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
摘 要:教學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課程的改革,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已越來越廣泛地被教師采納。文章提出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提高思維導圖的應用及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以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地理思維,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0-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0.030
一、地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必要性
(一)適應初中生的思維特性
初中生的思維正處于建設性階段,教師在初中教學中適當地引導和教育,能夠提高初中生思維的可塑性,幫助初中生提高思維能力。地理作為一門涵蓋時間、空間等各個方面的學科,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科,需要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地理知識的任務。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框架結構工具,在幫助學生搭建思維邏輯框架方面具有與不可比擬的優勢,將思維導圖成功地應用到初中地理教學中,不僅可以培養初中生的地理邏輯能力,還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初中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一方面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順暢度,另一方面可以打開地理學習的思維,深層次地掌握地理知識。
(二)適應地理學科的復雜特點
地理學科的知識是比較復雜和豐富的,地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包括自然現象、人文要素等多種類型,具有綜合性、復雜性等特點。在初中地理教學工作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于理解與背誦,使初中生對學習地理產生了一些抵觸情緒。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適應初中地理教學,幫助和培養初中生學習地理的綜合分析能力,將復雜、抽象的地理知識通過導圖的形式展現出來,有利于初中生全面地梳理、記憶地理知識。
二、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優勢
(一)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成效性
教師要科學地運用傳播知識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初中生能夠主動獲取知識。廣泛、合理的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是教師幫助初中生進行地理知識全面構建的有效形式。初中生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不僅能夠針對地理學科樹立一個整體、全面的概念,還能夠梳理地理知識點,對地理知識進行科學的探究,將地理知識進行擴展和延伸,探索更加豐富的地理世界。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初中生應用思維導圖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點撥,有利于初中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構建知識結構,在加深知識記憶的基礎上提高分析能力,進而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可操作性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地理教師更加靈活地開展課堂教學工作,從而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可操作性,避免初中生對學習地理產生厭倦。一方面,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的應用融入板書設計當中,使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強地理知識的邏輯能力,更好地梳理課堂知識點。另一方面,初中地理教師可以要求初中生利用思維導圖做隨堂筆記,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再有,初中地理教師可以設置地理思維導圖填空題,使初中生進一步增強地理知識的記憶。最后,初中地理教師可以要求初中生進行小組合作與討論,繪制地理思維導圖以提高學習效率。
(三)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延伸性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成功地應用思維導圖模式進行教學,可以使初中生在充分了解思維導圖優點的基礎上,成功地將思維導圖模式自主地應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形成良性循環。例如,利用思維導圖模式繪制數學解題步驟,利用思維導圖模式繪制語文古詩詞知識點等。地理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到其他學科,使學生發現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在各科知識的學習中都取得一定的進步。
三、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提高思維導圖應用的措施
(一)培養地理思維
思維導圖的形式豐富多樣,有集合模式、樹形模式、網狀模式等,但是所有形式的思維導圖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綜合思維能力、關聯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重點和難點知識的拓展。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地理知識的串聯講解十分必要,地理教師需在講解過程中構建清晰的、涵蓋不同章節內容的地理知識框架,并對其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深入、詳細的講解,使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過程中抓住學習重點。
第一,提高地理綜合性思維。學生對所學地理知識作出整體性的處理和分析,挖掘地理知識的整體性特點,從而逐漸形成地理知識、結構等的綜合性思維。第二,提高關聯性思維。培養學生強大的知識記憶能力和知識搜索能力,能夠使學生在應用地理知識點時充分發揮聯想能力,聯想到所學的其他相關地理知識。第三,提高辯證性思維。學生在分析處理地理知識時,能夠從兩面或者多面分析,做到全面覆蓋不留死角。例如:在學習“七大洲、五大洋”的過程中,由于這些“洲、洋”的相關信息繁雜冗長,需要分開來細致講解,因此教師在課前可布置一項作業:讓每位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一張關于“七大洲、五大洋”的名稱、臨界點、所處地界等的有效信息,因為這些洲、洋之間的關系是非常明確的,且具有密切聯系,因此畫好思維導圖之后,教師可以將這兩大板塊的內容分開講,以免造成學生的視覺疲勞和記憶誤差。
(二)建立地理框架
地理學科涉及的層面比較寬泛,是初中生學習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所以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重要內容不能一帶而過,難以理解的內容也不能直接忽略。 例如:在討論澳大利亞相關地理知識時,教師的教學重點不應只停留在單純地介紹澳大利亞這個國家上,應深入挖掘澳大利亞被賦予這兩大美稱的具體原因。作為“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養羊數量竟達 1.6至 1.7億只,是名副其實的羊毛出口國;作為“礦車上的國家”,因其自然物產資源極其豐富,礦物質積累量給澳大利亞人民和全世界帶來了豐富的財富。為向學生輸送更多關于澳大利亞的信息,教師必須拓寬知識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利用思維導圖法將這些相關知識串聯起來,抓住原因、措施、要求等基本要素,在黑板上呈現出一幅思維導圖,清晰地在學生腦海中刻下有關的印象。
(三)做好課前、課中、課后工作
1.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做好地理課程的預習。初中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工作,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利于在地理課堂上能緊跟教師的教學節奏,加深對地理知識點的理解、記憶、掌握和運用。但在實際學習中,初中生能夠完成課前預習工作的人數較少,主要原因是初中生沒有強烈的學習主動性,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點了解程度較低。如果學生應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地理課程的預習工作,會產生良好的預習效果。首先,初中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地理課程的預習更加自由和便利,在對所學知識點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能夠促進地理知識點的遷移,從而使初中生對地理的學習更加全面、深刻。其次,初中生充分地使用思維導圖模式進行地理課程預習工作,可以全面、整體地掌握地理的知識內容,充分發揮思維導圖邏輯性強的優勢,有利于初中生緊跟地理教師的課堂講課節奏,有利于初中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地理教材各章節的知識點的聯系,提高地理學習的效率。例如,在學習中國地形的地理知識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預習,可以迅速找出重點內容,即中國的地形類型和地形特征,以此初步了解所學內容的概況。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進一步了解中國五種地形的概況、類型及分布,進而掌握中國的地形特征??傊踔猩鷪猿謶盟季S導圖的方式進行地理課程預習,可以大大提高其邏輯能力、聯想能力等。
2.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掌握課堂節奏,提高教學的效率。將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充分應用到初中地理教學工作中,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確定教學內容框架,把控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初中地理教學工作達到層次分明的效果,即初中地理教師能夠在教學工作中做到對重點知識充分講解,對教材內容的講解由淺入深,使初中生能夠熟練掌握地理知識原理和規律,提升學習地理知識的效果。例如,初中地理教師在講解中國氣候的知識時,可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模式確定課堂講解的大綱,引導初中生在理解氣溫和降水的季節變化及空間分布的基礎上,分析、掌握我國的氣候特征。思維導圖模式在初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有利于明確教師的教學思路,使初中生能夠充分掌握整體的地理知識網。
3.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做好地理課后的復習工作。初中生在利用預習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復習地理教師的課堂講授內容,形成自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最終繪制成課后思維導圖進行整體復習,不僅可以摒棄死記硬背的落后復習方式,還可以減輕課后復習的負擔,使復習內容清晰、明確,便于記憶和理解。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全過程中提高思維導圖模式的應用,能夠使傳統的地理教學方式發生重大的變革與創新,能夠在引導初中生主動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聯想能力、整體分析能力等,進而提高對初中地理知識的掌握、應用程度,思維導圖模式應用于初中地理教學工作中,無論對教師還是初中生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綜上所述,提高思維導圖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符合初中生的成長思維特性以及地理學科的復雜性學科特點,不僅能夠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成效,還能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可操作性和延伸性,幫助地理教師確定教學框架,抓住教學重點,幫助初中生梳理知識脈絡、提高分析能力。所以思維導圖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值得進一步的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鄭如意.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3).
[2]王春善.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9(5).
[3]肖琳.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實踐研究[J].成才之路,2019(35).
[4]單瑞.思維導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