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摘要】由于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學習數學時的自信心不足,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加強數學課堂教學的情境構建,進而滲透數學文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吸收數學知識。本文就如何開展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情境這一問題,進行了以下闡述。
【關鍵詞】數學文化? ?中職數學? ?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7-062-01
一、借助學生專業進行數學文化滲透
據心理學教學研究顯示,學生掌握知識的深淺時,主要與自身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與常規的學生相比,中職學生在學習數學上顯示出基礎差,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普遍認為學習數學對于中職學校來說并沒有任何用處,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而將實際情況與數學知識相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便于學生身處中職學校的環境當中,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述《圓錐體體積》時授課的對象是烹飪專業的中職學生,教師根據所傳授的內容,詢問學生有沒有學習過蛋糕制作?對于學生來說,蛋糕確實十分的美味,因此針對于蛋糕教師存在著一個問題,需要大家幫忙解決,設想在你中職畢業以后,你的父親希望你繼承他的蛋糕店,為了當一名合格的蛋糕師傅,有一天你在制作蛋糕的時候,突然發現蛋糕的價格與其形狀是有很大的關系,一個14寸的蛋糕,等于一個六寸加一個十寸蛋糕的價格,若將他們設定成厚度相同,結合蛋糕的價格以及形狀,您認為哪一種方式更合算?以這樣的數學問題,將中職學生的學習專業與數學問題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從而學生能結合數學問題,聯系實際生活更容易理解,以便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烈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切記,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創新教學方案,喚醒學生學習熱情。
二、借助數學歷史進行數學文化滲透
在中職學生認知感官的世界里,直觀且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的引發學生的認同感,在每個班級當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基礎較差的學生,這類學生由于學習環境與學習方式,與廣大學生有所不同,因此導致數學成績低下,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為落實新課改教學理念,加強對于數學歷史的滲透以便于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更好的滲透數學文化。隨著我國教材的不斷改革,數學教材中也存在著大量數學數學名人的生平簡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數學故事,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進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以達到豐富課堂氛圍的效果,例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有一次華羅庚先生在店中正在認真的鉆研一道數學題,正巧過來以為一位婦人想要買棉花,但是他過于專注,當婦人詢問價格的時候,他剛好算完,與時把結果說了出來,而女士一味他說的是棉花的價格,便由此抱怨,為何這么貴,這時他才反應過來,原來剛才有人來買棉花,當他把棉花賣給這位婦人時,才發現自己的算題紙被婦人拿走了,與時它追上了婦人,并對自己剛才的行為進行道歉,但是婦人卻說這是我花錢買來的,見婦人這么固執,華羅庚正準備掏錢買回來時,婦人看到他這么認證的樣子,便將算題紙換給了他。在學生聽完這個故事以后,教師要讓學生闡述自己的感受,感嘆每個數學文化,都是來之不易的,需要多少個數學學家廢寢忘食的專研,才有了今天數學的嚴謹性,從而使學生感受數學家的艱辛以及探索的精神,以數學故事的形式,為學生滲透數學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更好的吸收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從而還能在數學文化的熏陶下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為接下來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基礎。
三、借助學生動手實踐滲透數學文化
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為學生攝取相對應的數學知識,導致學生在問題的多變時,不會靈活轉變,從而掌握不住更好的解決辦法。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應將數學文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對于數學文化的理解與認知,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進而能更高效地引導學生參與數學討論當中。教師為學生適當的展開一些趣味的數學實驗,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可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比如在學習雙曲線的定義時,教師可在授課之前為每位學生分發一支彩色的鉛筆和一條拉鏈,以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其根據兩個物件相對應的畫出一條雙曲線,同時,結合雙曲線的特點以及形式,參與小組討論,教師也可針對雙曲線的性質以及圖像進行演示,然后尊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將討論權還給學生,以這樣的形式活躍了數學課堂的氛圍,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討論,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理解了雙曲線的定義以及概念,繼而掌握了拋物線的特點,加深了學生對于理論的理解。
結束語: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把理念與實踐相結合,落實國家新課改教學理念方針,創新教學方案,以便于讓學生全員參加進知識的討論中,從而幫助中職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錢琴梅. 淺談中職數學課堂的情境創設[J]. 中學數學,2009.
[2]莫運遠. 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課中有境—淺談中職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J]. 東莞職業教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