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蕓燕
摘 要:如果在教學當中,教師單純依靠理論去傳授知識,缺乏一定的說服力,學生難以感受到物理知識給生活帶來的影響,教師需要通過實驗,讓學生以動手實踐來認知物理知識,加深理解。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強化教學效果,讓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對物理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物理實驗;初中物理;教學策略;應用策略
引言
新課程教學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教師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手段,以幫助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實驗教學的實施應充分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課內外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加綜合性的實驗設計。本文以探究新課程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為目標,為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一、實驗教學法用于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實驗教學法的主旨是利用物理實驗來對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起到一定的補充和驗證功能。這種教學模式是對傳統課堂教學形式的有效創新。物理實驗能夠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讓學生動手動腦,發現問題、設計物理實驗、得出結論、進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除了鍛煉了學生的物理實踐技能,更是對大腦思維的一種延伸,培養了學生的物理思維;其次還能夠提高課堂的活躍程度與互動性,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提高教學質量;最后學生在不斷的物理實驗設計和模擬中,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符合學生的個性認知。
二、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教學使實驗配合不足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在實際的實驗課堂中,部分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學理論和教學實驗都是分開的。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學生忽視了理論的指導,缺乏了相應的理論與實驗之間的互動。雖然有些教師將實驗搬到了課堂,但是實際的動手者還是以教師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學生只是在觀察試驗中結束了實驗課程,使得教學效率大大下降。
(二)實驗教學形式化
實驗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重要渠道,可以說物理的學習是離不開實驗的。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建構物理知識體系,并且能夠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但是,目前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卻流于形式,除了部分學校存在實驗設施缺乏的情況之外,教師觀念的落后以及對實驗課程的不重視也是重要的原因。
(三)創新實驗缺乏
在實際的試驗中,多數教師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實驗的結果往往是已知的,因此,在具體動手操作過程中,有些學生就會忽視科學的嚴謹科學性。有些學生為了達到相應的結果,就會簡化實驗步驟,甚至有些學生會為了得到實驗結果而去弄虛作假,從而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大大減弱。
三、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學科中的實施策略
(一)在實驗教學前為學生進行理論指導
初中生對于物理實驗尚處于淺層次的了解上,為了保證實驗教學的順利實施,教師應該率先為學生進行實驗理論知識的講解,并幫助學生學習各種實驗儀器的使用和維護方法,防止出現破壞實驗器材的現象。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明確的指出實驗目的和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得到哪些數據,從而為學生的整個實驗提供一定的方向,提高教學效率。
(二)加強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具體、形象的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在實驗演示環節,教師可以將演示教學轉向學生合作探究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運用集體智慧去探究發現。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每個人發揮自己的特長,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探究的欲望,在最直觀的實驗現象中,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實驗方法。例如,在八年級《平面鏡成像》的實驗環節中,教師以小組為單位,為每一個小組分配相應的實驗器具,比如玻璃板、蠟燭、火柴、刻度尺等等。通過小組間合作,學生在實驗環節分別承擔實驗操作、實驗記錄等不同職責。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在試驗結束后,小組通過討論自主得出結論,對平面鏡成像的規律進行總結,進一步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利用物理情景促進學生思考
情景教學法是當前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比較廣泛的一種模式,能夠打破傳統比較死板的課堂氣氛,為教學注入新鮮活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抓住學生注意力,從而進行高效率的教學。創建情景時,要挖掘物理實驗中有趣的現象,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促進學生深入思考。比如在學習《磁場》這個課程時,教師可以在一個容器中放置一些碎鐵屑,然后拿一個吸鐵磁在容器周圍游走,讓學生來觀察鐵屑的變化。很多學生都發現鐵屑會隨著吸鐵磁的運動而運動,也有很多學生知道是因為吸鐵磁有磁性,然后教師再提問:為什么兩者沒有接觸,磁鐵還是會吸引鐵屑呢?從而將學生引入對問題的思考中,帶動他們的積極性,成功引出磁場的知識。
(四)增設開放性課外探究實驗
由于許多實驗無法在課堂上完成,教師單靠講解和介紹并不能夠具體直觀地被學生掌握。因此,開放性的課外實驗增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開放性的物理探究實驗或者課外實驗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創新中不斷豐富視野。課外實驗不受空間和時間的約束,學生的觀察分析以及動手操作的時間大大提升。開放性的實驗不受教材的約束,學生可以通過獨立的思考和豐富的想象去開展。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自制望遠鏡”或者“制作模擬潛水艇”等活動,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印證了相應了理論,更能深層地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想要有效使用物理實驗法,應當從興趣激發、課堂表現力以及強化學生理解三個角度入手,通過豐富的課堂內容和新穎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課堂體驗,促進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提升及強化。
參考文獻
[1]劉永明.物理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6):73+150.
[2]彭淑卿,王松國.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