素材,小組內部成員根據其中的內容扮演不同的角色,對課文中的對話進行實戰演練,在長期的練習過程中,小學生就能夠對相關的話語了解得更深,對英語句式進行背誦和記憶。在這種鍛煉過程中,能夠模仿西方國家在使用英語對話時的基本神態,鍛煉發音,這也對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具有較大的幫助。
3. 開展大量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除了教材中的一些閱讀案例之外,教師應收集和整理更多的英文文章。嚴格遵循小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確保課外文獻能夠達到難度適中的特點。要敦促每一位學生養成熱愛閱讀英文閱讀材料的習慣,這樣能夠從中開拓視野,領悟英文文章背后的文化內涵,這對于他們未來的英語學習道路至關重要。用好計算機信息化技術來促進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在網絡資源中尋找大量的閱讀材料。鼓勵小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來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點閱讀一些相關的文章,這樣可以滿足他們的個人興趣,因此他們的主動性會比較明顯。同時也能夠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他們能夠逐漸找到英語閱讀的一些規律,在今后面對陌生的英語文獻時,能夠找準文章的主旨,從而實現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和拓展。
三、結語
本文基于核心素養對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進行了研究。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斷提高對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認知,在這方面應投入更多的資源,提供更多的課時。教師要加強引導,幫助學生能夠在英語文獻閱讀過程中積累經驗,準確把握文章主旨,不斷地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要采取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更加廣泛地開設情景教學模式,遵循小學生的真實認知特點,全面提升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召麗.小學英語課外閱讀策略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20(03): 99.
[2]張寧.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9(12):18-21+17.
[3]孫萍.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J].亞太教育,2019(12):87.
[4]張銘琛.拼音與自然拼讀相結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19(3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