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杰
摘? 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更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培養,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逐漸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知識學習為主線,通過創新教學設計,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通過教師指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深入探究,掌握完善的科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策略
引言:
在數學教學中,明確教學的主體教育目標,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對學生開展綜合教學培養,在創新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斷引導學生自主深入學習,從思想方法和知識技能兩個方面進行綜合培養,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應用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基于自我認知結構基礎進行同化學習,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一、技術媒體應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單單局限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師需要推行混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將課堂和生活,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拓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渠道,在教學之前,教師將文本內容制作成導學案和微視頻,在線推送給學生,引導學生將微視頻,導學案和教材進行對比學習,通過導學案和微視頻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感知學習,教師布置相應的電子試題進行實踐檢驗,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文本內容制作成網絡課件,通過電子白板分批呈現,在系統性、層次性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漸進深入,通過多媒體的視頻圖片和文字,讓學生在直觀認知學習中深化對抽象知識概念的理解。同時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針對性的點撥,引導學生對薄弱環節進行強化,同時教師鼓勵學生通過主題回放功能,對碎片化知識點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在課后,教師將課件資源發送給學生,在鞏固復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相應的拓展延伸學習。
二、問題導學,提升學生的探究精神
教師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問題引導,教師將知識點融入到問題之中,引導學生根據知識學習和個人認知,對數學問題進行綜合觀察分析,通過科學的探究方式,解決相應的問題,在問題導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學習,教師將主動權逐漸交給學生,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啟發,讓學生在主動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的學習,教師設置系統性的問題模式,將知識點做到前后的有效銜接,讓學生在問題導學的過程中能夠系統性地深入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對于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讓學生小組在合作學習中進行重點突破,通過學生小組的多角度思辨探究,在自主探究中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將知識和問題有效結合,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三、實踐操作,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在教學中,教師創新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在實踐操作中探究知識概念,教師在創新的活動中將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讓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概念的本質屬性。例如在“探索軸對稱的性質”一節的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將彩紙進行對折和裁剪,在展開之后,讓學生觀察分析每個圖形的特征表現,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和歸納,在立足基礎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根據軸對稱圖形,探索軸對稱的基本性質,學生根據對稱軸,畫出軸對稱圖形,在實踐的過程中,整理和總結出軸對稱圖形線角邊之間的關聯,通過觀察、分析、作圖近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認知。
四、實踐訓練,強化學生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論輸入學習和輸出實踐培養,將理論實踐有效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課堂中設置變式訓練的例題,通過一題多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的探究深入學習,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交流,通過創意思路的碰撞,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師在教學結束之后為學生設置分層的實踐作業訓練,通過作業的實踐訓練,提升學生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融合,及時地鞏固基礎知識,在實踐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分層的作業設計,引導學生在實踐訓練的過程中,通過知識學習和個人認知促進技能的輸出實踐,提升學生的技能實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結束語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通過創新教學設計活動,在知識技能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點滴進步學習,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喻悅. 生活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以《日常生活中的概率問題》為例[J].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034(001):153-156.
[2]冼冬玲. 創新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效率——初中數學課堂交互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價值研究[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9,000(01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