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平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主要途徑,能夠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修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本文以課外閱讀為例,對其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4-0082-02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與核心素養的發展現狀
隨著新課改的落實與推廣,小學語文在閱讀教學與核心素養的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而教師也越來越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閱讀方法、閱讀效率的培養與提升。因此,僅靠語文課本教材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教師需要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通過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和閱讀平臺,組織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以此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加強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與此同時,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短板。首先,小學生受年齡的限制,知識水平、閱讀能力普遍偏低,且缺乏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在閱讀中忽視了對自身口語交際能力及寫作能力的提升;其次,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以童話故事類書籍為主,缺乏對古詩文方面的學習,語言鑒賞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非常不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階段開展課外閱讀,一方面能夠有效滿足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和辨別能力,并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信息來源渠道,是學生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內在品質和健全的思想人格;再一方面也可以帶領學生通過閱讀課外資料中的人物故事、科學知識等,學會如何正確看待這個世界,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對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推進作用。
三、以課外閱讀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年齡段的限制,大多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約束能力,且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他們,對于枯燥的文字內容普遍缺乏閱讀的興趣和熱情,教學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網絡平臺搜集與閱讀資料相關的視頻、音頻、圖片等,向學生進行直觀、形象的展示,通過視覺沖擊和形象思維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制定科學的閱讀計劃
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閱讀計劃是其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保障。首先,教師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閱讀能力等因素,并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等,為學生制定符合其發展需求的閱讀計劃。其次,教師還需要結合小學語文的課本內容,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閱讀資料,通過聯系課內外教學,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和知識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文學素養。最后,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的閱讀成果,組織學生定期開展閱讀體驗交流會,讓學生通過交流閱讀心得分享閱讀經驗,實現自身閱讀水平的升華與內化,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小學生的感性認知大于理性認知,思想、行為、意識等容易受周圍人和事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利用課外閱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和閱讀興趣。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閱讀活動,以多樣化的閱讀形式增加課外閱讀的趣味和魅力,如演講比賽、辯論大會等,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加強其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四)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想要通過課外閱讀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需要在營造良好閱讀氛圍、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在啟蒙階段為學生打下堅實的閱讀基礎。而不同的閱讀方法產生的閱讀效果也不盡相同,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資料選擇適當的閱讀方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又能夠加強學生的閱讀效果,給學生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自信心,使學生保持高昂的閱讀熱情。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在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審美水平等語文核心素養進行培養與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玥.小學生以課外閱讀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
(責編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