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曉霞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主要形式,提高課堂效率、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奮斗目標。本文從創設情境;加強教法與學法研究;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四方面對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進行了實踐和思考。
【關鍵詞】創設情境? ?高效課堂? ?實驗? ?評價? ?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059-01
當前,提高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課堂是初中物理教師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廣大教師應當更新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式方法,努力探索、研究打造農村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方法。
一、聯系生產生活實際,激發初中生的求知欲
教學中,教師要將物理知識與現實的生產生活密切聯系起來,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逐漸喜歡上物理,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物理教學的全過程中來。將初中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相聯系,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的實質內容,進而認識到物理知識源于現實生活、生產實踐,從而激發初中生的求知欲。如學習“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時,我校恰好在建新圖書館,上課的時我提出這樣問題:“同學們,近期我們經常能聽到哪些聲音?”“誰能說說這樣的環境下學習有什么感覺?”“為了不受影響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有沒有同學想過如何來減小噪聲?”同學積極發言,提出了很多的意見和建議。在教學中聯系生產生活實際情境導入課題,極大地縮短了學生與課本知識的距離,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又如在學習《運動和力》時,可以提一些與乘車有關的現象:(1)汽車突然剎車,人為什么會向前傾?(2)火車勻速行駛時候,若車廂內的人向上跳起,還會落在原處? 為什么?(3)為什么汽車的輪胎外面有許多較為粗糙花紋?這些問題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好奇心,使學生急于想弄清“這是為什么?”
二、加強初中物理科的學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由“學會物理知識”變為“會學物理知識”,是新時期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要引導學生結合圖表進行有效記憶,要善于利用順口、類比等方法進高效記憶。使用這些方法進行學習,能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記憶,極大地提高記憶效率和效果。對于容易混淆的定律或規律,如“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律”等,要引導學生在理解它們的區分和聯系的基礎上進行有效記憶。也可將重要的物理知識內容編成順口溜,如光的反射定律可簡單總結為:“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哪來哪去,角度不變”;串聯電路、并聯電路識別可編為:“電路四元件,源器線加電鍵,逐個順次是串聯,電路分叉屬并聯”。
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并及時糾正錯題、建立錯題本,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復習是鞏固知識、加深理解的重要環節,學完一個章節或一個專題后,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并歸納、總結,將所學知識整理成密切聯系、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學生在作業、考試中出現的問題,要與學生一起認真分析、總結,并對知識點、考點和易錯點進行多次反復的練習和講評。
三、創造條件進行物理實驗教學,培養科學探究精神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自然科學,所有的定律均來自于物理實驗。實驗是中學物理學習的基礎,對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和學科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加強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的重點。目前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模式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聽、反復習講練”,進行大量的解題練習已成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要方法。由于物理知識和規律的學習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動手和動腦過程,造成不少“高分低能”現象,甚至是“低分低能”,不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因此,必須大力加強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要求學生“動手操作,細心觀察,動腦思考,動口交流”,要創造條件盡可能多動手做一些探究性實驗,并將課內實驗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用生活用具、自己小時候的玩具做一些物理小實驗,在動手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使他們感悟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物理也并不深奧。
在物理實驗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學會共享學習成果,學會與他人相互交流和探討、一起動手實驗,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學會質疑、敢于質疑,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豐富的思維想象力和分析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充分發揮評價作用,提升物理學科素養
“對學生的評價既要關注其的學習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特別要關注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教師要利用過程性評價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要讓學生在初中物理知識的學習中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增強初中生學好物理的信心。教師既要看到學生的缺點,更要看到其優點,多一些鼓勵和贊揚,少一些批評;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不斷提高農村初中生的物理學科素養。如在八年級下冊大氣壓強的學習中可創設如下的情境:
師:“大家能用一個生活實例來證明大氣壓強的確存在嗎?”
甲學生說:“將杯子裝滿水,再蓋上一張紙,再將這個杯子倒立過來,把手慢慢挪開,可以發現杯中的水不會流出來。”
師:“這位同學的實驗設想非常合理。甲同學思維活躍,能大膽的想象并動手嘗試,值得我們學習。”這樣的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增強了學生學好初中物理的信心。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們必須加強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并在教學中不斷嘗試、不斷總結反思、再實踐再總結,積極探索高效的教學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相信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一定能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白秀英,王較過.《初中物理有效教學》.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15.5,21-40,116-146.
[2] 王運淼,魏華,楊清源.《中學物理課堂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149-180.
[3] 吳宣躍 .《以學生為主體,實現高中物理電學實驗課堂的高效性》(《梅州教育》2015年4月),28-29.
[4] 潘喬.《核心素養背景下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數理化解題研究》14(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