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偉琦 盧艷麗
摘 要:高中除了文化課程以外,體育課程的設置也越來越多。體育課程不僅能夠讓學生鍛煉自己的身體,身體健康得到保障,還能夠在緊張的課程之余放松心情,緩解學習壓力。所以,在體育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模式上,只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才能達到體育課程的目的。但目前高中體育課程仍然沒有達到要求。為了能夠讓學生真正的了解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就需要創新和改革體育課程,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實效性;幾點探索 運動生理
引言
高中體育課程的實效性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具有極大的意義,同時也可以滿足當前追求的素質教育的要求。體育課程在高中學生極為高壓狀態下的調節作用不可忽視的,所以體育教學應被高度重視起來。
一體育課程實效性突顯的重要意義
(一)強健體魄,休養身心
首先,體育課程的開設是讓學生能夠鍛煉身體,達到強健體魄、休養身心目的。高中學生由于每天上課時間安排得很滿,自由活動的時間其實很少,再加上每天處于高壓狀態之中,加強身體鍛煉是很有必要的。教師應該發揮自己的帶頭作用,組織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對于不愿意活動的學生可以慢走或者靜靜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
(二)學習體育運動知識
體育課程其實不僅僅是足球、籃球等活動,還有很多的體育知識學生都沒有了解和接觸。體育運動的發展歷程其實是有很長的歷史,其中一些演變的過程也很值得學生去思考和關注一下。同時,體育運動其實對人體構造以及一些關鍵的部位如何保護都具有很完備的知識儲備。當然,老師也可以依據實際情況,如給女同學講解一些女子防身術,讓學生增強保護自己的技能;給男同學講解一些在平時打鬧中應該要注意的關鍵性的穴位等知識。體育課程其實是一門很復雜和包羅萬象的課程,深入研究就會學習到很多貼近生活的知識。
二當前教學中的問題
(一)和文化課之間存在沖突
一直以來,文化課和體育課之間都是前者為主后者為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高考的壓力,越來越多的領導和教師已經確定除了體考生,體育課程是對升學沒有輔助作用的學科。在高中課程教學的日常安排中,可以清楚地發現文化課程在學生學習時間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甚至出現體育課程被文化課程侵占的現象,并且這些情況逐漸成為一種常態。體育課程與文化學習之間的關系尚未得到很好的協調,導致高中體育課程陷入尷尬境地。
(二)缺乏合理訓練計劃
從我國體育教育的現狀來看,體育訓練項目已形成一定規模。當前,盡管高中體育教師已經意識到體育訓練計劃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運動訓練課程仍然缺乏合理的設計方案,也就無法通過科學的體育鍛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高中生參與的熱情低下。
三提高高中體育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探索
(一)利用游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需要濃厚的興趣作基礎,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戰勝自己的惰性心理,離開教師的督促也能夠積極地開展體育鍛煉,進而樹立起終身體育的意識。這時教師要做的就是將對學生而言枯燥乏味的體育鍛煉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時不時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進而讓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愈加濃厚。例如:報數游戲就是筆者為學生所設計的其中一種游戲,旨在鍛煉學生的腹肌和腿部力量。該游戲的游戲規則為:學生每十人為一組排成一列蹲下,每一個學生都有著具體的號數,按照隊列順序從1號到10號。游戲開始時,1號開始站起來叫號,被叫到號的學生立即站起來重新叫號,然后迅速蹲下。以此類推,反應慢的學生則需要進行節目的表演。在這樣的游戲中,筆者也會參與進來和學生一起玩,這會讓他們的興趣更加高漲。在報數游戲中,學生不停地經歷著蹲下、起立,他們的腹肌力量就會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此同時,他們的專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養。筆者會經常設計這種類型的游戲,學生不僅可以在體育課堂上進行,還能夠利用課余時間來玩耍。
(二)增加課程交流和互動的時間,建立和諧的學習氛圍
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也需要教師的理解和支持,也渴望自己的想法被尊重。可是,在過往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比較少,課堂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不僅讓課程教學變得沉悶、缺乏生機,同時也會疏遠師生間的距離,不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也不利于教師及時改進和創新教學方式。所以,體育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增加課程交流和互動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的學習,并有機會表現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并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工作,最終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快樂。我們繼續以籃球等球類運動教學為例。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加入到學生的討論中,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以此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這樣也有助于老師及時地獲取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為教學方案的創新收集教學實情。比如,籃球屬于一種集體運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友誼比賽,以此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以及合作協調能力。在進行小組比賽時,教師可以加入到學生的討論隊伍,共同商討比賽的策略,以建立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其次,教師需要保證學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交流和互動,以有效地交流和傳遞學習想法。
(三)創建體育教學體系,加深學生對高中體育的理解
教師應從新課改的要求出發,優化高中體育課程內容,并結合必要的體育教學思路和體育教學氛圍創造可靠的體育教學模式,有利于全面創新“體育教學模式”。首先,教師應從學生個人的身體機能、性格特點、心理素養出發,綜合性探討影響學生發展的主要因素,促使高中體育教學更為合理。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結合學生的體育考試成績,還需要從學生的整體發展進行綜合探討,綜合考慮學生在課堂、課中、課后的接受情況,并在過程中權衡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激發學生的體育意識。其次,教師需要以客觀的思想轉變基本體育教學思路,根據學生的身體特點制定出必要的體育課程內容,為各個學生給予必要的引導和獎勵,有利于不斷提升學生的主體意識,也能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能力,有利于讓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養成正確的體育思想。
(四)安排合理的課程時間
想要完成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首先需要重視體育教學在高中課程中的意義。只有高中教育領導人重視體育課程,才會對體育課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體育課往往一個星期只有一節,甚至有時候一個星期一節課程都不能保證。另外,再加上文化課老師經常占用學生體育課程進行授課,這樣一來,學生體育課程的時間就少之又少,完全不能達到合理的標準。高中需要合理安排體育課的時間,首先需要適當增加體育課的排課量,保證時間上達標;其次,還需要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嚴禁其他教師無故占用體育課上文化課。只有合理的安排了體育課的時間,才能保證后續的教學質量。
結束語
高中的體育課程在整體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承擔著重要職責,需要我們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把學生打造成合格、有用的人才。為了促進體育課程的趣味性,教師可以把體育游戲科學地引入課程中,通過一種科學輕松的方式豐富體育課,激發學生的上課興趣,讓學生快樂、高效地上體育課。
參考文獻
[1]王昊.淺析體育游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現狀[J].參花(下),2017(12):78.
[2]何龍斌.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新分析[J].高考,2020(01):181.
[3]鄭江濤.提高高中體育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6.
[4]雷錫偉.提升高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