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華 矯環慶


【摘 要】目的: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產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分析其應用效果。方法:選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10婦產科患者進行研究,分兩組,各55例,將未實施健康教育的患者作為常規組,將實施健康教育的患者作為研究組,觀察兩組滿意度等情況。結果:研究組和常規組焦慮和抑郁評分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常規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婦產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緒,增加對醫護人員的認可度,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產科患者;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31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292-02
引言
母嬰死亡率與人均期望壽命均是反應國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標,通過開展孕產婦保健工作可以大大降低母嬰死亡率,我國的孕產婦保健工作一直不夠完善,尤其是社區婦產科服務更是存在著許多不足。對此,社區服務中心除了需要給予常規產婦保健管理,還應該為其加強社區的婦產科服務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對110例婦產科患者進行研究,研究時間為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分兩組,各55例,常規組患者年齡為20-64歲,平均(33.3±2.41)歲;研究組患者年齡21-64歲,平均(34.2±3.2)歲;分析兩組臨床資料,P>0.05,可以進行研究。
1.2 方法
常規組未進行健康教育,研究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具體如下:第一,就診時和患者加強交流,建立良好關系,采用親切的語氣和和藹的態度為患者進行服務,醫務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有價值的信息。第二,對本社區的醫護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和服務時需要注意的事項。第三,根據講解過程為其提供相應的實施計劃,在社區就診的患者類型較多,有直接來看病的患者,也有其他醫院轉來的患者,所以根據不同患者應提出的健康教育計劃,部分患者就診結束后可能不會再來復診,這時醫務人員應考慮患者的具體病情,為其患者講解有關該病方面的知識,為患者提供相應的保健和護理措施。第四,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的同時也會出現焦慮、不安等方面的心理問題,所以在以上措施的基礎上,也應對其心理問題進行疏導,認真講解有關該病方面的知識,使患者可以更全面更客觀了解該病,不會因此而盲目的對其產生恐懼心理,對治療失去信心,鼓勵患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豐富生活,分散注意力,積極配合醫生實施治療;第五,除了為患者講解有以上方面的內容外,還可以為其發放有關治療和疾病預防方面的知識手冊,在制定手冊的過程中借助圖片和數據表格等方式加以注釋。
1.3 療效指標
觀察兩組抑郁焦慮評分和滿意度情況,其中焦慮、抑郁評分越高,焦慮程度越嚴重,反之,則越輕。
1.4 統計學分析
用計算機軟件收集數據,將收集的數據輸入SPSS210.0軟件中,對其分析,用T和χ2檢驗,若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滿意度對比,兩組患者滿意情況見表1。
2.2 焦慮、抑郁評分對比 研究組和常規組焦慮和抑郁評分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護理人員要讓婦產科病人保持愉悅的心情,采取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和方式,提醒婦產科病人注意什么不該做,而做什么又對胎兒的發育有利。其次,普及育嬰相關的醫學知識和常識。醫護人員要告訴孕婦母乳喂養的優點和對新生兒身心健康的益處,建議孕婦分娩后在沒有遺傳疾病,適合母乳喂養的情況下,對孩子采取母乳喂養的方式。因為母乳對孩子而言,是最好的,其他一切事物都無法相比的食物,母乳不僅能夠給予寶寶提供其他奶制品和食品無法提供的營養物質,還能夠起到抗菌、抗病毒,提高嬰兒免疫力等功效,人工喂養方式是無法與母乳喂養相提并論的。在妊娠期、分娩期及產褥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健康教育。采取舉辦醫學講座、贈送宣傳手冊、出版宣傳板報、組織觀看錄像等形式對產婦及家屬宣講道德教育知識,醫護人員要負責人的對孕婦講解在孕嬰期間系統的注意事項和必要的細節,包括膳食、運動、睡眠和心理等方面。只有如此,婦產科病人在面對枯燥復雜的健康教育的內容時才不會厭倦和反感,更容易的接受健康教育的護理知識。通過對孕婦的對比發現,孕婦在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并進行定期的身體檢查后課明顯的提高產婦的對孕期的認知水平,這就為體改孕期的保健質量提供了保障。由此可以看出,進行健康教育可以較少產婦的產前和產后的并發癥,保持產婦的心理健康,保證了產褥期的身體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鄉鎮醫院就醫的很多婦產科病人文化程度比較低,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護理工作人員一定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用比較易懂的實例來加強產婦的理解,盡可能的使用方言,而且在講解時一定要熱情和耐心,在產婦不明白的時候要進行多次講解,確保產婦能夠充分的理解。
結語
目前,我國的社區衛生保健體制并不健全,以孕產婦保健管理為例,存在著孕前保健不被重視、產前保健不充分、產時措施不健全、產后保健缺少及時性等缺點,所造成的結果便是孕產婦與新生兒的健康狀況并不理想。好在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保健意識得到了提高,對孕產婦的保健管理不再停留在傳統的“保障安全”上,而是針對孕前、產前、產時、產后四個階段給予全流程的保健護理,這實質上是對傳統產婦保健與社區服務的一種加強,社區服務中心作為孕產婦保健的重要依托,將醫院作為強力的后盾,為孕產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健護理,而醫院為社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提供培訓與考核,提高服務質量,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母嬰的安全。總之,對婦產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緒,增加對醫護人員的認可度,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林紅.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5(11):147-147.
[2] 景靈君.社區婦產科護理常見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J].醫學美學美容,2015,24(1):575-575.
[3] 楊彩軒.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孕產婦保健服務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3,6(09):890-892.
[4] 徐霞.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改善孕產婦保健管理模式[J].今日健康,2014,13(0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