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川
【摘要】近些年來,科學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我國社會信息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讓社會新聞和信息能夠通過互聯網在生活中進行高效、快速的傳播。在這個背景下,我們發現社會中出現了眾多威脅到小學生生命安全的事件,對我國社會的安穩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如何在小學《道德和法治》教學中加強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成為了重要的問題。本文從安全教育在小學《道德和法治》教學中的重要價值著手進行分析,探究小學《道德和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方式,有效提高我國小學生的安全教育程度。
【關鍵詞】小學生安全;道德與法治教學;安全教育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未來國家發展的主力軍和核心推動力,小學是國家未來人才培養的基礎階段。因此,構建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給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利的基礎條件,是我們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從小學生年齡和心理情況來看,在小學《道德和法治》的教學中加強小學生安全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任務,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具有建設性的意義。我們針對在小學《道德和法治》中如何加強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問題展開有效的探討。以下主要圍繞著安全教育在小學《道德和法治》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展開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一、安全教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價值
小學生的人身安全對于整個國家的發展意義非凡,是我國教育中一項主要內容。在小學《道德和法治》的教學中應當重視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充分認識到小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積極落實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在思想上給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在生活中提高小學生的危機意識和應對危險的能力,努力保障小學生的人身安全,是我國小學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實際上,對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只有讓小學生樹立了正確全面的安全意識,才能讓小學生及時地意識到生活中各種危險的存在,在教學中注重小學生應對各種危險的能力的提升,才能讓小學生面對危險時做到理智分析和思考,想出有效合理的解決方式,讓小學生充分認識到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充分保證自己的安全。在小學《道德和法治》的教學中重視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加安全教育內容,創新安全教育方式,對于提升我國小學生安全教育的水平和小學生應對危險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給我國小學教育提供了基礎條件,有利于小學生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方法
在明確了安全教育對于小學生和整個社會的重要性之后,我們進行一定的談論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加強小學《道德和法治》教學中安全教育的方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進行一定的安全演習,提高小學生安全意識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低和社會資歷尚淺的情況,對于安全缺乏相應的觀念和認識,這就體現出教育的重要性。在進行小學《道德和法治》教學時,可以通過適當的安全演習方式,這就要求小學教師提前采用適當的安全教育方式,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再通過安全演習來加深小學生們應對危險的方式的理解。在實際中,可以通過模擬火災逃生以及地震逃生的情景演習來提升小學生應對火災和地震的能力,要求學校提前做好逃生線路,將逃生的過程為學生們安排好,提前提出逃生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通過實際模擬來增強。
(二)充分了解學生需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小學生在較短的人生經歷中,由于經驗不足等原因,對于危險的理解少之又少。要想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首先就要了解到小學生的真實需求,充分結合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活潑愛動的性格特點對小學生的需求做到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對小學生進行家訪等方式,了解到學生的居住環境和家庭情況特點,查看小學生家中以及到學校的路途中有沒有存在一些潛在的危險,對小學生的安全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重視,對小學生去往學校以及居住環境中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和及時的提醒,真正確保小學生的安全。
(三)結合生活中的情況,提高小學生對于危險的防范意識
主要是要求小學生們對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和理性的分析與思考,有效地減少生活中危險事件的發生概率,提高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簡單地通過基礎的書本知識進行教學是十分空泛枯燥的教學方式,無法讓小學生提高學習興趣,也起不到較大的作用。只有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對教學中傳授給小學生的安全知識加以利用和分析,讓安全知識充分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才能有效地促進小學生對于安全防范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產生安全意識。例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中可以將生活中發生的兒童誘拐事件進行整理和提取,引入到課程教學中去,通過讓學生充分了解壞人誘拐兒童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壞人的特征等,增強小學生對于誘拐兒童的壞人的警惕性,并讓小學生們知道在面對誘拐兒童的壞人的時候應當如何進行自救,讓小學生明白在生活中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和陌生人接觸等問題的嚴重性,提升小學生的安全意識。
(四)增加師生之間的聯系,有效促進小學生安全教育
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增強師生之間的聯系和師生感情的建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在小學生《道德和法治》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努力提升和小學生們的感情,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容易,讓學生們能夠在和教師進行交流時敞開心扉。在《道德和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小學生的重要地位的塑造,讓小學生們充分意識到自身對于父母和家庭以及社會的重要價值,提升小學生的社會存在感和自我價值感,通過和小學生在生活中建立緊密的聯系和親密的感情,有效地促進《道德和法治》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提高小學安全教學效率。
(五)應用適當的實踐教學模式,加深小學生對于安全意識的理解
在我國新課改的要求中,實踐教學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道德和法治》教學中應用實踐教學方式有利于加深小學生對于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意識的理解。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將小學生們帶到學校附近的十字路口來進行交通安全的教學,讓學生們通過實際過馬路以及認識紅綠燈的方式掌握相應的交通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促進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
(六)創新安全教學方式,提高安全教育程度
在我國新課改的教學任務中,創新安全教學方式是目前極為重視的一項內容,通過安全教學方式的創新,提高學生們在《道德和法治》課堂中的活躍度和積極性,有利于《道德和法治》教學中安全教育的順利進行,有利于小學生們安全意識眼界的拓寬,從而進一步地提高小學生整體安全意識水平。
三、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在小學生《道德和法治》教學中對于小學生安全教育的程度還不夠,在未來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教育中我們應當極度重視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問題,給我國小學生的安全環境提供相應的保障,讓小學生們在教育中充分認識到自身安全的重要性,樹立強烈的自保意識,促進我國小學生教育事業的發展。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對我國安全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文娟.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55.
[2]陳連章.信息技術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8):91-92.
[3]馬輝.小學《道德與法治》課與核心素養的關系[J].華夏教師,2018(19):21-22.
[4]邵琴.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6(36):113.
[5]黃雅芳.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華夏教師,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