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新的發展模式,校園合作形式可以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方向,也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
關鍵詞:職業教育,學前教育,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的來源與政策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教育和人才改革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產教融合己成為近年來促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發展,加強創新型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方針,是統籌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
我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校企合作狀況:
濰坊市工程技師學院商務系學前教育專業成立于2012年,現如今已有8年的發展歷史。畢業生技能強,到幼兒園馬上能頂崗。獲得社會廣泛好評。成為學院的拳頭專業,在同類學校中處于領先地位。
目前,商務系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逐年修訂,趨于成熟。課程教改方案非常扎實。學前教育專業在校生897人,其中“三、二連讀”專業學生331人。學校先后為社會培養了 1000多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多次參加地區各類比賽,獲得優異成績。
學前教育專業有四間琴房和音樂教室,舞蹈室兩個。繪畫教室兩個。為學前教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商務系學前教育專業在教學中始終重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這些年他們陸續與大風車幼兒園、紡織廠幼兒園、小哈佛幼兒園、小神龍幼兒園、明德幼兒園、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
一、“產教融合,校園合作”的培養模式的意義:
可以培養學生扎實的基本功,又能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提前培養學生適應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能力,為日后學生的專業發展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學校和幼兒園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切實提高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技能型、特色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1.方面“產教融合,校園合作”培養模式,讓學生首次參與幼兒園的教學、生活、上課等流程,讓她們對幼教職業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提前熟知幼兒園老師的職業要求和規范。
2.“產教融合,校園合作”培養模式可以在合作的過程中,聽取幼兒園專業人士對人才培養方案的意見和建議。把這些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到課改中來。讓專業課程設置更為合理和精準。
3.“產教融合,校園合作”培養模式,可以讓我校學前教育專業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到合作幼兒園進行實踐鍛煉,既能豐富教師的專業基礎理論,又能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實踐能力。
4.“產教融合,校園合作”培養模式讓學生對幼兒園的管理和教學有了親身體驗,更大程度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他們的專業技能的提高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梢宰罱嚯x的和幼兒園的師生親密接觸,彼此拉近了感情,促進了就業率的提升。
二、產教融合在教學上的改革
1.學校和園所開啟了“雙課堂模式”。專業教學與學生實踐融入一體,開辟職業教育學校理論課堂與幼兒園實踐課堂互動的雙課堂教學模式,真正體現“做中教、做中學,做中促發展”的新課程理念。
2.師資融合。讓園所老師到學院上課,實現交叉任職。聘請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來校擔任相關實踐課程教師,學院的專業課教師也利用暑假到各大幼兒園實踐教學,以獲得最新的學前教育信息新動向,進一步實現校園師資融合。
3.開展講座,取長補短。學院不定期邀請各類學前教育專家來開展講座。
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德育管理
1.每個學生都建有成長檔案”。學生的上課、參加的各類文體活動都會形成過程資料?;顒舆^程中有計劃和照片。結束時會有總結和心得。
2.充分發揮學生會干部的作用。讓學生管理學生是商務系多年來的優良傳統。培養優秀的學生會干部,讓她們在各類活動中發揮出自我管理和教育的高水平。
3.開展學院、幼兒園、家長三方共管模式,商務系定期召開三方交流會,匯報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根據幼兒園和家長要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
四、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施模式
建立學前教育專家小組。聘請優秀的幼兒園園長和一線骨干教師組成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通過每年定期召開研討會,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監督和管理。
1.打造合適的校外實訓基地
首先在合作的幼兒園中,選出一家幼兒園進行試點。然后開展校園合作,產教融合新模式。同時,該幼兒園作為我們的實訓場地。當前,學前教育產業聯盟集團己成為一種新風向。有自己獨立品牌的學前教育集團,集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學前教育機構品牌策劃、早期教育機構、幼兒園、兒童藝術培訓、家庭育嬰服務等為一體的產教結合鏈,真正成為“產教融合、校園合作”改革的先行兵。
2.邀請專家做評價。
每學年邀請學前教育專家,各幼兒園對產教融合校園共建做一次效能評價。評價學生在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還有水平高低。學生在整個幼兒園實訓中的教學、活動頂崗中的情況。通過多元化評價來摸清學生的個體差異,對癥下藥、量身打造。共同督促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冬梅,羅詩文,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職教論壇》2014年35期。
[2]梁靜,戴曉琴,楊帆《職業院校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培養模式研究》, 《河南教育》2018年3期。
作者簡介:劉培民, (1966-).男,山東省濰坊市諸城人,漢族,高級講師,經濟學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