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娟
摘要:現在我們非常注重傳統文化的教學,由于中國詩詞大會的影響,掀起了古詩詞學習的熱潮。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中,古詩詞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學習古詩詞,可陶7臺情操,吸取優秀傳統文化的養料,給他們的思緒插上翅膀,去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統編教材:古詩詞教學:義務教育
一、統編教材古詩詞的編排
現在統編教材的形式和人教版,有很多不同之處。在古詩詞編排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人教版的教材里面,注釋采用的是頁下注,不是很明顯。但是在統編教材里面,注釋放在了頁面的右側,和批注比較像,這種形式非常的人性化,方便查找注釋。在人教版的教材里面,課外誦讀的古詩詞下面會有幾行導入語,但是在統編教材里面,下面放的是賞析的短文,詳細的介紹了詩詞的有關內容。這樣給學生解釋的更清楚,降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出現障礙,而且還有一些方法和技巧,降低了難度,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有成就感。從整個內容上來看,統編教材里面的思考題,注重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學生的個人情感。單元編排也更加合理,題材選擇的比較廣泛。
二、古詩詞教學活動的現狀分析
1.形式和內容是分開的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些老師在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的方法不合適,純粹的給學生翻譯古詩詞,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內容和形式是分裂開來的。老師過分的去關注古詩詞里面寫的是什么,而忽視了告訴學生怎樣寫的。老師給學生分析講解詩詞大意,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審美,忽視了讓學生在詩詞閱讀的過程中得到獨特的感受。
2.整體和局部沒有聯系起來
從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角度去看,一些學生是為了考試而背誦古詩詞,如果考察的方式改變一下,那么學生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這說明學生學習古詩詞是非常機械的,而不是真正的理解和欣賞。這樣學習古詩詞的方式是非常功利性的,沒有把整體和局部聯系起來。這種學習方式之下,學生沒有達到真正的欣賞和理解,學生感受不到整個古詩詞所體現出來的內涵。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容易給學生概括出整篇古詩詞的思想,卻沒有在細節上進行落實,另外老師給學生講解個別字詞的意思,卻沒有把握整體古詩詞的意境。
3.教學設計沒有考慮到學生情感
在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常常忽略把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古詩詞聯系起來,忽略學生取得個性的體驗。古詩詞里面的語言和現在的語言差距非常大,所以教學的過程中會遇到一系列的困難。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在古詩詞中里面包含的是愛國,友情,積極進取等等這些思想,而這也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話題。站在這一個角度考慮,古詩詞離我們又是非常近的。比如說,古人描寫失意落寞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我們和詩人沒有處在同一個時期,沒有同樣的經歷,但是每一個人都有心情低落的時候。如果是我們會用什么樣的語言來描述呢?利用這樣的方式,學生便容易走進古詩詞的世界。
三、提升古詩詞多文本教學效果的策略
多文本閱讀,指的是老師和學生根據一個或者是幾個議題去選擇適合的一組文章,然后大家一起閱讀建構形成共識。
1.提升趣味性
學生對于具有故事性的作品比較感興趣,老師在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打破古詩詞高高在上的感覺。讓古詩詞更加接地氣,和學生的生活取得聯系。采用豐富多彩的方式,把古詩詞教學的形式和內容結合起來。比如說有的老師以描寫對象,作為切入點,從寫兒童的角度入手,在牧童教學的過程中,給同學們講了這個活潑的兒童,以及作者對這個兒童喜愛的感情。然后老師再引導學生找到自己學的古詩詞里面描寫兒童的例子,有池上以及清平樂村居等等,展開多文本教學。
2.有效擴展內容
在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給學生去擴展內容,根據不同的古詩詞的特點,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說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季節為主題,去開展吟誦活動,在春天,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去郊外去公園,讓學生感受古人描寫春天的詩詞。利用這種方式,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懂得了古詩詞的意境。比如說,把古詩詞和傳統文化結合起來也,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為主題開展吟誦活動,既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美,又能夠把古詩詞教學和傳統文化教育結合起來。在古詩詞中,有很多是描寫意境的。老師可從創造到孤獨這一個意境出發,引導學生觀察江雪以及獨坐敬亭山這兩首古詩的相同點。然后給同學們找到學習和研究的通道。圍繞孤獨,抓住關鍵詞,再引入孤雁,月下獨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等這幾首古詩,感受這幾首古詩里面描寫的孤獨是什么樣的。讓同學們感受到古詩里面的孤獨是作者很獨特的一種體驗,在孤獨里面,包含著作者創造的意境,是一個情感的符號。
3.注重學生的生成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主動去學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生成性的學習可以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深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去提升學生自我效能。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注重讓學生參與進來,體現出學生和作者的對話,讓學生真正的去感受到古詩詞里面的韻味,真正的走進古詩詞的世界。老師可以圍繞著杜甫的詩,給同學們做對比。杜甫一生都在為國家的設計擔憂,為此他的很多詩都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志向,比如說,登高,登樓望月,登岳陽樓等等。從這幾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雖然杜甫身在亂世,但是他仍然擔心國家社稷。以此議題教學,可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和作者產生情感上面的共鳴。
四、結論
綜上所述,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審美至關重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法,讓學生覺得古詩詞和自己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真正的把古詩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體會到古詩詞創造的意境,在無形中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