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玲
摘? 要:數學是一門傳統的具有極強社會性和邏輯性的自然學科,歷史悠久、涉及領域廣袤且遍布在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于數學知識點的博大精深和抽象性的特點,導致數學知識的教習過程非常枯燥、無趣,學生在學習時容易走神,提不起對數學知識學習、探究的興趣。本文從解析數學公式在數學知識教學中的意義;優化數學公式的教學方法;創建數學公式趣味性教學環境幾點,聊聊教師在教導初中學生的數學公式時,具體應該采取怎樣的教學手段提升數學公式教學的趣味性。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初中數學;數學公式
數學公式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意義相當于人的大腦對四肢的意義,公式是數學知識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支撐,但數學本就和人們的生活聯系密不可分,知識點龐雜,學生在面對數學公式學習時往往是有心無力,長時間的枯燥教學一點點磨滅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能更快、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鞏固、強化學生對數學公式的記憶、運用和創新能力,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數學公式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數學公式的學習、探究興趣,讓學生自愿、有效的學習數學公式。
一、解析數學公式在數學知識教學中的意義
數學作為一門實用性強、抽象性的社會性學科,它的知識點被人們運用到了生活中的各個角落解密難題,數學中的公式對數學的整個知識構架來說相當于建筑物體中的框架,是支撐數學知識這門學科愈走愈遠、綿延不絕的關鍵因素,數學公式對數學學科的作用亦等同于將數學知識作為探尋其他學科領域知識的前提。教師在教導初中學生數學知識時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公式的理解、創新和運用,只有讓學生掌握了數學公式的具體意義和用法,學生才會在下一次遇見相似問題時懂得如何變通地利用數學公式解決問題。
例如,在關于對“平行四邊形”公式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直接在課堂上引出平行四邊形的各種公式“S=ah”“S=ab×sinα”“C=2(a+b)”等等,隨后讓學生自行在草稿紙上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或者找到身邊存在的平行四邊形,先不代入公式,看看算出平行四邊形的周長、面積等數據需要多長時間,代入公式后用了多長時間,通過真實的對比讓學生明白公式對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性。
二、優化數學公式的教學方法
初中學生已經大概形成了較完整的思考模式,懂得了辨別是非曲直,但很多事情作為學生的他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學生雖然比成年人更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接受新鮮事物比成年人容易,但在數學知識教學中他們的人生閱歷還不夠豐富,他們的進步空間非常充足。教師在教導初中學生數學公式時要注意把握好課堂時間,及時拉回學生飄散的注意力,優化以往枯燥的“一言堂”數學課堂教學形式,引進先進的電子教學設備、有趣的情景教學問答和課堂游戲互動增添數學公式的教學趣味性,調動數學公式課堂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數學公式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
例如,在關于對“三角函數”公式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先和學生做個游戲。讓學生分組圍成一個三角形,選出幾名學生觀察教師,根據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隨機讓學生圍成的三角形發生變化,利用多媒體制作類似的簡易小動畫,讓學生更直觀地發現數學公式學習的趣味性。
三、創建數學公式趣味性教學環境
所處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從古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遷”等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佐證,數學知識的學習本就比較繁瑣、乏味,若是數學公式的教學環境同樣沉悶、嚴肅,不利于學生從心理上認同數學公式的教學,容易拉開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數學知識之間、數學知識和生活之間的關系。為此教師在教授初中數學公式知識點時,應該竭盡所能的為學生創建一個輕松、積極、趣味十足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和諧、快樂的學習環境中提升學生對數學公式學習的情感認知,調動學生的數學公式學習主動性和熱情。
例如,在關于對“勾股定理”公式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學生明白和掌握“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為a和b,斜邊為c,則a?+b?=c?”,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該調節數學公式知識教學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利用各種渠道查找、探究勾股定理公式,不限制學生的學習資料來源,鼓勵學生一個人或小組合作探究公式,并在該堂課的公式學習上擴深學生的探究范疇,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參考資料來源、實驗道具等,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教學環境中學習、探究數學公式,強化學生的數學公式學習動力和熱情。
根據上文對教學內容的探討、交流可以得知,數學公式的學習對于學生提升自身數學能力的意義非常重大,但數學公式教學大都比較枯燥、乏味,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為此教師在教導初中學生的數學公式時,可以從解析數學公式在數學知識教學中的意義;優化數學公式的教學方法;創建數學公式趣味性教學環境幾點,引起學生對數學公式學習的重視,增添數學公式教學的趣味性,培養、鍛煉學生的數學公式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意識,提高初中數學公式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徐奇君.淺析初中數學教學方式改革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3):103.
[2]陳瑟.數學教學中的變式訓練探研[J].成才之路,2018(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