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少煒
摘 ?要: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以老師為本,因此常常會看見教師在講臺上“舌燦蓮花”,學生卻在下面“無動于衷”,在新的教育觀念中,倡導將課堂還給學生,堅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以生為本”,而學生是一個整體,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互相交流和溝通,能夠共同鼓勵和進步,因此,這就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構建學習共同體。本文以小學美術教育為基礎,在立足于互動教學的基本概念之上,對互動式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運用情況進行了探究,以希望小學美術教學在互動的作用下得到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小學美術;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7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118-02
在我國的現行教育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以集體的形式來進行,在這個集體之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習之間是一個共同體,常常會在交流和互動中共同進步。在基于學生“本位論”的現代教育中,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成長之路的探索需要努力構建學習共同體來進行。根據義務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小學美術教育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養成團結、合作、進步的美好品質,共同去探索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1.互動式教學的內涵
所謂互動,顧名思義是指相互作用的雙方因為某種共同的話題而產生相互影響。本文所提的互動式教學是指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作為施教者的教師和作為受教者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從事的一切關聯作用活動,一般情況下,互動式教學主要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為師生互動;其二為生生互動;其三為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從本質上來看,互動式教學所反映的是教與學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是一個充分反映師生活動有序發展的整體性過程。
2.互動式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從實際情況來看,互動式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能夠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主動性。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小學美術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關鍵在于作為主體的學生必須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采用互動式教學能夠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翁,因此,能夠積極主動地進入到美術學習中,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獲取更多的美術知識、技能以及審美需求。
第二,能夠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雖然對于絕大多數小學生而言美術學習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有部分孩子會因為其它方面的原因對美術并不十分感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互動式教學,設置充滿趣味的教學情景,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讓小學生覺得美術學習非常有趣,并能夠積極參與到充滿趣味的學習過程中,從而在美術學習之中充分感受到快樂,輕松獲得成就等。
第三,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效率。在傳統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關注的是引導學生將重點放在學習美術知識、獲得美術技能的內容中,但是在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下,美術學習顯然已經不能夠僅僅局限于知識和技能的獲取,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美術核心素養,提升美術綜合能力,為此,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互動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在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充分關注美術的情感,充分獲取視覺審美、情感審美等多方面的能力,以達到美術綜合素養的提升。
3.互動式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1)圍繞同一目標,展開師生互動
眾所周知,教學活動是圍繞著一定的教學目標來進行的,如果我們將整個小學美術教育過程比作是一次無聲的“戰役”,那么教學目標就是每一次“戰役”中要搶占的至高點。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一個共同體,他們組成戰隊,在明確目標的前提下,共同研究教學方式,共同交流教學內容,共同完成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萬綠從中一點紅》這一課時,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研討之后制定了“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感受大自然,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用水粉顏料做調色游戲,認識大自然的色彩”、“學習用幾種基本的顏色調配許多顏色”的教學目標。針對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來商討要采用的教學方法,例如,可以開展一次“美術活動課”,讓學生對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進行評論,然后教師進行統計,從中了解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法,并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然后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再來豐富教學內容。
圍繞同一目標,展開師生互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明確教學的目標,學生也可以在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反饋中給老師提出實際建議,這樣便能夠促進教師和學生在進行互動教學的過程中形成學習共同體,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2)基于同一小組,進行小組交流
學生在班集體中常常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中可以利用小組這一學習共同體進行互動式教學。
比如,在學習《珍愛國寶—古代陶瓷藝術》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然后讓學生都為自己裝上一雙能夠去發現美的眼睛,去尋找生活中的美,去感悟生活中的絢麗多姿。每一位學生都有著各自的生活背景,成長經驗,讓大家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的美分享出來,必定能夠形成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小組的方式來對探尋生活中美的事物。首先,讓學生按照組內同質或者組間同質的方式來對生活中的美進行探討和交流,其次,在探討的基礎上派遣組內代表來對本小組的探討結果進行匯報,最后,大家再將所有的“生活美”進行綜合吸收以豐富自身的認識。
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都是溫暖的小家,大家團結在小組周圍,進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自己的經驗和認識暢所欲言并分享給大家,與此同時,也不斷吸收別人的觀點,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就能夠讓生生互動促進學習共同體的構建。
(3)出于同一愛好,自由組合創新
實際上,在同一個班集體中,學生與學生之間雖然各具特色,但是總有一些學生在興趣愛好方面是志趣相投的。俗話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因為有相同的愛好,所以一部分學生會不由自主地集合在一起,對某一項事物進行探討、互動,并在共同研究的基礎上豐富各自的經驗,實現不同程度的創新。
比如,在學習《會亮的玩具》這一課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組合時限定每組為4-6人),然后以組為單位進行服裝創作大賽,這時候,學生多數會按照日常愛好走到一起,因為有共同的愛好才會有共同的語言,也才容易在創作和設計中達成一致。科學實踐證明,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總是能夠圍繞著某一話題進行無限延伸,這就為創新思維的萌發,創新活動的實現而提供了前提條件。在《會亮的玩具》的創意玩具大賽中,一部分小組就通過采用“變廢為寶”的方式,讓自己家里的舊衣服變成新花布,進而變成充滿了環保、節約理念的新衣服。這樣就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同一愛好的組合中經過討論之后,將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實現了設計的創新。
進行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是教育教學有效進行的前提,因此小學美術教學中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采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同一愛好范圍內,讓學生自由組合,輕松探討,最終實現學習的創新,促使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喚喚.互動式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202
[2]劉月.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7
[3]鐘右艷. 互動式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A].教師教育論壇(第六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