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 新世紀下,在素質教育的環境下,國內教育模式也在不斷變化,以至于以前的教學模式無法適應現代化的人才培養體系。所以,很多地理教師在高中教學中,有積極引進PBL的新教學模式,并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發,激起學生的能動性,實現培養高素質優秀人才的目標。基于此,本文從高中地理出發,探討了PBL模式及其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 素質教育 高中地理 PBL模式 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5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065-01
伴隨時代的變遷,社會在人才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在新社會下,問題分析、解決及創新實踐綜合能力強的人才更加受歡迎。作為基于問題的一種學習模式,PBL與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方面的教學思想觀念非常吻合,提供給學生充裕的問題發現、分析、自主探究、合作解決問題等方面的機會。針對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地理問題出發,正確引導學生從問題出發,加強探究性學習,進而調動他們的興趣愛好,激起他們的能動性,并以此來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學習知識,增強創新應用知識的綜合能力。
一、PBL模式概述
其實PBI模式指的就是教師在上課時,基于課堂教學,精心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并且引導他們自主分組,樹立團隊合作的思想。基于PBI模式,教師所提的問題應在生活中切實存在,能大幅影響學生日常的生活及學科學習。此外,針對提出的問題,還應注意分析可討論性,以引導學生在進行討論時,充分認識自己的缺陷,及時加以彌補并不斷進步。
二、在高中地理中PBL模式的有效應用
1.圍繞重點教學內容拓展教學
在高中時期,學生經過初中及社會的教育,基本上儲備了一定的知識素材及經驗。所以,作為地理教師在高中教學中,可通過學生熟悉、有興趣的話題,來正確引導、啟發學生。這便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按照課程重點內容,來加以巧妙拓展,并在上課時引導學生從學習問題出發,進行討論、分析,從而培養的發散思維,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好習慣。例如,在講解“地球的運動”時,可根據公轉、自轉,來這樣提問:同學們,地球是不是一直運動著?學生紛紛回答:知道,是一直在運動。再問:你們可以聯想到某詩句嗎?有的同學答道:“坐地日行八萬里”。又問:這句說的是自轉還是公轉呢?學生答道:是自轉。然后,還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公轉是指地球以太陽為中心轉動,那究竟會如何變化呢?經過一番思考后,學生回答說形成晝夜變化、春夏秋冬、溫度帶等。又問:地球自轉就是地球自己進行的轉動,又會帶來怎樣的變化及相應的影響呢?回答道:形成時差、白天黑夜、地轉偏向力等。這么一來,在以上的提問流程下,便幫助學生增強了學習效果。所以,作為高中老師在地理課堂上,應做好“引路人”,正確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問題的具體答案及其規律,幫助學生在進行學習時,進一步拓寬思路、培養思維,從而增強教學整體效果。
2.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
針對高中地理,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兼顧教與學,并且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因為教與學本就緊密聯系著,因此作為地理教師,應注意高中學生的整體個性及學習反饋情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如動作、笑容、神情等,來明確他們的學習狀態,并且適時展開問題式教學,快速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從而大幅增強課堂效果。例如,在講解“氣壓帶風帶的分布”中,旨在了解地球上的風帶等。先確立一定的教學目標,再展開PBL教學。在開始上課前,可以這樣簡單地提問:同學們,風是如何形成的?學生紛紛回答:空氣流動引起的。再問:為何空氣會流動?學生回答:風吹引起的。又問:這不如同先出現蛋還是先出現雞的問題了嗎?此時學生都笑了。這么一來,便起到了啟發的作用,及時化解了學生學習地理的抵觸心理,并且令其積極加入地理學習,更快地掌握地理基礎知識。
3.改進教學手段
為了在高中地理課程的PBL教學中增強效果,就應先精準設置教學目標,再從教學目標出發,有針對性展開編排過程。例如,在講解“常見天氣系統”時,就應結合PBL模式與探討式提問教學,以引導學生了解分析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天氣成因,充分明確天氣預報中預測的各種天氣情況。此外,還應指導學生學會讀冷鋒暖鋒圖,逐漸提高簡易圖表方面的繪制能力。在PBL模式下,為學生的學習精心營造教育環境,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學習,漸漸增強自主學習方面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習慣。又如,在講解“區域經濟發展”時,便先引導學生按照自身的了解,簡述家鄉當地的工農業等的情況,常見的農作物,各大工業產業支柱。此外,還可以這樣提問:同學們,想知道國內的東中西部的的產業主要類型嗎?學生紛紛答道:想。這樣便借機引導他們初步了解這些地方的產業,并指引他們探索這些知識在本地區域經濟發展當中的借鑒參考意義,以及如何更好地協調發展本地經濟增長的方法。這么一來,不僅營造了趣味滿滿的課堂,而且還幫助學生增強了記憶。所以,通過優化設計PBL模式下的教學流程,能營造高效地理課堂。
三、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下,為了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優秀人才,就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當前,PBL模式在人才的地理教學中,展現出獨特的價值,除了有助于激發高中生的興趣愛好外,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及問題探究意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上地理課時,應注意在課前、課中、課尾有效應用PBL模式,積極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課程學習,從而大力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朱凱悅.高中地理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應用探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9.
[2]施偉.PBL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成才之路,2017(26):29.
[3]蔡吉.PBL模式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