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榮輝
摘? 要:隨著教育的發展,高中地理的教學愈加受到學校的重視。高中學生處于重要的學習時期,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既可以節約學習時間,使學生吸收更多的理論知識,也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本文從“結合多媒體突破教學重難點”“利用思維導圖促使學生鍛煉地理思維”“適當組織課外活動發展地理素養”幾方面出發,探討了如何更好開展地理教學,以期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地理;思維導圖;實踐
高中地理是一門極為復雜的學科,在地理的世界中不僅具有較多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也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要注意綜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手段,簡化學生學習的難度,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下面,本文也從三方面具體探討了提高地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結合多媒體突破教學重難點
地理課程知識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文化內容,高中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既能夠滿足當下的學習需求,也能夠為未來的生活、發展奠定基礎。但是從地理教學內容來看,其涉及的領域十分廣闊,很多時候教師單憑口頭講解難以促使學生理解。而多媒體可以有效提高地理教學效率,真正將一些地理知識生動地呈現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看到千里之外的“地理知識”,有效促使學生直觀地理解。因此,在地理課堂上,教師應該有效地結合多媒體來教學,提高自身的多媒體運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這部分知識時,該課的內容是由兩大部分組成的,一是地球自轉及其地理意義,二是地球公轉及其地理意義。在講地球的運動時,即使教師結合了模型進行解釋,對學生來說也不容易理解。特別是在理解晝夜長短變化、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的關鍵點時,會使學生感到抽象。因此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互聯網上找到了相關的課件資源,并且找到了地球運動的相關視頻。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視頻向學生演示了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過程中太陽直射點所產生的變動、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以及黃赤交角。在播放課件時,教師適當地停下視頻讓學生們思考。在這種動態演示過程中,學生更為直觀、迅速地理解并牢記這些知識。
二、利用思維導圖促使學生鍛煉地理思維
思維導圖教學是現階段的一種教學手段,在培養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整理知識等方面能夠發揮十分有效的作用。高中地理知識是十分龐雜的,既涉及地球上的水、大氣、地表形態等方面,又涉及農業、工業、交通、人口等方面,可以說是十分龐雜的。并且高考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是綜合的,需要學生能夠綜合地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此,學生必須借助思維導圖來梳理地理知識,鍛煉自己的地理思維。
例如,在教學“流域的綜合開發”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我國的長江流域與美國田納西河流域進行對比,根據相關的地理知識建立思維導圖,從地形、氣候、水系、礦產等方面來總結、梳理兩者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比如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充足的降雨。在使用思維導圖進行比較時,教師要適當地引導學生思考造成兩者之間差異的可能原因,以促進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能夠更為清晰地理解知識。又如,在講解“地球上的大氣”這一章節的知識時,“熱力環流”以及“大氣環流”就是兩個比較容易混淆的理念。為此教師可以以其為兩個不同的分支,在這兩個不同的分支下,教師可以分別羅列出兩者的特殊點以及相應圖形,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知識。
三、適當組織課外活動發展地理素養
適當組織課外活動,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使其感知地理魅力,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學習思維,促進學生地理素養的發展。課外活動雖然與課堂教學環境相分離,但也屬于課堂教學的范疇,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高中生的學習任務重、壓力大,教師可以適當地組織課外活動,這也有利于緩解學生的壓力。況且地理本來就是和生活實踐緊密聯系的一門學科。
例如,在教學“人口的變化”這一章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對自己生活的社區、村落的人口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人口的數量變化、空間變化等,從而對這部分的知識有一個更為深刻的理解。又如,在教學“河流地貌的發育”這節課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去對當地的河流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當地河流地貌的發育,從而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找到地理雜志,找到與課本相關的知識和問題,讓學生通過課本知識進行分析;或者讓學生瀏覽世界地理網站。這些方式都可以幫助學生將地理問題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發展學生的地理素養。
總而言之,高中地理知識對于高中生非常重要,它不僅可以讓學生重新認識世界,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經常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結合多種教育資源,幫助學生提高高中地理學習效果,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成兆鋒.高中地理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現狀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23):123-125.
[2]成榮崢.實踐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J].華夏教師,2017(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