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湖彪
【摘要】? 在傳統教育理念與現下的教育改革相互的碰撞下,對于初中階段的德育工作該如何展開精細化管理進行系統分析。結合本人德育工作實踐,本文將據此展開探究,希望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能給予同行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 精細化管理 德育工作 初中教育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33.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196-01
引言
精細化管理是為了能夠更為深入的貫徹落實德育工作,因為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導致現在學生心理承受力普遍較差。通過德育工作的精細化管理,能夠進一步地幫助學生實現道德品質與科學素養的全面發展,為學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扎實的基礎。從精細化管理的角度來說,能夠讓原本看上去虛無縹緲的德育感化工作,顯得更加具有實效性,而不是停留在教師的口頭呼吁上,大大提升了初中德育工作的實踐性。
一、精細化管理的應用意義
精細化管理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其能夠將初中階段繁復的德育工作進行細化分解,眾所周知,德育工作并不是一項可以短期完成的任務,而是一種潛移默化、長期系統的工作。在德育工作中引入精細化管理的概念,主要是為了能夠使得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化,再將各項內容完整的細節實現規范化,最后根據細節來制定標準。像這樣的管理方式,一般多見于企業的管理當中,其與常規的管理方法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之處,也就是說其更講究的是個性化的深入管理,而這種管理模式恰好也迎合了當前的素質教育要求。
二、初中德育工作中滲透精細化管理的具體現狀
初中階段的學生,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就是,群體性的自我意識覺醒在這一階段是最為旺盛的,學生的心智介于成熟與幼稚二者之間、相互抵沖,雖然說對待各種事物學生的內心想法可能會愈發具有抗爭性與自主意識,但同樣這一階段對于學生的人格塑造來說也是相當關鍵的,面對人生中的諸多難題,更多的學生總是會更容易陷入到茫然無措當中。
針對上述問題的產生,就可以看出德育工作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一項關鍵問題就是,目前,各校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問題,不斷地壓縮課外活動,德育工作重心的偏移和教育責任心的缺失,每位教師都想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固定模板下的品學兼優的學生,而這真的是德育教育所應當呈現出的模樣嗎?在具體工作中,必須重視問題的實質,探尋到德育工作落實效率低下的真實原因。
三、初中德育工作中滲透精細化管理的實踐措施
(一)轉變思想
教師自身對于教學觀念的理解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實際上,在展開德育工作的過程中,不少教師都曾經嘗試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德育活動當中,但是卻多數以失敗告終,這其中有許多的因素都源于教師自身德育觀念理解的問題。為了能夠真正地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教師應當做到以身作則,從開始建立班級學生個人檔案開始,對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細致的了解。同時,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更是應當針對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差異展開分析,實施因材施教,從而使得德育工作能夠發揮出更好的效用。教師在日常教學與生活實際中,其對學生的影響是從細節中體現出來的,所以以精細化管理理念為核心能夠進一步的促進德育工作的良好進行,這是毋庸置疑的。
(二)精細化管理機制
初中德育工作內容需要精細化管理機制輔助才能夠得到全面的展開,這并不是教師憑借一己之力就能夠達成的,學校管理層在其中同樣也要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應當根據當前的德育工作現狀提出相應的有效意見,出臺更多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規定,讓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所依據,讓學生在校園中能夠始終保持遵守規范制度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發揮精細化管理制度的效用。
對于教師來說,在落實精細化管理機制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榜樣的作用,無論是以身作則也好,還是說通過在學生群體當中樹立榜樣意識,都需要使其能夠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助力為前提,始終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例如:可以通過評選活動,來讓不同的學生體會到自己的閃光點,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始終堅持以良好的道德品質為準則來要求自己。
(三)創建校園文化氛圍
在素質教育逐步發展下,許多教師都針對當前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善與創新,在實踐過程中留下的豐富經驗是非常寶貴的,也為新的教學方式推廣帶來了機會。但是用于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體制還沒有實現全面改革,在教學過程中以成績為先的觀念在家長、教師、學生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在這樣的環境中展開德育工作,無疑是存在諸多困難的。
但即便如此,教師仍然要堅持固守心中的一片凈土,運用正確的德育教學方法,從小事入手,細心觀察學生的特征,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校園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性,通過精細化管理的手段來發揮出德育工作的價值,讓學生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茁壯成長。因為德育與心理之間是分割不開的,對于學生心理與性格上的了解,是展開德育工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環節。教師只有能夠走入學生的心里,才能夠真正地對學生形成影響,讓學生認可教師以及學校所傳達的德育理念,甚至是以此作為自己的人生指導理念,而只有正確的觀念才能夠指引學生走向正途,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結束語
在教師開展德育工作的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保障實踐工作的落實。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標,教師要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采用精細化管理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切實的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關愛,從而成為一個品格端正且具有自我要求的中學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張穎.試論初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結合[J].黑河教育,2020(06):20-21.
[2]卜麗梅.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分析與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89.
[3]孫泓.初中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20(11):28.
[4]唐忠運.論初中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途徑[J].學周刊,2020(1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