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 ?要:學習數學知識可以讓小學生運用學懂的數學內容處理現實問題,為此新課程改革下,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培育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授課效率,使小學生具備數學素養,從而將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意識;核心素養;課堂授課
引言
《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清晰的表述了“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關聯性,初步學懂如何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處理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一定要創建在學生認知規律,以及已經儲備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突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慢慢地培育小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然而,當前很多小學生還沒有具備數學應用意識,缺少舉一反三的能力,只要數學題稍有難度就不知如何做出正確解答,這種情況下便逐漸失去了數學學習熱情,乃至心生了厭煩情緒。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授課中,教師應當選用新穎的授課方式,以匯集小學生的關注力,進而培育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一、課前搜集生活中的數學資源,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之中
伴隨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小學數學課本中的例題與現實生活有著很大的差距,然而新課程改革的推行,要求教師不能再向以前一樣照用課本中的數學例題。教師應該向課外延伸,擴展授課資源,以更新授課內容,將平時生活中有關于數學內容的習題設計出來,這樣才能培育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指導學生用數學思維觀察生活,搜集更多的數學學習資源,如此便可讓學生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感知到數學的存在,運用數學知識處理現實問題。數學知識的運用范疇非常大,比如人們平時食用的糕點多種多樣,學生可以便可從這些糕點的外形學會幾何圖形;去超市買東西時,商品單價和總價的關系;等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知到平時生活中存有很多的抽象數學問題,繼而心生學習數學內容的興致,如此便能夠使小學生自覺融入到數學課堂學習之中。
二、將課堂授課內容與平時生活相關聯,培育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很多數學內容都來自于平時生活,因此,需要小學數學授課教師參照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構建出生活化的授課情境,這樣才能讓小學生在課堂學習期間,感受到數學與平時生活的緊密關聯,繼而對提升個人的數學學習熱情,培育數學應用意識。
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授課中,教師在向學生教授“圓”這一課時,教師便可列舉出一些平時生活中的示例。譬如水井蓋為什么是圓形的?汽車輪胎為什么是圓形的?這些都是平時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事物,這樣的例子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想要迫切知道原因,這種情況下,學生便會自覺融入到數學學習之中。形成優質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知道可以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從細節之處察覺問題,才能培育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培育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形成數感
如果想要擁有良好數學意識和數感,則應當具備對數和數運算的敏銳感知力和適應性,而且可以有意識地用數學知識去觀察、解釋和表現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數據特征和空間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諸多問題所包含的潛在的數學特征。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現行數學教材圖文并茂、靈活呈現的都是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的情景圖,緊密聯系生活,從學生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出發的特點,將學生的平時生活與數學緊密相連,讓學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數學,這樣才能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授課中,教師向小學生教授“有余數的除法”這一課時,便可創建出“野營”情境,從野餐到野營讓學生在參與“玩”的活動中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有余數的除法。再如:“萬以內數的認識”,將農村與城市的小朋友以“手拉手”的形式,呈現了農村學生進城后的所見所聞、城市學生來到農村后的所見所聞及生活體驗,以及城鄉學生分別時的美好回憶。在這些生活素材中學生能用萬以內的數描述具體的事物,能進行較大數的大小比較及幾千幾百加減法的口算,建立了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因此,我們的教學要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情景,直接從生活中提取素材,進行數學分析,尋求數學解決。只有這樣的數學才有無限的生命力,并逐漸形成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四、與家長協作,協同培育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除了在學校需要授課教師為學生創建出優質的學習環境之外,家庭環境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家長對于學生行為的干預方面。倘若在平時生活中,家長喜歡運用數字來表述一件事情,比如做事不拖拉守時,或者是父母買菜時在心中默算總價格等,這些行為對于培育孩子的數學應用意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可以幫助學生學會良好的運用方法,察覺新的應用角度。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則需要教師加大與學生家長的協作力度,共同商討培育如何培育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用以增強小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除此之外,授課教師也可為學生布置一些與家長共同完成的小游戲,以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應用意識。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授課中,教師向學生教授“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學生在對認識人民幣以后,學生便可讓孩子幫助自己數一數錢包里面有多少錢,或者是帶領孩子到超市購物,讓孩子記錄每一件物品的單價,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錢,給營業員多少錢,剩余多少錢,如此便可培育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從而提升擴展小學的思考范圍,提升個人的數學素養,為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現實生活是數學授課資源的主要來源,授課教師應當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事物作為出發點,將設計出的數學問題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簡化學習難度,讓學生可以輕松學懂數學知識,從而培育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使小學生具備數學核心素養,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實力。
參考文獻
[1] ?朱佳香.重視數學閱讀 提高應用意識——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143.
[2] ?程艷菊.淺析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現狀及培養途徑[J].數學教學通訊,2019(10):71-72.
[3] ?陳雅媛.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三重視”——基于“找規律”教學案例的思考[J].新教師,2018(1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