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
摘 要:大數據背景下,利用網絡和多種信息技術所開展的“智慧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尤其是小學教育,其是最基礎的一個階段,對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重視。基于此,文章從課前、課上和課后三個環節探討了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策略,以期為教師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構建途徑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智慧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得到了教師的認可,對義務教育的發展也是一次機遇,可是從當下的發展情況而言,雖然這項技術的運用頻率在提高,但是效果卻不理想。因此,數學教師要基于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智慧課堂”的個性化、智能化等特點考慮在內,做好多方面的協調工作,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
一、課前環節—自主完成預習作業
課前環節,教師首先借助網絡問卷開展一個小調查,了解學生的個人特點和基本需求,然后推送相應的任務,不要將知識局限在課本內,而是充分借助網絡的優勢性,提前制作好預習材料,方便學生利用智能終端去完成任務,教師則是通過互聯網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監督。以“雨課堂”為例,數學教師提前準備好相關的資料,如練習題、視頻等,然后推送給學生,學生利用微信學習,完成了預習任務以后,能夠看到排名和做題的相關情況。而且“雨課堂”還具備交互的作用,學生把一些不懂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教師,然后讓教師按照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統籌規劃,對于那些簡單的問題在微信群內就解決。最后,當學生在討論完以后,可以將自己的看法發布到平臺上,教師要仔細閱讀,認真回復,表明對學生的重視程度,而且這些回復的數據也是個性化教學的一種體現。
二、課上環節—構建豐富的教學情境
關于數學課堂“智慧課堂”的構建工作,最為關鍵的還是應該發揮出教學資源的優勢性,借助互動游戲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三角形三邊關系”這一章節的教學中,采用交互游戲的形式來完成導入工作,提前設計好游戲—“抓壞人”,上課之前將游戲規則發送到智能終端,警察通過定位系統,發現壞人躲在商場內,從警察局到商場一共有三條路線。從定位系統上的顯示情況來看,第一+第二條路線構成了三角形;而第二+第三線路也組成了三角形,這種情況下,選擇哪條路線的可以最快抓住壞人。接著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模擬演練,親自實踐的過程中,選擇一條最佳路線,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來制成小游戲,利用“雨課堂”學習平臺提前傳送到智能終端,便于學生在課堂上實踐演練,這種開放式的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豐富他們的知識覆蓋面。此外,教師在課堂上還要發揮出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性,以“圖形拼組”為例,通過多媒體展示4個小正方形是如何拼成大正方形的,拼成以后的長、寬有著怎樣的變化?當學生在觀察課件演示情況的時候,整個畫面是在閃爍的,這樣可以更為仔細地發現圖形的轉變過程,并在一個興奮的狀態下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
三、課后環節—實行多元評價
課后教學工作完成以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情況給予適當的總結,做好評價和反饋方面的工作,這實際上也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和說明。教師利用移動終端布置課后作業,教師則是利用智慧化的分析功能,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總結和歸納,實行針對性的輔導,從而達到一個鞏固的作用。以“云計算”技術為例,實行定性+定量的評價模式,這樣既能減輕教師的負擔,又能體現出評價的實效性,例如在“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中,為了全面了解到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于是組織了“計算比賽”的測試活動,讓學生利用平板電腦,通過選擇、判斷和填空的形式,三分鐘完成10道計算題。當學生完成以后,教師點開計算結果進行統計,每個人的成績就呈現在屏幕上,這便于學生更為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教師利用平板電腦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將一系列的數據清晰且準確地呈現出來,更為全面地體現出每位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數學教師也要認識到:課后評價,不僅是一個相互成長的過程,也是完善“智慧課堂”的重要途徑,借助大數據去開展相應的分析工作,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重視整個學習的過程,鼓勵學生在反思和總結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四、結束語
基于信息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行“智慧課堂”,這是教學改革的一部分,也是互聯網+教育的必然趨勢,而教師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基本情況,將他們放在主要位置上,創設一個互動式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此外,教師還要做好前期的課件制作、中期的互動教學和后期的評價工作,這樣才能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榮建強. 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的幾點思考[J]. 科學咨詢,2019(14):79-80.
[2]張彩虹. 運用網絡學習空間構建數學智慧課堂的方法[J]. 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