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冰
摘 要:當前,在我國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小學音樂教育已經成為素質教育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小學音樂教學融入音樂游戲,可以增強小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提高小學生的集體責任意識和自主創造力,激發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通過情境表演,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強化其參與感、集體感;開展類比游戲,提高其音準;利用音樂游戲的律動性,提高其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音樂游戲;情境表演;素質教育
一、前言
作為學生音樂學習的啟蒙階段,小學音樂教學在實際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興趣為主。
小學階段,學生普遍對游戲具有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將音樂游戲與具體教學內容結合,運用音樂游戲打造趣味性音樂教學課程,設計具有趣味性的課堂游戲,既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又能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知識,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二、音樂游戲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必要性
近年來,在新課程教學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素質教育越來越受關注。因此,小學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需要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從傳統的教學理念束縛中掙脫出來,積極轉變傳統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將音樂游戲與音樂課程有效融合,增強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而且,小學音樂教學融入音樂游戲,在改善小學音樂教學現狀的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增強了小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方式下,學生只能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而愛玩和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這一教學方式限制了他們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不僅降低了實際的教學質量,而且不利于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小學音樂課程引入音樂游戲,滿足學生好動天性的同時,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為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二)提高了小學生的集體責任意識
目前,小學生以獨生子女為主,而且普遍在溺愛中成長,這使他們的自我意識、集體責任意識較為淡薄。被動式課堂教學培養了學生較強的獨立性,削弱了其集體責任意識,這不利于學生充分融入集體環境。引入音樂游戲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之間有效配合和協作,這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集體學習氛圍,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為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激發了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音樂課堂教學與其他文化課堂教學沒有太多差別,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并不高,對樂理知識也是一知半解。在當前的素質教育模式下,課堂教學的主體發生了較大轉變——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融入音樂游戲,寓教于樂,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理解樂理知識,這既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四)提高了小學生的自主創造力
音樂游戲與小學生音樂課程相結合,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游戲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所學知識,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這不僅與素質教育的宗旨相符,而且有利于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特別是對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自主創造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音樂游戲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對策
音樂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考慮到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需要采取特殊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可以融入音樂游戲,具體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來選擇適宜的游戲,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掌握具體的課堂知識,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一步增強音樂教學的效果。因此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使音樂游戲融入到小學音樂教學中來,全面促進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情境表演,激發興趣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音樂游戲時,教師可以把情境表演作為音樂游戲具體應用的主要表現形式。具有趣味性的情境表演,不僅能活躍音樂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且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下,學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音樂知識,這有利于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例如,教師在講授《小花貓和小老鼠》的內容時,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扮演小花貓,一組學生扮演小老鼠,表演時,學生們興致勃勃,積極主動參與;表演后,學生們意猶未盡,學習興致高昂,這種邊表演邊唱的方式,對學生深刻理解課程內容,對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時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再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音符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讓枯燥的音符知識變得有趣。總之,情境表演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投入,可以提升學生音樂學習的效率。
(二)激發主體作用,強化積極參與
教師要重視小學生在音樂課堂的主體地位,并在實踐教學中發揮其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增強師生的課堂互動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的同時,提升音樂教學的實效性。如在小學意識課堂上學習《兩只懶烏鴉》時,教師可以根據具體《兩只懶烏鴉》的具體內容來設計游戲情節,將學生分組,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來演唱歌曲,并分組進行討論,教師可以從旁進行指導。這樣學生不僅成為課堂的主體,而且通過具體的情境設置來完成演唱,并在討論中明確歌詞的具體意義。教師還可以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前向學生布置相關的任務,這樣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針對實際教學內容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了音樂基礎知識的同時,又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獲得良好的課堂效果。
(三)開展類比游戲,提高音準
音準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因此,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重視這節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類比游戲就是方法之一。例如,教師可以借鑒小貓爬樓梯的游戲,把樓梯當音階,小袋鼠當音符,通過這種學生熟悉的游戲,讓學生輕松學習、掌握音樂知識,進而提升小學音樂的教學質量。
(四)利用音樂游戲律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音樂游戲的律動性可以滿足小學生愛動、愛玩的天性。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游戲的律動性能讓學生更快地融入課程內容,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時選擇具有較強律動性的音樂游戲,讓學生在歡快的課堂氛圍下學習音樂。
四、結語
在素質教育環境下,游戲教學已經應用于各個學科,并且效果顯著。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結合課程內容合理設計具有生動性和趣味性的游戲,將課程教學內容融于游戲,寓教于樂,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營造愉悅的教學環境,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實現教學目標。而且,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掌握音樂知識,提升音樂素養,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曉琳.論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21,25.
[2]王超.淺談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202.
[3]趙靜.淺析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作用和實踐[J].北方音樂,2019(16):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