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文
【摘要】為了使學生在新高考背景下能更高效的學習文言文,本文從“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審美修養”“學習傳統文化”三個方面淺談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應如何更高效的進行文言文閱讀教學。
【關鍵詞】新高考? ?文言文閱讀? ?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015-01
在語文教學改革、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適應如今新高考的文言文出題方式而獲得更高的成績,高中語文教師對于新高考背景下的文言文閱讀教學需要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對文言文教學也應采取一定的策略。
一、文言文閱讀中,提高學習興趣
作為中華文化瑰寶之一的文言文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內涵,但在學習時也有一定的難度。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課程中,學生若要較快的理解文言文的大意與內涵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儲備,但仍會有部分知識儲備不足的學生不能準確的理解文言文的語言、斷句等。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首要講解文言文的常識和基礎,夯實學生的古文基礎,同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消除自身與古文之間的距離感,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教學《諫太宗十思疏》時,應該注重“振”“簡”等通假字,“貌”“下”“重”等詞類活用和“蓋”“雖”等實詞的講解,使學生了解字詞含義并能將其區分。學生了解了這些字詞的解釋,會主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更積極主動的就文章內容進行思考,通過閱讀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此外,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對文章中的重點段落進行研習。如教師應當對《諫太宗十思疏》中第三段關于魏征對君上所提出的建議作逐字逐句的翻譯,同時引導學生對作者寫作時的意圖和情感進行推測和體會。另外,一定量的誦讀練習也是十分必要的,熟練的誦讀可以增加學生的文言文語感也能深化對文章的理解,也更有利于學生主動總結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找到能提高自己學習效率的方法,從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
二、文言文閱讀中,提高審美修養
文言文是古人智慧和情感的結晶,所以除了要鞏固學生的文言文基礎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沉浸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之中,感受其美好和精煉。為了迎合新高考背景下文言文考查的重點,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精讀文章,帶著感情的去朗讀文章,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和心靈的交流,體會作者高尚的品格。同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一起賞析文章重點描寫的段落,幫助學生進入文章所描述的情景中,也能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新力。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努力,學生審美修養便會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學《阿房宮賦》這篇古文時,可以使學生親臨文章的意境之中,體會阿房宮的奢華,借此來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等句子賞析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重現文章所描寫的場景,使學生更能體會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杜牧筆清新細致筆調下的宮殿的無比奢華與貴族們何等的揮金如土,使學生能身臨其境,更自由的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最后,以“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再次強調作者無比悲憤和惋惜的情感,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同時,教師還需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如文章結構、句式、表現手法等方面對文章進行層次更深的解析。由此,學生會加深對文章的認知,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因此,在文言文課堂中實施身臨其境的教學策略,能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打開學生的想象力,提高課堂效率。
三、文言文閱讀中,學習傳統文化
若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文言文中傳統文化的教學,只追求課堂的進度,那么這種教學方式將會事倍功半,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做到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格修養,為學生拓展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充實學生的知識儲備,也能使學生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下提高學習素養。
以《陳情表》的教學為例子。“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涉及到了西晉的選官制度,教師應當向學生補充“孝廉”指的是因孝順親長、廉能正直而被推選的士人,“秀才”指的是古代中國對某些知識淵博士大夫的稱呼,為學生滲透古代的選官文化。教師需要向學生強調文章中所表現的“孝”的內涵,引導學生學習古人“百善孝為先”的優秀傳統文化,總結文中作者所表達的對祖母養育的報答之情,對祖母纏綿病榻將不久人世的悲戚之情,對圣上拔擢的感激之情,對忠孝難全的狼狽之情,對難以赴命的焦灼之情等情感。由此可見,教師帶領學生提煉文章內容并拓展傳統文化知識的過程能夠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豐富課堂內容,也使得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增加了興趣,提高了文言文學習的效率。
總之,隨著語文教學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推進,為了學生能夠更好的解決新高考背景下文言文閱讀的出題模式,文言文教學需要有更創新更高效的策略出現。文言文教學應當融入核心素養,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文言文的真正魅力也能更高效的進行文言文的學習。對于新高考背景下的文言文閱讀教學,教師應當夯實學生文言文基礎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時身臨其境以提高審美修養,在教學中融合傳統文化的拓展以豐富學生知識儲備。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青年專項課題“新高考背景下語文閱讀教學資源的整合研究”(課題批號XJK17QZXX004)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胡秀金. 新高考背景下語文閱讀教學環節研究[J]. 語文天地(高中版), 2019, 000(005):64-65.
[2]韓剛. 新高考下,培養中學生文言文閱讀興趣的再思考——基于網絡平臺"培養中學生文言文閱讀興趣研究"問卷調查的分析[J]. 教育現代化, 2017(22):242-24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