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雷 張軍勝


摘 要:隨著以“慕課”為代表的數字化教育變革在高校的推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迅速走進了大中小學的課堂。本文研究了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怎樣構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型,結合具體課程設計了學習任務單,并研究了如何利用現有資源進行翻轉課堂設計。
關鍵詞:慕課;翻轉課堂;電子商務專業;課堂設計
以“慕課”為代表的數字化教育變革在高校的推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迅速走進了大中小學的課堂,于是本人開始探索一條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多種媒體組合,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問題,提高課堂效率,改變教學方法,具體來說,主要分析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習特點,結合翻轉課堂,提出一種結合互聯網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新模式,從而運用新模式來實現電子商務專業化教育和提升教學效果。
一、研究內容
對于電子商務專業這門課的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與電子商務專業相關的一些理論,更要求學生能夠熟練地操作一些企業的基礎電子商務業務。本項目主要分析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習特點,結合翻轉課堂,提出一種結合互聯網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新模式,從而運用新模式來實現電子商務專業化教育和提升教學效果,研究內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構建系統完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
構建系統完備的電子商務專業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是保證該教學模式能夠科學有效應用的必要方法。完善而系統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包含以下內容:課程的開發,也就是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根據所教的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做好課前準備,提前準備學生上課所需的資料;課前預習活動,教師課前組織學生進行教學預習工作,然后關于教學內容進行探討和交流;課后評測工作,通過測評學生的學習情況,確保教學效果;教學反饋,不斷總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經驗,積累一些比較好的教學方法,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應用在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工作中。
(二)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內容和使用
教師在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中,“學習任務單”是幫助學生在課前明確自主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方法的指南。教師所布置的任務是學生在課前提前預習并且能夠掌握的內容,讓學生正確學會和掌握學習內容,學習任務單的設計格式、難易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自學效果,教師對學習任務單反饋的問題的處理方式更會影響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學習任務單是翻轉課堂效果的堅實基礎。
(三)充分整合與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大數據時代中,怎樣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考慮的問題。教師應當學會運用互聯網帶來的機遇,為學生提供一些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習材料。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電子商務專業的教育教學時間、地點限制,使學生能在課前預習還能課后交流。老師引導學生利用交流工具進行溝通,在大數據時代更好地將技術產物應用于學習和生活。
二、教學實踐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型
我們借鑒眾多學者的觀點,結合我們的教學需求以及學習者特征,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圖。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由五個環節組成:
1、課程開發: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把握,選取能夠制作視頻的內容,也可以利用網絡中現有的視頻。制作視頻時,視頻內容一般不要超過15分鐘,因為視頻時間太長,學生容易產生疲勞感,注意力下降。最好將視頻已推送的方式發放給學生,通知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學習視頻,完成任務單中的內容,實現學生課前自主學習。
2、自主學習:教師在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中,“學習任務單”是幫助學生在課前明確自主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方法的指南,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3、課堂活動:在把教學內容通過課前發布給學生后,學生利用課前時間進行觀看、學習,那么在課堂上,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知識積累來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活動,此時便是學生對知識進行內化吸收的過程。教師應事先收集學生在課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錯誤,然后確定本節課的內容和安排。課堂上可以采用探究式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討論的學習等。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引導學生開展課堂發言和問題討論,保證學生的活動不能偏離教學內容,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和創新性思路。
4、學習測評: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需要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評測,一邊反映出學生在各個階段的學習效果。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習評測更注重的是過程性評價,可以從課前學習、課堂學習、課后學習等方面進行綜合公允的評價。
5、研討反思: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對教學計劃和教學安排繼續驗證,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同時也能夠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在反思過程中,教師對自己和學生進行審視和分析,就會發現教學中還有許多做的不好的地方,如:課前視頻內容不夠簡潔、課堂討論的問題深度不夠、課后作業過于簡單等。通過這樣反思,教師在后續的教學中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改進和完善,是教學效果有一個更好的提升。
(二)各種教學資源的整合
將翻轉課堂理念引入電子商務專業課堂教學的前提是建立一個完善的網絡學習平臺,這是翻轉課堂所必須的硬件保障。平臺上不但能發布視頻資源、文本資源、還要提供完善的答疑、練習、測試等功能。通過項目的實施,課題組借助藍墨云班、爾雅網絡通識課程等網絡教學平臺,使翻轉課堂得以有序運行,使得教師整體信息化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1、藍墨云班課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
藍墨云班課是一款課堂互動應用工具,提供課堂簽到、課堂討論、課堂測試等多種互動功能。該應用分為手機端和網頁端,教師可以利用手機組織。下文給出藍墨云班課的使用過程:
1)教師課前準備:教師課前在藍墨云班課官網進行注冊,登錄,并完成相關課程的創建以及班級的申請。申請完班級,教師會得到一個班級代碼,教師將給班級代碼分享給學生,學生根據這個班級代碼可以加入教師創建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在云班課資源課中上傳教學中可以用到的的各種材料。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安排教學內容。藍墨云班課提供了課堂簽到、投票問卷、頭腦風暴、答疑活動、測試活動、作業布置、課堂表現、資源等功能。然后,教師根據課程安排創建各種活動。
2)課堂教學:完成課堂簽到,課堂簽到改變了傳統課堂的點名方式,學生根據教師課堂上給出的手勢完成了簽到,不但節省點名時間,而且增加了上課的趣味性。其次,教師在講解完某個知識點后,可以利用“搖一搖”功能進行隨機提問,“搖一搖”是手機常用功能,利用這種方式學生會感到很有趣,增加了課堂的活躍度。
3)課后作業:教師在課后利用這個軟件進行布置作業,學生可以在手機上交作業,老師也可以在這上面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非常的便捷。
4)考核評價:在云班課堂上,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考勤簽到情況、參與課堂討論的情況、提出問題的情況、完成課堂測驗的情況等都能快速統計,老師可以以量化的形式公平地給出每個學生的成績。
2、爾雅網絡教學平臺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
教師用爾雅網絡課開展教學的八個必要步驟主要包括:
1、導入學生。將學生信息導入指定課程下,學生即可開始學習。操作路徑:課程教師管理頁面→設置→學生管理。
2、設置課程考核標準。根據教學需要靈活設置該課程的考核項目及所占比重。操作路徑:課程教師管理頁面→統計→課程管理→權重設置。
3、發布作業。進行發布和批閱作業的操作。操作路徑:課程教師管理頁面→作業→新建作業。
4、參與討論。參與到課程討論中,并回復學生的提問。 操作路徑:課程教師管理頁面→討論→發起/回復。
5、發布考試。發布考試題目及設置相應內容。操作路徑:課程教師管理頁面→考試→發起考試。
6、查看統計。了解該門課程的任務點情況、學生的學習情況、作業和考試情況及綜合成績情況等。操作路徑:課程教師管理頁面→統計→任務點/學生/作業/考試/訪問/高級統計。
7、導出成績。導出學生考試成績及綜合成績。考試成績導出路徑:課程教師管理頁面→考試→查看→導出成績。綜合成績導出路徑:課程教師管理頁面→統計→高級統計→一鍵導出。
8、歸檔課程/班級。為方便管理,在課程結束或學期結束后,對班級和課程進行歸檔的操作。歸檔課程操作路徑:教學空間頁面→課程圖片右上角“歸檔”。歸檔班級操作路徑:課程教師管理頁面→設置→班級“歸檔”。
三、總結
本人經過近一年的研究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翻轉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復雜性和系統性,加之本人自身對翻轉課堂認識的局限性,此研究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待深入研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角色發生了重大轉變,這就不僅要求教師不但能掌握相應的計算機技術,比如錄制視頻技術,同時還對視頻進行處理,使得視頻結構合理、調理清楚,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還有考慮將動畫等內容加入視頻中,增強互動性和交互性。這些都是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需要具備的技能。同時,教師在課堂上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要求教師具有較好的課堂駕馭能力,能夠把握課堂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郝賢云, 仇昱.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 無線互聯科技, 2017.
[2] 鄭君芳, 賀俊崎. “微課”與“翻轉課堂”應用于生物化學教學的初步探析[J]. 繼續醫學教育, 2014(11):71-73.
[3] 陳君芬.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中職《基礎會計》實訓課為例[J]. 財經界(學術版), 2017(09):94.
[4] 李春梅, 任麗平, 范超,等. 基于翻轉課堂的會計實訓課教學模式[J]. 管理觀察, 2017(33):145-146.
[5] 王慧玲, 周彬, 劉華,等. 基于數字化校園網絡教學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18(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