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靜
◆摘? 要: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思維邏輯構建,語言組織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影響。而想要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教師就必須從課外閱讀入手,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基于此,本文將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展開研究,并給予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重要性;應用策略
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是為學生奠定寫作基礎的重要時期,而閱讀作為與寫作具有緊密關系的重要教學內容,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語文課內閱讀內容早已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課外閱讀的加入成為小學語文教育的必要措施。在小學語文作文中融入課外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成績,還能夠提升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促進學生優秀品格的構成。由此可見,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策略綜述如下。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事物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能力較差,在寫作學習中往往無法找到正確的切入點,寫作沒有靈丹,進而導致多數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甚至是產生了抵觸的心理,最終促使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無法順利完成,學生的寫作水平普遍偏低。對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利用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給予學生引導,為學生的想象力提供有效的延展平臺,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在學習到小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習作:縮寫故事”時,教師可以根據寫作內容為學生篩選出,如:《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漁翁的故事》《白雪公主》《海的女兒》等課外書籍,并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給予學生閱讀建議,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為適合自己課外閱讀。在一段時間后,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到講臺前將自己閱讀的故事與其他同學分享,并簡單地講解故事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靈感,為縮寫故事做鋪墊。最后,教師可以與學生一同對故事內容進行討論,如:“這些故事都有哪些相似之處?”“每個故事中都蘊含了哪些道理?”等,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能夠從更深層次探究閱讀內容,增強學生對故事的理解。最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對閱讀的故事進行縮寫,促進學生對閱讀知識的內化,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實現學生寫作質量的有效提升。
二、積累創作素材
寫作素材對寫作質量具有直接的影響,想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就需要提升學生創作素材的積累,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將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發現的優秀的詞句,寫作手法,以及獲得的閱讀心得等進行記錄,形成完備的可靠的閱讀積累筆記,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翻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到小學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習作:我的動物朋友”時,教師可以根據習作內容帶領學生閱讀,如:《昆蟲記》《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等書籍,并讓學生對文章中的精彩部分進行記錄,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對動物形態的認知,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課外書籍獲得寫作素材與靈感,進而提升學生的“習作:我的動物朋友”的寫作效果。
三、提升學生寫作的社會意識
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使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語文知識,但語文的功能性與人文性特點又決定了其對學生綜合素養與應用能力的影響作用。隨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語文教育已不僅僅是一門文化學科,更多的是肩負啟發學生的社會意識,培養學生思想與素質的任務。而課外閱讀的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則能夠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落實進程,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到小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習作:二十年后的家鄉”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詩歌《鄉愁》進行閱讀,并對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如:“”等,引發學生深層次地體會作者的情感,與作者建立起共鳴,增強學生對詩歌內涵的掌握,提高學生的社會意識,促進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建立。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二十年后的家鄉”的樣子進行想象,并與學生一同討論,如:“二十年后的家鄉的交通怎么樣?”“二十年后的家鄉與現在會有哪些不同?”等,鼓勵學生進行發言,提高寫作課堂的互動性,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進而實現課外閱讀對學生的寫作的有效作用。
四、豐富寫作方法
在以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課堂的主導位置,采用刻板的方式為學生講解寫作方法,鮮少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導致學生對教師傳授的內容并沒有真正的理解,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卻并不了解。長此以往,學生在枯燥乏味的寫作學習環境中,會逐步地喪失質疑的興趣,寫作逐步趨于模式化,沒有思想情感的表達,極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對此,在新型的教育環境中,教師應謹記前車之鑒,積極地進行教學模式創新,利用課外閱讀為學生講解寫作的手法,為學生創設靈活的自由的寫作課堂,使學生能夠在較為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掌握豐富的寫作知識,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在學習到小學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習作: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紅樓夢》進行閱讀,并讓學生對文章中描寫的亮點,如:黛玉葬花、王熙鳳出場、劉姥姥逛大觀園等,進行剖析,促進學生對寫作結構、手法、技巧的掌握,實現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目的。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是豐富小學生寫作素材的最佳途徑,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寫作習慣的養成等具有顯著的幫助作用。因此,教師應對小學語文作文中融入課外閱讀教學起到高度的重視,積極地嘗試新穎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寫作的社會意識,引導學生積累創作素材,豐富學生的寫作方法,逐步地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
參考文獻
[1]尚明玲.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華夏教師,2019(26):57.
[2]靳小強.略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新課程研究,2019(30):329.
[3]余彩輝.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J].學周刊,2020(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