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將其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現階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時還存在一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師需要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確保這種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得以全面發揮。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問題分析;解決對策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背景下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可以強化學生的主觀合作意識,對于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有重要意義。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交流思想、交換意見,體會到探究性學習的樂趣。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之一。以下是筆者在初中數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相關分析。
一、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作用得不到體現
有些教師缺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正確認識,不知道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直接影響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有些教師將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完全交給學生,不注重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引導,影響了自身引導者作用的發揮。
2.學生課堂參與度不一
由于小組成員自身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的不同,他們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也不一樣。通常情況下,學習能力、接受能力較強,以及性格較為活躍的學生成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主力,而學習能力稍差、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會將自己的學習任務交由能力較強的學生完成,進而造成了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參與度不一的情況。
3.小組劃分方式不合理
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劃分不合理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在劃分學習小組時,有些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單純依靠座位順序或者成績排名劃分學習小組,難以體現學習小組劃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解決對策
1.明確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
有些教師對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地位認識不清,不能發揮引導者的作用。針對此問題需要進一步明確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促使教師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充分發揮引導作用。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教材”)八年級下冊“平行四邊形”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認真觀察教具,每個小組說出平行四邊形的一個性質,并將其匯總,構建起對平行四邊形性質的全新認識。教師也可以不斷變化平行四邊形,讓每個小組的學生思考平行四邊形各個邊和各個角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為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起到強有力的助推作用。
2.科學劃分小組,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確保學習小組劃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高效的合作學習小組能夠確保組內每名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因此,教師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性格特點,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重點等,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確保在科學分組的前提下,提升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與度。
例如,在教學教材九年級上冊“圓和圓的位置關系”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兩個圓形圖片,以小組為單位分析兩個圓之間的關系。第一小組構建出了兩個圓相切的關系,對比分析了內切和外切;第二小組構建出了兩個圓不相交的關系,對比分析了外離和內含;第三小組構建出了兩個圓相交的關系,對比分析了兩個圓的相交程度。借助以上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顯著提升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便于學生進行討論,提高教學質量。
3.布置合理的教學任務
教師要為每個小組布置合理的學習任務,確保所設計的學習內容可以體現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相互討論,分享彼此的經驗,主動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教材七年級上冊“幾何圖形”這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本章節的學習重點為學生布置小組學習任務。本章節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點、線、面、體的概念,并學會靈活運用。因此,教師在上課前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他們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將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等幾何圖形發放給每個學習小組,通過讓小組成員辨認幾何圖形,強化其對幾何圖形名稱的記憶。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促使學生集思廣益,加深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認識。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教師還可以讓每位小組成員借助矩形、直線等簡單的圖形創造出自己想要的圖形,并在組間分享,強化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將其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于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需要教師積極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周艷.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4).
[2]孟列香.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考試周刊,2019(38).
[3]王彥華.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祖國,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