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既需要幫助學生學習數學內容、拓展知識儲備,還需要引導學生了解到數學學科的魅力與廣泛的用途,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從而主動學習數學并積極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為學生的數學學習與綜合發展提供持續的內在動力。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將生活化教學與數學教學融合的方法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添加生活化內容與情境,在為數學教學增添趣味的同時促使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之中,實現教能促學、學以致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151-01
常言道“知易行難”,對小學學生而言,學習數學知識雖然算不上簡單,但相比之下能夠將所學數學知識應用于學習、生活無疑難度更大。即便如此,應用數學知識始終是數學教學繞不開的重要目的之一,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對數學知識應用投以足夠的重視,通過生活化數學教學等方式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現實聯系起來,促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積極發現數學問題并結合數學知識通過自主思考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推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在潛移默化中提高。
1.生活實際輔助數學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數學知識
小學基本上可以說是學生正式的、系統化地接受教育的第一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的知識儲備與生活閱歷都相對有限,正因如此,邏輯性較強且具有一定抽象化、概念化特征的數學學科的學習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大難題。針對這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積極將生活中學生經常接觸到的實物融入到數學教學中,幫助學生降低理解與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拓寬視野、豐富閱歷,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種種相對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面對這種情況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充分準備與精心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來源于生活的相關例子或應用,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通過生活化教學的途徑輔助學生認識數學知識。同樣的,教師也可以借助生活化數學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數學學科難免會與各種各樣的公式與數據打交道,對心智尚且沒有發育成熟、知識儲備有限的小學學生而言,數學課堂與數學學習或許甚至與“枯燥”、“乏味”這樣的詞匯掛鉤。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必須盡可能加入趣味元素,可以借助生活中學生常見的事物以及學生喜愛的食物、活動甚至影視、動畫等開展教學活動,通過穿插生動活潑且常見的、學生喜愛的元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學生積極聽講,為提高學生的聽課效果與數學學習水平創造條件。
2.在教學中設置生活情境,促使學生發掘應用途徑
學生在學習與實際生活過程中接觸到的種種事物與事例能夠促進生活化教學的發展,并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產生積極影響,同樣地,生活中常見的情景也對生活化數學教學有很大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積極借助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到的生活情景創設數學情境,促使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更緊密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對數學應用產生更加深刻獨特的認識。考慮到學生在不同時期接觸知識的差異,設置生活情境的教學方案在邏輯性較強、應用特征相對突出的知識板塊中應用的效果更加突出,而生活化語言與實物、事例等則具有較強的普適性,數學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分配與方案設計。例如,在教學《折線統計圖》一課時,在學生基本能夠掌握折線統計圖的基本特征、主要要素與繪制方法后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生活中使用折現統計圖的具體場景與情境,比如,記錄、比較某病人一段時間中的體溫情況、某商品在不同時期的價格波動等,引導學生了解折現統計圖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與重要意義。教師也可以就相關的情景設置條件請學生自主繪制折線統計圖,幫助學生加深印象、鞏固知識。這種在數學教學中設置生活化情境的教學方案一方面為學生發現數學問題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也能夠為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拓展思路,推動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優化與提高。
3.關注數學作業設計,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帶進生活
數學教學內容不僅限于教材與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數學教學也不能止步于數學課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視線投向課下、投向生活,拓展學生對數學的認識,這也將對學生的個人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在課堂之外,教師需要強化學生的數學意識與邏輯思維,推動學生主動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當然,小學學生心性、學習狀態并不穩定,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作業的形式督促學生更多地在課堂之外關注數學。目前書面作業在作業中仍然占據較大比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安排實踐任務或有一定周期的觀察作業,調劑學生學習數學的心情,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仍然以《折線統計圖》一課為例,除常規作業之外,教師可以請學生觀察記錄一周的溫度狀況,據此自主繪制關于一周以來最高溫度變化的折線統計圖,從而推動學生將數學知識帶進生活,實現知識鞏固與閱歷豐富的雙重效果。而在教學其他內容時,教師也可以設計類似的作業內容,主要引導學生去觀察、了解、記錄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事物與知識,促使學生通過完成這些帶有充分發揮空間的作業得到數學能力的鍛煉,也有助于刺激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數學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其重要意義可見一斑,同時這也為數學教師開展教學實踐開拓了新的思路。小學數學教師不能一味專注于教材上的數學知識,必須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融入到學習生活中去,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有效果、有價值、有意義。在目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發展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更是應當將生活化數學教學方式應用于教學實踐,積極探索通過生活化數學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果的諸多途徑,并以此為依托不斷推動數學教學發展以及新課改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