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曉芳



【摘要】習作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村小學,很多初學英語的學生對英語寫作普遍存在畏難情緒、思維混亂不知從何處下筆。通過教學實踐探索,筆者發現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為農村小學英語習作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厘清寫作思路,搭建作文框架,有條不紊地完成作文。
【關鍵詞】思維導圖 ? 農村 ? 小學英語 ? 習作教學
小學生的英語作文普遍存在內容空洞、單詞量少、句子結構凌亂等問題。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給學生提供一種有效的習作方法,增強學生對英語習作的興趣,達到提高學生英語習作水平的目的,這無疑為農村小學破除英語習作教學困境打開了一扇希望之窗。
一、農村小學英語習作教學現狀
農村的教育基礎薄弱,學生的知識面狹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發展不平衡,英語習作水平普遍偏低。教師的常用手段是出示范文,讓學生試著背誦出來,然后布置習作任務,最后交上來的作文樣式千篇一律,這種教學方式疏忽了對學生習作整體性和結構性的指導,難以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思維導圖的概念及理論支撐
思維導圖是一種基于放射性思維的有效圖形工具,通過一幅幅形象的“圖”直觀呈現人類大腦的放射性思維過程,使大腦的思維可視化。學生以現有知識為基礎,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擴展思維,搜尋存在于大腦記憶中的相關問題,對所學知識加以整理,建立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并且加以思考,可以清晰有效地呈現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系,有助于提高寫作能力。
三、實例操作
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My ?seasons為實例,分享一個利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的例子。
步曲一:傘柄(主心骨)——理清思路
在開始習作前,首先要確定主題,也就是思維導圖中所提到的“中心點”。在確定一個中心詞后,老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圍繞中心詞自由想象,并以關鍵詞的形式記錄相關要點,盡可能的羅列出自己所想到的內容。
在確立了習作主題“我的四季”后,我引導學生將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寫下來。學生的興致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就連平時不喜歡作文的孩子都在熱烈討論著自己四季中所見到的景色。我順勢而為,讓學生討論他們所寫、所畫的季節性特征。下圖是學生畫的思維導圖:
步曲二:傘骨(支撐整個傘面)——擴充內容
在確定關鍵點后,圍繞關鍵點進行延伸和擴展,根據先易后難的教學順序,從詞與詞組入手,以簡單句的構成作為造句能力訓練的起點,讓學生的文章骨架逐步豐滿起來。我讓學生把這一習作主題用顯眼的顏色或者線條圈起,以示突出。學生也會圍繞季節的特點寫出季節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活動,我再給學生講解一地域的季節特征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色,如:秋天,一陣陣秋風吹來,樹葉落了,小朋友們在廣場上放風箏、撿樹葉等等,這樣寫出來的四季更貼近實際。于是就有了如下學生的作品:
步曲三:傘面(負責遮陽擋雨)——完成細節
在學生畫好思維導圖之后,我讓他們輪流到講臺上用投影儀展示出來,并分享自己的寫作構思。這個環節有兩個好處:一是學生在講述思維導圖的同時也是整理寫作思路、組織語言的過程,在能夠講得流利的同時,寫作時自然也就流暢了;二是可以讓班上其他學生借鑒,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補充拓展。下圖是其中一位學生畫的思維導圖:
步曲四:傘套(負責收納)——嘗試完成習作
分享過后,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進行寫作了。因為一節課的時間有限,不能追求速度和篇幅的完整而讓學生直接成文,讓學生先構建作文框架,完成寫作中最主要的部分,或者圍繞某一特點寫清楚,課后繼續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提取出不同層面的信息,由結構到句型,再到有可能會用到的單詞,一步一步地充實所需素材,再給文段加上開頭和結尾,進一步美化句子,優化作文的整體編排,經過這一系列步驟,一篇文章方算大功告成。下面摘錄了我教過的五年級某個學生按照自己畫的思維導圖寫出來的作文:
My Seasons
We hav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In spring, the weather is warm, I can go hiking with my family .Summer is hot,I often go swimming. I can also eat an ice-cream.In autumn,I can pick up leaves and fly kites. Winter is cold, we can play with snow and make a snowman, skate and ski. I love seasons. I love the nature.
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無論從文章整體構思還是從遣詞造句來看,學生的習作水平都比以前提高了一個層次,不會再出現像以前由于思路混亂而進行詞句堆砌的情況了。
四、實踐反思
將思維導圖方法巧妙地運用到英文作文教學中去,能幫助學生搭好習作架構,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關鍵知識點之間的連接上,學生普遍認為思維導圖直觀、醒目,有助于理解文章內容、記憶和學習其中的詞語和句型、了解文章的篇章結構,有利于寫作思維能力的培養。
反思運用思維導圖方法進行英語習作教學的實踐過程,我認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切勿重畫圖,輕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不能一味追求圖形的美觀,更重要的是學會提煉關鍵詞,注重內容的條理性和關聯性,簡潔明了地構建出習作的行文結構。
(二)切勿過度使用,把握尺度。教師要合理運用思維導圖,不能任何話題都依托思維導圖來具體化過程,應該融會貫通各種教學策略,切實提高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
總之,在英語寫作中巧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厘清寫作的邏輯思維,緩解小學生在英語作文時的茫然和煩躁狀態,在增強記憶功能的同時,形成清晰的寫作思路,寫起文章來自然水到渠成,教師的教學脈絡也更清晰,實現了知識體系的規整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吉桂鳳.2015.2.《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博贊.2009a.思維導圖[M].葉剛,譯.北京:中信出版社.
[3]邱雯婷,馮維《論建構主意學習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第05期
[4]王俊.《巧用思維導圖,促進小學高年級英語作文教學》.師道2014年第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