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倩
摘? 要:本文基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結合相關課程內容對培養小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和基本音樂感知能力的方法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音樂;學習興趣;教學設計
音樂是一種具有流動性的聲音藝術,以一定特性的音響作為基礎,再分有高低、強弱、音色和長短等特性。而教師只有做到從學生實際出發,將課程內容轉化為激活學生藝術思維和鑒賞能力的載體,才能夠使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和培養學生音樂興趣的目的得以實現,這樣一來,音樂知識的學習也不再單調,極大地使音樂課堂教學發生改觀。
一、基于主體特征,精心設計內容
1、情境創設
生動形象的課堂情境可以使學生更快地進入到音樂聽賞狀態,并將對未知事物的好奇轉化為學習興趣。一般地,教師在教學開始前可以選擇一個符合教學主題的音樂情境來引導學生盡快地融入到教學氛圍當中。例如,在《阿西里西》中,從該歌曲的特點分析來看,這是一首表現彝族人民在游戲時歡快音樂,而教師就正可以讓學生來觀看彝族人民的各種游戲活動,進而伴隨音樂聲來將學生置身于彝族的山寨之中,感受在月光如水、火把圍繞的夜晚,這樣一群牽著手歡聲笑語、載歌載舞的彝族人民。聯系音樂作品的主題內涵,是引導學生更進一步探尋其中所蘊含的音樂元素的關鍵,而在音樂課堂中,創設相關情境不失為一種有效手段。
2、背景導入
小學生對未知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加上他們活潑好動的特點,使得注意力很容易在課堂上被轉移,對此教師可以選擇講故事的形式來讓學生關注到音樂作品中去,引發其情感上的共鳴,體悟作品內涵。例如,在《小號手之歌》中,作品的背景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小勇的小男孩,他出生在國內的革命戰爭時期,父母慘遭地主迫害,而自己也受盡地主的虐待,最終是解放軍的到來,將這個革命老區的兒童從痛苦中解救了出來,于是成為兒童團團員的小勇,便展現出了自己在戰場上身為一名小號手的職責和英勇形象。故事導入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以及潛伏于黑暗,必會見黎明的堅毅精神品質。
3、課前律動
律動是一種音樂教學時的行為,它可以作為課堂中的調劑,來活躍教學氛圍,讓學生始終處于輕松愉悅的身心狀態之下,來完成對樂曲作品的聽賞和學習。比如在一些涉及舞蹈或合唱類的課堂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律動的形式來讓學生逐漸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既有利于提高其自身身體的協調性,也能夠很好地陶冶和培養學生的樂感。
二、語言魅力引發學生共鳴
1、活躍課堂氛圍
音樂課堂中兵不應該僅僅只是音樂,只有配以風趣幽默且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才能夠使學生喜愛上這門藝術課程,用教師自身的個人魅力來啟發學生的音樂思維,最終落實到對于學生音樂審美核心素養的培養上,形成音樂智慧。例如,在《小動物唱歌》中,教師可以通過本曲的特有內容來引導學生去認識和辨別一些基礎的樂理知識。比如通過模仿動物的聲音來區分音符的時值,小貓的叫聲是二分音符,鴨子的叫聲則是四分音符等等。通過靈活的利用,來使枯燥的樂理知識變得輕松易得,且過程充滿趣味性。
2、激活內在情感
樂曲的多方面因素構成了其本身,而樂曲也可以看做是一種獨特的音樂語言表達形式,其不僅蘊含著感人至深的力量,還有著改變聽者心靈的藝術效果。所以教師在課堂中的語言表達不僅要充滿熱情,還要兼具啟發和引導,讓學生能夠知道去聽什么,知道該怎么聽。教師只有將自身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樂曲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來藝術性的表達出來,才能夠實現對于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與熏陶,在多方共鳴中實現音樂課程的教學價值。
3、挖掘藝術內涵
藝術內涵是音樂等藝術類課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也是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追求的美的一種具象化方式。例如,在《四小天鵝舞曲》中,該樂曲是四幕舞劇《天鵝湖》第二幕中的舞蹈音樂,可以說是該局中最受群眾歡迎的一首曲子,輕快活潑、干凈利落是它的特點,十分符合小天鵝在湖畔嬉戲時的情景狀態,反映的也是一種極具田園般詩意的旋律。那么教師在課上就可以選擇為學生來播放這一段舞劇片段,通過藝術家們的高超演藝來領略小天鵝這種高貴的姿態是如何用音樂加舞蹈的形式來表現的。
三、圍繞興趣激發,靈活選擇教法
1、音樂游戲
通過游戲來幫助學生去感知音樂,借助語言、動作、表演等元素來實現對樂理知識的把握,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有著積極意義。其實在每一節課中,教師都可以為學生精心挑選一件樂器,但前提是要與教學主題和樂曲風格相符,通過樂器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看看百般動聽的音樂究竟是怎樣產生的。一般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可以用到的樂器大多數為打擊樂器,目的是讓學生去感知和發現樂曲中無形存在但卻不能缺少的節奏。如三角鐵、碰鈴、豎笛、口琴等等。
2、即興創編
課堂教學尾聲通過即興創作一小段律動性質的樂曲,能夠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習慣和創造力。通過邊聽邊想的方式來使學生的音樂思維始終保持活躍,并尋找樂曲中的音樂要素,進而加以運用和創編。例如,在《森林狂想曲》中,雖然是一節欣賞課,但教學目標卻要求學生要對該樂曲的主題和旋律結構進行深入學習。那么教師即可將作品分為多個部分,每一段來配合不同的聲勢律動引導學生去感知和體驗,加深其對于作品音樂結構的理解,從而促成接下來的創編活動。
3、表演展示
小學音樂課堂中同樣可以選擇與音樂主題相關的其他形式來豐富學生對于本課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認知。比如表演這種對于學生實踐性和臨場發揮要求較高的活動,就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在充滿自信的演唱或演奏展示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音樂潛力,使得學生能夠更多地通過音樂課程來了解自己,挖掘自己。
綜上,一個人對于音樂的興趣應該表現為渴求,當學生在被音樂的藝術魅力所感染后,其對整個世界都會是充滿希望的。教師也應該遵循小學課程教育規律和學生發展特點,選擇真正適用的教學方法,來從教育初級階段就培養起學生一個良好的音樂興趣。
參考文獻
[1]? 王秋云.小學音樂教學如何做好興趣培養工作[J].北方音樂,2017,37(24):222.
[2] ?闞文雯.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當代音樂,2017(2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