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博
摘 ?要:小學作為學生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初步建立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時期,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級管理得好,班級氛圍優良,學生擁有一個溫馨進步的學習環境,會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小學班主任要重視班級的管理工作,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善于思考,探索出有效的管理辦法和管理模式,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推動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文結合筆者班主任工作實踐中的思考和反思,簡單分析了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育;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
班集體是學生進行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在這個集體中學習和成長,另一方面有助于集體觀念和團隊合作意識的養成。小學班主任作為教師在承擔相應的教學任務的同時,身上還承擔著組織班級活動、構建良好班風的重責大任。另一方面,小學階段是學生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要著重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健康均衡發展,這其中班主任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班主任要利用好各種資源調動班級氛圍,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全方位健康發展。
一、立班規——是前提
在班級管理中,如果沒有合理的成文規章和制度,完全依靠學生的自覺和教師的規范是不可能的。小學階段的學生還不成熟,還不能很好地區分是非對錯,因此,班主任應該通過制定規章制度,約束孩子們的行為,告訴他們哪些行為是正確的、是可以進行的,哪些是堅決不可以的。同時,在制定的過程中,要立足于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性格心理特點,制定出富有班級特色的規章條例。首先,規章制度要明確這些規則的適用范圍和使用人群,要針對班級中具體面臨的問題進行設計。同時,考慮到小學生年紀較小,理解能力相對不高的情況下,在規則設計的時候要盡可能讓他們理解。其次,班主任要對觸犯規則后的懲罰措施和懲罰程度有所控制。舉例來說,處罰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孩子時,就可以用表演節目來代替體罰,一方面達到了懲罰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會太過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最后,想要讓學生主動關心集體的發展,就要引導學生學會關心班集體的成員。不支持學生“打小報告”來監督別的學生的行為,因為打“小報告”只能讓同學們之間發生矛盾。當有同學犯規后,學生可以根據規則提醒這個同學,這樣漸漸地同學們之間也學會了相互關心,這不僅提高了上課效率,更增進了他們的友誼。
二、建隊伍——是關鍵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管理隊伍的建設,班干部在班級中的作用僅次于教師。教師在選擇班干部的過程中應該本著民主、平等、公正、公開的原則,鼓勵全部學生參加投票競爭選舉。在形成一套班級管理班子以后,要經常與班干部成員進行深層次地了解和談話,熟悉他們的性格特征、服務態度和管理能力,根據他們的特質進行職責的分配和具體管理,做到知人善任。與此同時,教師要給予班干部們充分的信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給予他們高度的支持。讓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能夠更加自主的進行工作,進而能夠熱愛班級管理的過程,發揮自己的光和熱,主動發現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問題,不斷優化班級氛圍建設。
三、尊差異——是重點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情緒心態各方面發展的重要階段,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注意觀察學生內心動態和情緒的變化。學生的成績和學習情況與情緒息息相關,對于退步的學生找到內在情緒深層原因,對癥下藥,對于進步的學生則要給予鼓勵和獎勵。班主任要做到充分了解孩子們的個性和優點,這就要求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多與學生溝通。對于不自信的學生,應指導學生向成績好的同學請教,不要一遇到挫折就放棄,在不斷的努力下,學習成績就會有所提高。
四、做榜樣——是核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班主任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目的。在言談舉止上為學生做好榜樣,使得學生能夠從班主任身上認識到,什么是正確的道德品行和社會規范。例如在課堂上充滿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展現自己敬業的一面。教育學生以寬容的心態看待世界,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自身的大度,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學生的觀念和品行極易受到班主任的影響,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有“生活即學習”的教育理論,在長期生活相處教育中,教師的思想意識將在學生身上得到明顯深刻的體現。那么在班級中,班主任首先要做到遵守規則、傳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等,成為學生的榜樣。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關鍵人物,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班級建設,維護大家共同建設的成果。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首先制定規章制度,打造班級管理隊伍,在管理過程中尊重學生差異,讓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榜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生活,促進學生的全方位良好成長。
參考文獻:
[1]國魁.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中外企業家,2020(08):173.
[2]陳雪.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研究[J].才智,20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