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
摘要: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使數學變得更生動、更有效,更有活力。由于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通過生活元素的融入,能夠使課堂更加豐富,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助于教學胡子良的提升。
關鍵詞:生活元素;小學數學;數學課堂
1 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由于應試教育的根深蒂固,很多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仍習慣理論說教,一味追求學習結果,忽略過程的重要性。讓學生死記硬背公式,通過題海戰強化對公式的理解和運用。甚至研究各類數學試題的解題技巧,讓學生生搬硬套。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累,效果卻不甚理想。甚至還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使得數學教學長期處于低效中。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將數學教學凌駕于生活之上,架空數學,讓學生對很多知識不能很好的理解,只能憑感覺做題。數學知識靈活多變,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顯然不能適應數學學習的需要。因此新課改后的教學模式更貼近生活化,讓學生在感性的生活背景中充分理解、消化和吸收,強化教學效果。
2 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運用
2.1數學同生活相關聯并突顯數學的重要性
從小學數學教材的目錄就能發現,不管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數學都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無論是一年級的“位置與順序”,還是六年級的“生活中的數”,都充分體現了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這有助于學生直面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數學。學生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在現實的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原來都能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比如,在教學“統計”這一知識時,規定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學會整理一些簡單的數據,對統計的思想、方法產生一定程度的認識。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假如班里有一位同學就要過生日了。為了集體慶祝,你需要去購買同學們喜歡的物品。這時,你會怎樣做?班里的學生也許會這樣回答:“需要詢問全班每一個同學的意見。”教師繼續指導:假如大多數同學的意見不能統一,你就需要購買很多不同種類的物品。此時,你需要如何計算每一個物品的分量呢?請各個小組的同學討論應如何整理這些數據,才能更完美地完成任務。在實踐和討論中,學生也許會有不同的看法。教師就要比較他們的各種看法,選取最合理的那種。學生在討論前必然已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這樣不只可以使學生獲取知識,還可以使學生有意識地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元素聯系在一起。
2.2 課堂導人生活化
導人作為新課學習的第一步,直接關系著新課的教學效果。好的導人能夠聚焦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對新知識的探究中。很多教師在充分認識導人重要性的基礎上設計了很多精彩的導人方式,如游戲、猜謎語等,其中,生活化的導人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現象、事物為材料,能夠較好地將學生與教材融合在一起,是增強導人效果行之有效的一種手段。例如,教學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位置》一課時,為了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吸引到課堂教學中,引發他們對位置的關注,教師就地取材,以學生所在的位置為切人點導人新課:“同學們,你的前后分別是誰?”這一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教學氛圍。學生很快說出自己前后的同伴名字。“那你能說說你在誰的前面、后面嗎?”換一種提問思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對性,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2.3以教材內容為參考,融人生活元素
教師需要在課前準備時,充分研究教材內容,深層次地挖掘教材內容,促進教材內容和生活元素的融合。例如,在講解“年、月、日”這一課時,由于教材中除了一些具體的時間理論、概念,還創建了實踐活動,教師就要更深入地挖掘和運用教材中給出的教學活動?;顒拥拿质恰爸贫ɑ顒尤諝v”。日歷是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生活元素。學生對其作用也有一定了解。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活動,運用之前學習過的關于時間的概念,制作個性化的活動日歷。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填寫日期,還要讓其制作的日歷與其他同學的日歷有所差別,具有自己的個性。
2.4課后練習生活化
練習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學到的知識流于表層,要想使其深深扎根于腦海里,就要經過一定的練習,通過“量變”引起“質變”。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為學生布置大量的理論練習題,這樣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激起他們的厭學情緒,不利于數學教學的全面推進。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學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多為學生設計一些生活化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生活中用數學,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內化為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了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圓的面積》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想方設法計算出圓形花壇的面積。學生對于這一生活化的練習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實際練習中,他們發現要想算出圓的面積,需要測出圓形花壇的半徑,但花壇太大了,該如何測量呢?經過合作探討.他們想到可以在花壇上面相隔一定的距離擺放花盆,利用間隔距離與間隔數算出圓的周長,從而得出圓的半徑,最后算出圓的面積。經過這一生活化的練習,不僅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還加強他們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思維能力,學會運用數學知識來處理在現實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小學涉及的數學知識是最基礎的,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將生活元素合理地融人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靳永安,淺談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142.
[2]宋立寶,試論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138.
[3]顧全周,引入生活元素,構建魅力小學數學課堂[J].數學教學通訊,2017(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