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摘要:“人文關懷”指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心理疏導”指通過言語的溝通技巧進行“梳理、引導、泄壓”,改變個體的自我認知,從而提高其行為能力和改善自我發展的心理引導和疏泄方法。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企業部分員工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思考問題的角度發生一些變化,加之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壓力,由此滋生了一些不良心理和負面情緒,給企業的政治思想工作帶來較大挑戰。因此,做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主動關心員工身心健康,營造和諧穩定氛圍,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證。
關鍵詞: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探索
一、影響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鑒于行業工作性質,家庭責任難以兼顧
由于從事行業的工作性質,企業部分員工需要經常出差到外地工作,因此無法很好照顧家庭,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問題難以兼顧,員工對家庭會產生負疚心理。少數員工的家庭出現了一些矛盾,使得員工加重了心理負擔。
(二)工作標準不斷提高,工作壓力有所加大
隨著科研技術的不斷發展,施工現場新工藝的不斷更新應用,工作效率顯著加快,使得企業員工勞動強度有所加大。同時企業管理水平持續提升,現場施工數字化、網絡化的不斷應用,對員工的工作能力要求更高。為了保證施工現場安全質量,工作標準日益提高,員工應承擔相應的工作責任,工作壓力隨之加大。
(三)員工生活壓力加大,心理出現焦慮情緒
近年來,企業受行業大環境的影響,生產經營遇到一些困難,員工收入受到一定影響。部分中青年員工面臨購房、還貸、子女教育等多重生活壓力,對收入的期待值較高,因為近幾年企業效益的原因,造成員工出現心理落差和焦慮情緒,甚至個別員工產生了辭職的想法。
二、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重要性
人文關懷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概念,人文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極為豐富內涵同時又很難進行準確表達的概念。在對人文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人文與人的尊嚴以及人的價值,還有人的個性理想等多個方面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人文與人的生存以及人的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關聯。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生存狀況進行關懷,同時對人的尊嚴以及人性等各個方面的具體條件進行肯定。同時也是對人類的進一步解放,并且幫助人類對自由進行追求。人們關懷就是要做到對人的尊重以及愛護和關心。進行心理疏導主要是運用認知心理學以及以人為本的心理學思想為主要的理論,通過進行語言的溝通對人進行疏導以及泄壓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的改變人對自我的認知,同時也能夠提高人的行為能力以及不斷改善自我發展的心理引導。不斷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企業員工能夠實現和諧相處,并且維持員工隊伍不斷穩定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企業如果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構建更加和諧的工作集體,并且維持工作人員穩定工作。廣大的員工是企業發展的主體部分,也是構成企業和諧的主要力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人文關懷以及心理疏導的作用,并且對員工的身心健康給予高度重視,從各個方面減少工作人員面臨的工作壓力,解決工作人員的憂愁,激發工作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夠打造具有活力和充滿積極性的隊伍,也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三、做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實踐與探索
(一)建好“三大陣地”,引導員工樂觀向上
企業要切實發揮黨建工作優勢,建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陣地,即:輿論陣地、組織陣地、活動陣地。輿論陣地包括企業微信平臺、網絡學習平臺、形勢宣傳展板、企業內部刊物等,向員工宣講國家方針政策、行業發展走勢、企業生產經營現狀和目標任務等,對員工充分進行形勢任務教育,增強員工責任意識,樹立“我和企業共進退”的理念,讓員工懂得“只有公司發展好了,才有自己更好的發展”。組織陣地是指企業黨組織通過開展一人一事思想工作、黨員群眾結對幫扶、四必訪五必談、走訪慰問等工作,加強對員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幫助員工解決工作、家庭方面的具體困難,讓員工感受組織的溫暖。活動陣地主要是指企業的工團活動,組織開展一些有利于員工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比如文藝表演、主題演講、辯論賽、健步走、乒乓球、釣魚等小型化活動,同時結合EAP活動舒緩員工工作生活壓力,營造企業健康和諧氛圍。通過建好三大陣地,大力弘揚正能量,正面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
(二)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增強員工歸屬感
做好人文關懷就需要企業的每一個經營以及管理的環節,都需要得到全方面的貫徹和落實。在進行制度制定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基本理念,同時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對工作人員的實際情況以及制度執行的狀況進行充分考慮。我們首先要以員工為主要思考對象制定更加科學,并且具有較高可行性的操作流程以及規章制度。同時我們還可以建立更加科學和合理的反饋體系。不斷完善企業員工收入激勵機制,向工作條件艱苦、生產任務繁重、工作業績優良的基層員工加大傾斜力度,激發員工工作主動性、積極性。
四、做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應注意的問題
對于任何企業來說,無條件滿足員工的需求是不切實際的,必須在相關政策法規的框架內,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通過相關制度加以約束和限制,才能保證企業健康發展。在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時,應加強對相關政策法規、企業實際情況的宣傳和灌輸,在傾聽、解決員工實際困難的同時,對員工從政策法規、企業發展等層面進行正確的引導,合理、合情、合法、合規的開展工作。
五、結束語
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主體對象就是工作人員,所以在進行疏導和關懷的過程中,我們要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引導,同時運用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充分地運用在企業的思政工作中。思政人員需要對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的行為表現進行高度關注。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斷降低工作人員所承受的工作壓力,并且重視員工的全方面發展。這樣才能夠不斷激發出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保證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再超.企業員工心理疏導實施途徑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4 (16).
[2]李莎,劉耀中.企業員工心理彈性與工作倦怠的關系[J].經營與管理,2011 (11).
[3]鄒彩芹.淺議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J].當代電力文化,2014 (07).
[4]吳建華.新形勢下工會加強員工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