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立
摘要:隨著網絡教學平臺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高校實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各大高校也紛紛引進和運用線上平臺開展教學活動,但是全國各類高校開展課程的線上教學的各種探索后,各個線上教學平臺也出現了各種問題,如何結合線上平臺提升整體教學效果也就成為高校教師共同關注的話題,從互聯網教學平臺的有效使用、專業知識鏈接、課程考核目標和教學設計等方面,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勞動法》課程的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總結《勞動法》課程在互聯網背景下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具體教學措施,以期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勞動法》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勞動法;混合式教學;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學效果
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勞動法》課程線上線下結合教學實施的必要性
首先,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現代企業發展和管理需要全方面的協調發展,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就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勞動力的多樣化需求和供需矛盾等問題都丞待企業有效進行解決,和諧的勞動關系是企業人力管理水平的衡量標尺,構建合理合法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實施規范的用人章程,降低企業招聘用工的法律風險,都需要將勞動法和人力資源管理有效結合,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企業管理迫切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懂法人才。
其次,高校是培養企業人才的搖籃,企業管理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內在需求高校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制定和課程的開設都應該符合社會和企業需求。培養善于進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應用人才,需要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勞動法》課程,并不斷豐富和更新《勞動法》課程的教學內容,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綜合各種教學資源平臺,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勞動法》課程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做出充分的《勞動法》課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平臺組合預案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勞動法》課程與法學專業的此門課程不一樣,除了給學生介紹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將勞動法知識如何運用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所以,這種特點需要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進行《勞動法》課程教學時有效組合教學平臺,將線上教學平臺和線下課堂有效結合,充分做好資源平臺的組合方案。
迅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為現代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教學資源和平臺。目前提供高校教師教學使用的線上平臺有中國大學MOOC(慕課)、雨課堂(學堂在線)、超星(學習通)、云班課、智慧樹網;還有釘釘和騰訊QQ的群課堂、騰訊課堂等,但是由于線上網絡技術和平臺的功能容量和開發受限,每個平臺都或多或少出現卡頓現象,或者教師集中使用直播時電腦黑屏,或者到了學生統一上課集中的時間點,簽到系統不能及時順暢進入等問題,影響線上教學的正常進行,這樣純線上教學平臺進行將會導致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對于教師使用線上平臺進行《勞動法》教學而言,為了避免網絡使用過程中的擁堵引起平臺工具崩潰進而影響教學,教師應該提前做好線上平臺和線下教學組合使用的預案,將《勞動法》課程的線上教學平臺和常用的社交平臺微信群或QQ群相結合,這樣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平臺推送勞動法試題、進行簽到、推送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結合的相關學習資料,并利用社交平臺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信息,或者課堂現場的到學生的反應。結合線上平臺的資源優勢助力課堂教學;另外授課平臺多種組合預案比如,“雨課堂+課堂”、“中國大學MOOC+課堂”、“學習通+課堂”、“云班課+課堂”等等,如果線上平臺出了緊急情況,可以及時轉到傳統課堂,這樣做好的充分準備,即使教學現場出現問題,教師也能及時地進行現場調整,及時解決問題。
(二)推送適宜的《勞動法》課程知識鏈接與課堂現場分析相結合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勞動法》課程學習一般都需要學生整理廣泛的企業知識、關注社會前沿動態、分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案例等多種學習方法,充分運用互聯網的線上學習的方法,具有海量網絡學習資源的優勢,但是這些資料對于學生而言類似大海撈針,沒有明確的目標,不知道除了教師提供的課程教學視頻之外還可以學習哪些資料和內容。這就需要《勞動法》課程教師在課前充分備課,博覽網上勞動法相關內容,篩選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相關的資料,挑選適合《勞動法》課程的鏈接內容,推送給學生,給予學生法律知識引導和專業方向指引,進而利用學習平臺之外的政策文件、視頻、圖片、專題會議、時事熱點等學習資料,激發人力資源管理學生對《勞動法》課程學習興趣和積極進取的學習動機。首先,教師要針對所講《勞動法》課程和章節知識給予結合人力管理專業針對性較強的相關鏈接;其次,推薦給學生的知識鏈接一定要有前沿性;第三,推送的鏈接知識要和網課講解內容有所差異,不要導致學習內容重復,最后還要注意每次發送的課程知識鏈接不要過多,一個單元主題推送3-5個左右比較合適。然后在課堂開展案例分析和現場討論,運用這種辦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海量的網絡資源補充課程內容,為學生開拓專業領域范圍,并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三)明確的《勞動法》課程程考核目標和有效測驗相結合
運用互聯網進行線上教學平臺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往往沒有傳統教室的課堂學習的重視程度,所以上課狀態也有所松懈,為了保障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勞動法》授課教師應該在第一次上課就跟學生說明本課程的最終考核目標,并將線上學習的過程、考核與最終的課程成績密切掛鉤,各自占有一定比例,構成最終的考核成績,繼而在《勞動法》教學中嚴格貫徹課程的考核目標的各項要求,以此將學生的各項學習成績的過程考核作為激勵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動力。比如結合線上教學的《勞動法》課程可以從線上簽到、課堂發言、小組討論、專題資料學習、線上線下作業任務的完成、章節習題測驗、企業案例分析等,每一個考核內容的具體要求和考核比重,都明確告訴學生,并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引導學生有效地完成每一個任務相應的要求。
(四)豐富多樣的《勞動法》課程程教學設計與小組活動相結合
線上教學從某種程度上比傳統課堂對教師的綜合素養要求更高,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設計課程。《勞動法》課程教學設計需要教師從學習通知的發放、教學內容的準備、教學方法的探索、課堂互動的問題、章節測驗題目、專題內容設置、企業案例選擇、總結評價等多方面進行充分準備和思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設計最大程度實現線上教學的資源運用和線下控制的教學效果。整個環節最考驗《勞動法》教師能力的就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問題的設計,首先對于《勞動法》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有效各種整合,互相補充,構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勞動法知識的完整性、全面性、前沿性和專業性等綜合特征。其次,圍繞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勞動法》課程設計帶動學生學習教學視頻、開展教學討論和小組合作專題研討等活動,問題的設計要注意難度適宜,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一般都需要查閱資料、小組探討,再經過深思熟慮、仔細斟酌給予解答的問題,比較適合學生使用,這就需要教師選討論問題時多思考,運用小組討論激發學生的各種潛能,進而提高《勞動法》課程學習效果和綜合技能。
三、結束語
線上線下相結合教學在高校課程改革的應用,推動了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勞動法》課程的教學改革,促進線上教學平臺的有效運用,在新形勢下,《勞動法》課程授課教師將在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下,不斷探索新的提升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提升《勞動法》課程在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知識融合應用,培養懂勞動法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進而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應對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琛,劉婷婷.基于企業視角下的勞動政策法規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某高職院校人力
[2]資源管理專業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12):131-133.
[3]李莉.管理學院《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教學改革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 ,2018(06):148.
[4]蘇永照.基于實踐能力提高的勞動法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6):85-90.
[5]吉朦.“互聯網+”時代應用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時代金融,2018(10):306-307.
[6]阮歡.“互聯網+”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課程群教學團隊建設探析[J].智庫時代,2019(1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