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寧
【摘 ?要】抽象性和邏輯性是初中數學課程的顯著特點,故此,為確保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不斷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當前課程教學的重中之重,但目前由于某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工作未能取得預期成效,故本文主要基于初中生邏輯思維特點,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路徑展開了系統化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路徑
一、中學生邏輯思維特點的基本概述
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數學課程開展的主要教學目的,但由于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自身邏輯思維特點各不相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案也存在顯著差異,就中學生而言,由于此時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和不穩定期,邏輯思維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邏輯思維創造性和批判性日益凸顯
對于初中階段學生而言,他們逐漸擺脫了依賴心理,在問題處理過程中他們善于采取新方案看來解決和處理問題,邏輯思維創造性呈現爆發式增長,但與此同時,由于他們缺乏對外界事物準確的判斷,對他人言行舉止始終保持“懷疑態度”在,對自我認知開始進行審視,由此也導致了邏輯思維批判性的日益凸顯。
(二)邏輯思維片面性和主觀性的相伴化
伴隨學生的不斷成長,邏輯思維能力也在不斷強化的同時,思維片面化和主觀性的相伴發展也給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造成了一定影響。思維的片面性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正確客觀地對看待事物發展規律,而主觀性則表現為行為的“偏激”,給學生學習造成一定阻礙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化發展。
二、中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路徑
作為初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課程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表現出了顯著優勢,課程的學習和邏輯能力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緊密聯系性,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逆向思維作為數學學習邏輯思維能力的核心理論,在培養過程中為確保預期培養目標的實現,教育工作者可采取如下教學手段,即:
(一)貫徹落實“提問式教學模式”
在初中生邏輯能力培養過程中,“提問式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興趣度、求知欲的激發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相似三角形性質”課程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要求學生根據給定的三角形,去自主研究和探索其中相似的三角形,并總結出相似的判斷依據,之后教師可從教學網站中搜集一些“問題”,再根據教學目標、課程結構以及教學側重點,綜合考慮每位學生“個體化差異”的基礎上對“課堂提問問題”進行重新設計,以此達到預期培養目的。
(二)踐行“辯證式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在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是確保預期培養目標實現的重要基礎,換言之只有確保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質疑能力,敢于突破傳統教育的局限性,打破思維的空間性,才能確保后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工作落實到位,最終對學生全面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與“提問式教學”相比,“辯論式教學”具體而言就是在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通過采取“辯論”的方式,讓學生就某一內容的不同觀點來進行激烈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例如在進行“四邊形學習”課程教學時,由于不同四邊形的性質存在一定相似性和差異化,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常見的四邊形對其進行分類和歸納,找出不同圖形之間的相似處和差異化,使學生通過對不同圖形的不同理解進行不同形式的分類,由此讓學生在思想交流和碰撞中打破傳統教學思維的局限性,切實有效地提高他們自身邏輯思維能力。
(三)基于實踐操作創設趣味教學
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由于當下教育工作者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學過程始終集中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把控,“應付考試”是主要的教學目的,因此學生在教學中對于學生有著嚴格標準,不善于采用“錯誤資源”來展開教學,課堂的枯燥性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也始終未能取得預期成效。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錯誤”,具體來講就是教師可針對班級學生中出現錯誤率最高的問題,進行系統化探討,通過分析錯誤的產生原因來規避后期錯誤的再次出現。
三、結語
概而言之,初中階段數學課程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工作者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不可否認的是課程的有序、有效開展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數學課程而言,為確保教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目標的實現,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踐行“提問式教學”“辯證式教學”以及“實操化教學”是現階段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王鵬鵬.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對策分析[J].文理導航,2016(15).
[2]李緒亮.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對策分析[J].中華少年,2018(05).
[3]王鵬鵬.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對策分析[J].文理導航(中旬),2016(05).